力挽“西北风”

文摘   摄影   2024-06-17 08:50   陕西  










——张韬·皮影戏·老艺人的故事 






2024年关中忙罢艺术节

麦田里的秦腔

张韬·傅亦轩影像双个展

展览策展:陈小波    武小川

展览地点:鄠邑区蔡家坡村

展出时间:2024年6月1日—9月20日



张韬先生是陕西老一辈摄影家的代表,从20世纪80年代起,长期扎根渭南华县等乡村,以人类学般的眼光,用镜头记录老一代皮影艺人的演出、生活和兴衰。那些怀抱月琴,手挑皮影,在幕后的灯影里,用柔情的碗碗腔,将人生的苦乐沧桑,细细地吟唱老艺人。那些剃个光头,抽袋旱烟,吃碗黏面,唱声老腔,是他们唯一的享受。身份的卑微,生活的窘迫,观众的流失,时代的冷落,使传承千百年的华县皮影,无可奈何地走向没落。他的《最后的皮影》系列,成为刚刚逝去的最后一代皮影大师的绝响,成为另一种为了忘却的纪念。

小川      





2024年6月2日晨  张韬和海报  石宝琇  摄


2024年6月1日  策展人、作者、嘉宾合影  支宝成  摄



2024年6月1日  策展人陈小波(中)和皮影戏展作者张韬(左),秦腔展作者傅亦轩  支宝成  摄


2024年6月1日  张韬在座谈会上发言



2024年忙罢节开幕式由武小川先生主持  支宝成 摄



2024年忙罢节摄影展策展人陈小波在开幕式上  支宝成 摄


上世纪80年代初,我采访华县花馍展览时,有人告诉我说其中大多半照片是张韬拍摄的。他坚持拍摄花馍专题,直到把花馍展览推到北京。后来,他拍摄皮影,更把镜头对准制作和表演皮影的人。尤其难能可贵的是,采撷了皮影背后的人的生命历程,阐释了他们内在的精神世界。皮影,无疑是农业文明的产物。作为古老的民间艺术形态,遭到电子信息时代的淘汰只是时间问题。但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保留其母本遗产,是对人类文化创造的积累和尊重。何况,皮影伴随我们健在的一两代人度过跌宕起伏的人生。皮影,曾经在带给我们欢乐的同时,激活过我们的好奇心,放飞过我们的想象力,让我们了解历史,教我们懂得做人。张韬正是基于对传统文化的自觉与敬畏,非功利地承担了挖掘、传播皮影的义务。
胡武功      



2024年6月1日  华州区皮影戏团在搭戏台  支宝成 摄



2024年6月1日  80岁的吕崇德在搭戏台  支宝成 摄



2024年6月1日  华州区皮影戏剧团在雨中搭台  支宝成 摄



2024年6月1日 西安的摄影家们来到忙罢节开幕式会场  石宝琇 摄



2024年6月1日  时髦青年也来到皮影戏的展览馆  石宝琇 摄



2024年6月1日  张韬的皮影戏展览  石宝琇 摄


2024年6月2日  张韬在展厅给年轻人讲当年皮影戏照明的灯具  石宝琇 摄



2024年6月2日  张韬和老伴儿在自己的作品前  石宝琇 摄



2024年6月2日  张韬在蔡家坡村头  石宝琇 摄



2024年6月2日晨  张韬和他的巨幅作品  石宝琇 摄



张韬和皮影戏



初识皮影戏,是一九五六年秋,我六岁时,在西安东关亘元堡的老巷子里。周家为老爷子过七十大寿,请来皮影戏班子,那台子就搭在堡门前的老槐树下。

相邻的卧龙巷和龙渠堡的孩子们也挤进堡门看"灯影戏"。尽管昨天刚打过群架,但眼下,因为看"灯影戏",就不谈而和了。

那时候的照明,已经是气灯,比马灯亮多了。我们孩子,只爱看武戏,不爱看文戏。所以,一演《长坂坡》,就趴幕前不眨眼。等到演《拾玉镯》《三娘教子》之类,就跑开了,还学草莽英豪们乱追乱打。最钟意的,是拥挤到幕后,去探究这皮影影,是咋舞扎的如此出神入化?

