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荆门市东宝区:书写“小流域”治理“大文章”

政务   2024-09-02 11:42   北京  


“我们村如今成了附近有名的乡村旅游景点啦!”近日,湖北省荆门市东宝区牌楼镇来龙村党总支书记胡为义一脸喜悦地告诉记者:“现在村里游客络绎不绝,除了品尝美食外,还能赏景、住宿,尽情体验乡村生活。”在牌楼西河沿岸步道上放眼望去,近处的万亩良田绿浪翻滚,远处的群山环绕层峦耸翠,“鱼米之乡”可感可及。

着眼前景象,胡为义难免回忆起治理之前:“以前河水脏,村民都不愿意来,哪里还有游客。


来龙村的变化源于2023年6月,湖北省将荆门市牌楼西河纳入小流域(集水面积在50~200平方公里的相对独立和封闭的自然汇水区域)综合整治试点。东宝区以水系为脉络、以问题为导向,扎实推进牌楼西河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工作,目前已完成阶段性治理目标。一年以来,牌楼西河流域经过系统整治,修复河道空间形态,提高河水环境质量,使当地水系风貌整体提升,村子也由此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小流域”重现生机

如今,东宝区牌楼镇牌楼村西河土沟桥两侧的区域已经建成了“彩衣荷塘”,站在桥上眺望,清澈河水尽收眼底,连片的荷花铺展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不少游人在岸边步道缓步前行,伴着淙淙水声,惬意享受着夏日里难得的清凉。

然而,如今的“网红”景点,几年前却是另一番景象。

牌楼村村民曾山英谈起村里的变化,难掩喜悦:“以前没有水泥路,到处坑坑洼洼,你看现在这路——不仅平整、干净,还修到了家门口,出行方便多了;村里的鱼塘再也不是杂草丛生、臭气熏天了,改成池塘后种上了荷花、修了凉亭,晚上散步的时候特别凉快。”

记者了解到,从“堤岸湿滑难行”到“沿河步道游人打卡”,“彩衣荷塘”的变化正是牌楼西河推行小流域治理的成果之一。

牌楼西河是汉江二级支流,地处荆门市东宝区城郊,全长12.4公里,流域面积29.54平方公里。东宝区水利和湖泊局党组成员房文娟介绍,依据湖北省河湖名录,东宝区有主要河流19条,受“低山丘陵岗地”地形影响,除汉江、沮漳河外,其他河流的流域面积都较小,而牌楼西河则是一条不折不扣的“袖珍河”。

尽管“袖珍”,牌楼西河却有寨子坡、刘家冲、杨家祠堂北三条支流,流经来龙村等5个村落。连通的水系滋养了流域内的2829户村民,也加大了河道治理难度。

“其他支流要是有污水排到河里,我们怎么治都没效果。”正在刘家冲下游巡河的村民刘中华向记者解释,尽管之前河道治理也安排河长、巡河员,但由于河道相通,“各管各的”却不能彻底解决河道里的垃圾和水质问题。

同时因为“袖珍”,河道径流量小,流动性差,自净能力不足,造成水环境承载力非常弱,过去牌楼西河河流水质一直较差,部分河段水质达到Ⅴ类,直接影响生态环境。

如何做活“水”文章,统筹治理“袖珍”的牌楼西河,重新串联起一个又一个兴旺的村庄?

2023年,《荆门市东宝区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编制完成,明确全区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实施路径。2023年6月以来,东宝区围绕“生态西河、富美牌楼”治理目标,统筹发改、生态环境、农业农村等多部门,全面保护水资源、改善水生态、提升水环境、确保水安全。

据了解,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以来,牌楼镇在流域内5个村,组织群众参加湾组夜话、红色楼栋议事会等活动80余场次,收集采纳意见152条;整治房前屋后环境2860户、河道31公里、道路22公里;组织流域15家企业牵头组建村企联片巡防队,每周开展联防联管联治。

“小流域治理项目实施后,显著恢复了牌楼西河的基本功能,修复了河道空间形态,改善了河水环境质量。”东宝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胡炎平介绍,“一年来,不仅牌楼西河及三条支流重获‘新生’,沿线村庄也注入了新活力!”



