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日报》刊发我校2名教师理论文章

2024-11-22 18:42   贵州  

11月22日,毕节日报刊发市委党校教师陈驰理论文章深化“地域+领域”模式践行“四新”“三好”要求、张小永理论文章提升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质效。具体如下:

深化“地域+领域”模式 践行“四新”“三好”要求

□ 陈   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要持之以恒加强自身建设,民主党派也要持续加强自身建设。紧跟中国共产党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步伐,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要求全面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合作共事能力和解决自身问题能力,这是适应新时代、应对新挑战的需要,也是掌握新本领、汲取新经验的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新”“三好”要求,是多党合作与时俱进守正创新时代性的集中体现。当前,应“毕节所需”创新“地域+领域”多党合作基层实践新模式,既是统一战线“两域”特色优势的深度融合,也是实现毕节自身“两域”协同推进的重要举措,依托统一战线“三十多年如一日”参与试验区的经验沉淀,借由“组团式”帮扶构筑“互相借力、形成合力、共同发力”的协作基础,突破地域局限,释放领域空间,持续强化合作共事能力,成为践行新时代多党合作“四新”“三好”要求的有力推手。
塑“多党合作新气象”之形。多党合作要适应新时代新要求,营造出新气象新氛围,离不开从实践中先立后破的大胆探索,到实践中实事求是的真理检验。要正确认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的辩证统一关系,更加明晰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安排的科学性、框架体系的完整性、多党合作的时代性,而“地域+领域”新模式便是这一辩证关系良性互动、展现多党合作新气象的真实写照。“地域+领域”模式跳出固有帮扶范式,深化“原地域”定点帮扶,延展“跨地域”合作帮扶,依托“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合作共事目标,聚焦“科技、产业、教育、健康、人才”等五大领域强化界别合作领域,持续探索多党合作组团式帮扶品牌,不断增强合作意识、拓展合作领域、营造合作氛围、提高合作境界,更好展现新时代多党合作参与基层实践全新形态。
筑“思想共识新提高”之基。以“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为基本特征的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长期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和各民主党派团结协作凝聚而成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是参政党发挥作用的力量源泉和根本保障。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助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任务更重、作用更大、要求更高,需要不断扩大和增进民主党派同中国共产党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干在一起的思想共识,打牢多党合作的根基,切实做到同心同向同行。“地域+领域”新模式作为多党合作基层实践不断深化思想共识的有力抓手,能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以“小”见“大”发挥集聚效应强化思想引领,通过联合组团凝聚合作共识、传承合作初心、赓续合作传统,不断筑牢“思想共识新提高”的发展基础。
扬“履职尽责新作为”之长。《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规定:“民主党派的基本职能是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无党派人士参照民主党派履行职能。”这既是多党合作履职尽责的主要方向,也是多党合作特色优势的集中彰显。牢牢把握多党合作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想国家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紧密结合多党合作所长与基层治理所需创新性提出“地域+领域”新模式,以“特”强“域”,以“域”筑“基”,充分彰显了多党合作界别特色服务改革发展的强大韧性,这是丰富制度内涵、适应履职需要、立足自身优势的一次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实践性探索,在高质量助力毕节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中不断寻求新的突破口,找准着力点,作出新建树,不断发挥参政党自身特点和优势更好展现新作为、新担当。
强“参政党新面貌”之力。参政党自身建设是民主党派不断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根本措施,也是民主党派本身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方针的必然要求和具体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要持之以恒加强自身建设,民主党派也要持续加强自身建设。紧跟中国共产党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步伐,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要求全面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合作共事能力和解决自身问题能力,这是适应新时代、应对新挑战的需要,也是掌握新本领、汲取新经验的需要。多党合作基层实践的“地域+领域”新探索,不断丰富统一战线长效参与机制,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同、各负其责的“一盘棋”工作格局,以“创新理念、真情实践、有序参与”工作机制强化自身建设,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尽显民主党派良好形象。
(作者单位:市社会主义学院)

提升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质效

□ 张小永 刘国琪

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要“完善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是各级党委(党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职理论学习的重要组织形式,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强化党性修养的重要内容,是加强各级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制度,是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重要途径。

事业发展没有止境,学习就没有止境。我们党历来重视抓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学习,这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一条成功经验。完善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习的重要论述的有力举措。领导干部作为“关键少数”,发挥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示范引导作用,不断提升理论学习质效,有着重要意义。在增强思想性理论性上着力,加强学习和实践,采取深学原著、精讲理论、转化实践等方式,克服本领恐慌,提高思想政治能力、组织动员能力、驾驭复杂局面能力,不断提升综合素养和增强过硬本领;在增强自觉性主动性上着力,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认清为什么学、学什么、怎样学、如何转化等形势任务,把握规律、摸清门道,综合运用重点发言、一般发言、交流发言等方式,做到学深悟透、知行合一。在增强针对性实效性上着力,发挥好“学习强国”平台、贵州网院和各级媒体资源优势,用好个人自学、集中研讨、专题调研、专家辅导等方式,避免“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营造好学乐学的浓厚氛围。

重视学习、善于学习,是我们党独特的精神气质。完善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是我们抓理论学习的重要抓手。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的不断丰富和完善,在提高领导干部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毕节市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省有关文件精神,制定出台《毕节市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聚焦坚持正确方向、质量为先、守正创新、从严治学,突出学习的政治性、理论性、实效性,不断提高领导干部政治能力、理论素养和工作本领,不断增强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执行力,不断在提升理论学习质效上下功夫。

严格执行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是推动党员领导干部理论学习的现实需要。毕节市链条式推进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精准把握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整个流程,明确了学前准备、学习计划制定和备案、学习方案提出和筹备、学习内容审核把关等方面,优化了学中监管、聚焦学习主题、保证学习时间、严肃学习纪律等内容,突出了学后管理、注重档案资料归档收集等流程。同时,深入开展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列席旁听工作,用1至2年时间,推进全市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列席旁听有效覆盖,形成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全链条、闭环式管理机制,有效强化学习的规范化、科学化、高效化,为毕节高质量发展、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提供更加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和思想保障。

(作者单位:市委党校,市委宣传部)



监制丨李   亚

来源丨理论政策宣讲处

责编丨张   樾

初审丨薛朝晋

续审丨谢中林




中共毕节市委党校
中共毕节市委党校成立于1949年12月,是市委的重要工作部门。现地处碧阳湖南岸,毗邻市委、市政府办公中心。2009年5月,经中共贵州省委批准升格为大专体制(副厅级)规格。2011年10月,毕节地区撤地设市,更名为中共毕节市委党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