随后好多年,皮影戏再没看,却看不尽的是革命样版戏,一直看到二十六七岁……

半个世纪过去,等到了六十岁,碰上張韬,才把皮影给参悟了个大概。等知道了明白了,皮影戏也走上夕阳路,只有余光闪烁在天尽头。

那是二〇一〇年,张韬要出一本书,拉我当编辑。之前,我有做人文地理书刊的二十年经历,所以喜欢这类题材。再者,我也特别看好张韬的为人,就应承了。

那是十几万字手稿,还有几百幅的图片,更有十几位民间艺人的感人故事。

等接过活儿,一招一式,一字一句地钻进去,才知道这儿时所遇的"灯影儿戏",是一方水土养育的文化“精灵”!而和张韬如亲兄弟一般的华州皮影戏老艺人们,不论人品、艺品、技艺,都值得倾心為他们立传。

从中,我还悟出心得:若谁忽视了华州皮影戏和这群老艺人,谁就是大瓜怂!不幸,这样的瓜怂还真有。要不,这组织皮影戏和老艺人走世界,又立传著书的事,咋也抡不上不吃皇粮的张韬啊!

等把十多万字读完,我更明白,张韬是一位在当代难得的人才。韬略,是有的;摄影和写作的本事不低;而更难得的,是善良。你想,梳理老艺人的一生经历,挖掘老艺人各有千秋的艺术表現,抢救一方物质的非物质的皮影戏诸多遗产……还伴随着一位位老艺人走完人生不归路……这般奋力勤谨,如此道义和承担,没有善良,能行吗?

华州山塬平野的千年绝唱,由张韬兄收揽了华县皮影戏的真本,包括所有老艺人的传记,真人的唱腔,表演的记录、乐谱,历代皮影雕刻珍藏。还请法国专家对于老艺人表演做了声像实录……这些,犹如将鲜活生动经典的民间瑰宝隽刻在石碑,一一纳入历史之林。

此举,乃不幸中的万幸,却由一介布衣力挽!真是世事难料啊!我佩服他,用一生成就这件大事,还完成了《华县皮影档案》这部书。

当然,我感觉也值,因为也为华州传统皮影艺人立传做了一点儿事,这让我心里踏实。

由此,我想起一件安哥告诉我的往事。安哥,即彭振戈,他曾和胡武功一起策划了《中国人本》。我俩曾一起在香港中国旅游出版社工作时,他给我讲了云南丽江“纳西古乐”的故事。这纳西古乐是一项特有价值的民族音乐遗产。他第一次去大研镇,见到二十几位老人家在古屋里为游客演奏。两年后,再次去,演出的老人少了三位,头顶梁上却增添了三幅老人遗像。待到第三次去,下边演奏的老人又少了五六位,头顶又多了五六幅遗像……他说,虽然他很钟意这个题材,但他不敢再去了,他怕看到,一件这么沁人心肺的民间瑰宝,就因为人生命,而在他眼前逐步湮灭……

彭振戈又告诉我,云南值得抢救的“非遗”太多了,所以由企业家出资,成立了“非遗抢救学校”。招募民间子弟,发工资,安排老艺人传艺给年轻一代。他们认为,这样做了,民间瑰宝就能永远传承!后来,结果如何?不得而知。

这是解决非遗传承人的良策。那对象呢?即听戏,看戏的热心受众,是否也能生生不息地传承下去。

我们是否也可以做一个实验,把易俗社艺、尚友社的拿手好戏,比如《火焰驹》《五典坡》《赵氏孤儿》等,搬到西安任何一个大学的操场上,演上三五个晚上。然后做调查问卷。看看结果,一切就会了然。