来龙村村民在牌楼西河沿岸清理垃圾


因地制宜促长效

在牌楼镇长兴村长兴家园,村民房后的小菜园郁郁葱葱。“浇灌菜园的水都来自村里的污水处理站。”正在打理菜园的村民郭家祥介绍。

放在以前,郭家祥可不敢把生活污水直接引入自家小菜园。村里生活污水处理站建好以后,郭家祥发现“黑、脏、臭”的生活污水在这里“过一遭”,就摇身变成了清水,然后顺着修建好的管道流进各家菜园。

“只要打开水龙头,污水站处理好的水就能回浇菜园。”向村委会了解到农村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已经达到全省《农村生活污水排放标准》,可以用于农作物灌溉,郭家祥放心地从生活污水处理站提水灌溉,如今的小菜园已被他打理得生机盎然。

如今,在牌楼西河小流域治理中,一种根据村庄不同区域、不同条件,因地制宜选择技术成熟可靠、投资小、能耗低、经济可行,且适合农村特点的污水治理模式。

“我们结合原有的无动力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在末端建设储水池,增设污水提升泵,铺设回用管道。”东宝区乡村振兴局“小三园”项目主要负责人曾华松介绍,居民的生活污水经无动力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再回抽到“小三园”作为灌溉用水,从而实现生活污水的循环化利用。

同时在推动小流域治理过程中,东宝区深入推进流域共治理念,不断调动流域内居民的参与积极性。

“今年‘小三园’建设,房前屋后都整洁漂亮不少,我也学会了垃圾分类,还能在‘积分超市’里兑换生活用品,把废弃的堰塘利用起来,用平时的生活废水来浇园。”牌楼镇长兴村二组村民杨紫学告诉记者,如今村里环境整体变好,孩子们回来玩的时间也越来越多了。

为了更广泛地发动群众参与小流域治理,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东宝区还印发了《牌楼西河流域村民共同缔造公约》和《牌楼西河流域管护公约》,并将每周五确定为“小流域环境整治日”;并优化公益性岗位配置,落实积分制管理,广泛发动群众参与河道治理、道路保洁等事务。



连片规划产业兴

和以往“线上的、点上的”治理不同,牌楼西河小流域以水系连通为主线,串联沿线乡村,辐射周边环境连片整治,带动了流域内五个村庄的和美乡村建设。

据了解,东宝区不仅对沿河200米范围内的1162亩鱼塘全部进行退渔还湿还田、其中238亩用于还湿,还进一步指导村民进行生态养殖、摸索增收之道。

“在牌楼西河沿线,我们结合当地自然生态和资源禀赋,因地制宜谋划发展农业、文旅等特色产业,连点成线、连线成面带动村民致富。”胡炎平介绍。

牌楼西河小流域治理后,来龙村的民宿产业逐步发展起来。“一到周末和节假日,南来北往的游客络绎不绝,一房难求。”胡为义介绍,村集体每年有接近百万元的租金收入,去年村里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323万元。

目前,东宝区以小流域治理为契机,正打造集农业生产、农事体验、科技研发、科普教育于一体的高效农业示范基地,建设生态休闲区、精品蔬菜区、智慧农业产研区、生态种植区、来龙未来社区等五大功能片区。

此外,东宝区还依托不断改善的水环境发展一批亲水旅游、现代高效农业、电商物流等新业态,让村民日子越过越红火,口袋越来越富足。据统计,2023年,东宝区培养专业电商人才近1000人,培训村干部和农民近350人,孵化新农人130人,带动就业3000多人,实现线上线下交易额10亿元。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唐旭


监制:唐旭

编辑:鲍捷讯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喜欢本文的话,请点个“在看”呗





全国农村人居环境
本公众号由农民日报社主办,农业农村部乡村建设促进司指导。发布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方面的政策法规、工作动态、地方实践、典型范例、技术模式、通知公告等,助力实现乡村振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