回首一望,大概有三四十年了吧,为了做题目,我曾走遍陕、甘、宁、青,見识了许多民间的风情,风俗,风物。这些风,称之为"西北风”没错。

这西北风,和古典《诗经》中“风、雅、颂”的“风”,应该是一类的。具体地说,山顶上、坡坡上唱的花儿、信天游和扬燕麦,还有拉骆驼等酸曲儿;台上、台下吟唱怒吼的秦腔、老腔、碗碗腔、道情、迷胡;还有剪纸、木版年画、绣花枕头、泥人、面花...…再加上跳的秧歌,转的九曲,各种社火、锣鼓、皮影戏、木偶戏…...以及各地方的吃喝风物……多得很!这些,称之为风,西北的风,合适。

但当历史进入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一场飓风把“西北风”吹得奄奄一息。接着,又在经济大潮中摇摇欲墜,因为不挣钱。其中自然包括华州皮影戏。

后来,就有了见风使舵的迎合,费尽心思想搏个红火。但终究形似而神非,像阉过的马。

唯有那入嘴的"西北风"们,兴旺的犹如煎滚的油锅,身价直往千、万上走,比如名酒、名烟、名茶……

在这般形势下,华州皮影戏还在演,还在挺着,挺得活泛,真不容易。

如今,老艺人几乎都过世了,他们不用再忧虑皮影戏的命运,也不会再担忧这民间文化瑰宝被一瞬“格式化”。不论是回到洪荒还是奋争繁荣,他们再也操不上心啦。

但活着的人,还得继续走该走的路,一直走到黑。途中,有钱没钱,有权没权,都不重要,因为天地玄黄,日月洪荒的,啥事都经过,这些又能算个啥?而唯有善良和道义最金贵,得坚守,不能丢。

张韬和皮影和老艺人的故事,就是实证。

武小川和关中忙罢艺术节,也是实证。

 ——石宝琇        




张韬几乎把多半生的精力,投入了挖掘、记录、抢救华州皮影戏的事业  支宝成 摄



2005年  夕阳西下,雪原茫茫,艺人们踏着艰辛地脚步去金惠乡王圣村演戏  张韬 摄



1953年  以刘德娃为代表的华县皮影团在陕西省第一次戏剧汇演时合影   资料



1991年11月  华州高塘镇圣山村  已故的世界级皮影表演大师郝炳历(右)和他的搭档刘文信  张韬  摄



2024年6月2日晨  雨中  张韬和老伙计郝炳历的图像告别  石宝琇 摄



2004年  大明镇吕塬村  皮影班社一般由五个人组成,俗称“五人忙”:前声、签手、上档、下档、后槽,共操持月琴、二弦、大小锣鼓、梆子碗碗、锁呐笛子等二十多种乐器  张韬 摄



2006年4月  大明镇三义村  当年38岁的姜建合是华县皮影戏班里最年轻的“前声”  张韬 摄



皮影戏班每到一个地方演出,艺人先要搭戏台,当地顺口溜:七长八短,九块木板,三叶芦席一卷,四条麻绳一绾,十二根线一串,两个条桌,一把镢头,啥都甭管  张韬 摄



2004年春节  华州下庙镇甘村一户人家娶媳妇请演皮影戏  张韬 摄



2003年3月  圣山潘家塬村  著名皮影戏“前声”潘京乐和他的“光艺社”成员在赶场途中  张韬 摄



皮影剧本是用白麻纸.毛笔,手抄而成。一个戏班子至少有上百本剧本,有些剧本大约已有百年之久。2005年的潘京乐在看剧本  张韬 摄



2024年6月2日晨  鄠邑区  张韬和“老艺人”  石宝琇 摄



刘文信,生于1930年6月,华县赤水镇安门前村人。殁于1998年10月。光艺皮影社原创成员,其演技与郝炳历几乎齐名  张韬 摄



皮影班社外出演戏时,为了使顺路的艺人不跑冤枉路,让在约定路边等待,若有违约,便以唢呐声摧促  张韬 摄



2007年9月  法国班任旅偶戏团拜魏金全为师,来华县学戏。这是在农村废弃的土窑洞里录音  张韬 摄



1995年8月  郝炳历在台北与90高龄的掌中戏老艺人互换偶人,交流演技  张韬 摄



2024年6月2日晨  雨中  张韬和老伴儿在麦田畔  石宝琇 摄



2004年 赵振才眼睛患白内障,多年不能登台唱戏了,便常在自家院里给乡亲们弹唱皮影戏消解孤独  张韬 摄

1988年9月  高塘镇圣山村  郝炳历下地干农活。皮人艺人都是白天下地,晚上演戏的  张韬 摄



2024年6月2日晨  雨中  张韬和他最尊敬的老艺人郝炳历图像合影  石宝琇 摄



2020年8月10日  首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潘京乐去逝,12日家人为其举行葬礼  张韬 摄



2024年6月2日晨  雨中  张韬和“老皮艺人”   石宝琇 摄


皮影老了,皮影是最后的了。但是皮影仍然-活着。在舞台上唱着的、动着的皮影,少了;在酒店墙壁上的,礼品盒里的皮影,多了。皮影是一种融表演、音乐、美术于一体的综合艺术载体,是中国最古老的戏剧艺术形式之一。华县民间皮影艺术,在这块土地上已绵延流传了几百年。有专家称“世界皮影在中国,中国皮影在陕西,陕西皮影在华县”。华县皮影是“世界电影之父”,它以原生态的表演形式,被称作中华民间艺术的“活化石”,吸引着众多的民俗、民艺学家及爱好者。皮影戏又名“灯影子”,它的起源说有多种,老艺人说皮影戏的祖先是楚庄王,从文字的记载来看,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在汉代就流传着一首关于皮影起源的诗句:“汉妃抱子窗前耍,巧剪桐叶照窗纱。文帝治国平天下,礼乐传与百姓家。”这大概就是皮影“汉代起源说”的根据。到了宋代皮影戏的发展已经比较成熟,到了明代,皮影的发展已经十分繁荣,而且已将重大政治历史题材纳入了皮影戏的内容。另据近代史学家顾颉刚在《中国影戏史略及现状》中写到:“中国影戏之发源地陕西,自秦汉至隋唐,皆以其盛”。按此说法,皮影的起源至少在秦以前。198712月,以“光艺社”为主的华县皮影团,受中央美术学院的邀请,前往北京在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馆、北京画院进行交流演出,获得了在京专家的高度赞扬和肯定。19957月,华县皮影受台湾国立艺术学院的邀请,赴台参加了“台北偶戏节”,受到了台湾同胞的热烈欢迎和国际友人的高度评价,轰动了宝岛台湾。从此华县皮影在世界傀儡戏中独占鳌头,名扬四海,华县皮影开始走向世界。先后多次前往法国、德国、日本、比利时、加拿大、卢森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进行艺术交流。皮影雕刻更是畅销世界各国,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华县皮影的演出墙里开花墙外红。原生态的演出在当地基本没有人喜欢再看,年轻人喜欢看电视、玩歌舞、进网吧,一旦遇到红白喜事偶尔有人请皮影演出,观众也只有极少数拄着拐杖的老人。时代的冷落,观众的流失,收入的微薄,生活的窘迫,使传承千百年的华县皮影演出无可奈何地走向衰落。  

——张韬       





2006年10月  美籍北大留学生王云中(中文名)拜吕崇德为师,学习华县皮影戏碗碗腔



2014年7月  美国加州艺术学院师生在西安美院教授万鼎老师陪同下参观考察华州皮影戏演出及偶人制作



2004年4月  由张韬组织发起的民间皮影艺人联谊会成员合影



剧木和防水牛皮夹



皮影雕刻图谱



剧本



2024年6月1日 张韬和老伴儿在展厅   石宝琇 摄



2024年6月2日晨  张韬离开忙罢节之前,冒雨来到麦田……   支宝成  摄



张韬著,石宝琇主编的图文书《华县皮影档案》2012年由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



艺术顾问:李少童

       :石宝琇

执行编辑:赵利军

版面设计:张   

图片编辑:禇亚玲

文字编辑:李军利   杨芝宁


长按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神禾原
汇集摄影朋友,学习摄影和人文地理知识,交流摄影心得和文化理念,发表各类摄影作品,评说摄影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