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玉的朋友们,都看过来啦!今天可得好好唠唠若羌料这块被低估的“宝藏美玉”。以前咱一聊和田玉,眼睛里就只有和田、且末,殊不知若羌早就偷偷“发力”,成了新疆玉石原料界的“隐藏大佬”,每年产出的玉石原料在新疆那产量占比,蹭蹭往上冲,妥妥的“产量扛把子”。
若羌这地儿,面积大得惊人,两个浙江省放进去都还绰绰有余,地形更是像被调皮的大自然随手乱搭,高山、盆地玩起了“混搭风”。北部挨着塔里木盆地和东天山北山部分,东南部、南部靠着昆仑山—阿尔金山山地。红牌子醒目地标注着若羌县城和 36 团,蓝牌子一亮,若羌各大玉矿就跟藏宝箱似的露出来了,据说现在还有二三十个玉矿在热火朝天地开采呢,库如克萨依玉矿更是“老当益壮”,古人开采过,上世纪 90 年代又再度出山,产玉能力超强。
从阿尔金山往南一路向北,矿区下的戈壁滩、山沟,那可是寻玉人的“天堂”,阿尔金山的美,能把摄影师的内存卡都拍爆。哦对,若羌的红枣那也是一绝,甜得不像话,咬一口,感觉牙齿都要被甜得“跳舞”,丢水里,立马让水变成“甜蜜炸弹”,吃多了小心甜得“上头”。
再把目光聚焦到若羌料上,若羌黄口那可是打头阵的“先锋官”。如今黄色玉种产地就像一场“武林大会”,各路豪杰齐聚。若羌黄口、且末黄口、东北辽宁黄白老玉、青海黄口、俄料黄口纷纷登场。若羌黄口的油性,就像给玉石敷了层顶级面膜,油亮得能反光;俄料黄口密度强得像钢铁侠的战甲,坚不可摧;东北老玉质地有点“拖后腿”,不太给力;青海黄口呢,干巴巴的像沙漠里的枯草。
若羌黄口颜色还特“鬼马”,铁元素一“捣鼓”,没到正黄就泛绿,等甩掉绿调,瞬间变出鸭绒黄、蛋黄色、蜜蜡黄,跟变魔术似的。质地嘛,看着像刚出锅的金黄油饼,油润诱人,就是玉料结构、细腻度常被人“吐槽”,那冰片结构,就像玉质闹了“小脾气”,没紧紧抱成团。玩它别太跟密度“死磕”,多瞧瞧脂份感、净度,要是碰到细腻的,那心情就跟中了巨额彩票一样美。
若羌还是戈壁料的“大本营”,好的戈壁料硬得像钻石,油润得仿佛被顶级精油泡过,纯净细腻,跟籽料“掰腕子”都不落下风。若羌县的黄玉戈壁料名气最大,可正黄的少得像从星星里找特别的那颗,市面上大多是黄口料。罗布泊淤泥河区域产的黄口戈壁料,黄绿为主,少数偏黄,水透得像刚打磨过的水晶,颜色鲜嫩得能勾人魂。
阿尔金山腹地那可是“高冷地带”,海拔 4000 米以上,每年就夏天给开个“小窗”让人进去捡戈壁料。产的戈壁料以黄玉、黄口、青玉为主,块头大得像小西瓜,大多数带土沁皮和黑皮,肉质细密干净,看着就舒坦。米兰镇的糖青或青玉戈壁料,带点蓝调,沙枣青既视感。
若羌糖白玉更是名声在外,是三大糖山料矿区的“台柱子”,青白料子一抓一大把,白料稀罕得像从外太空来的。说青白不如说青黄,肉质青黄细腻,油性、脂度爆棚,做仿古件、大型器皿,那是绝配。咱玩玉可别太“轴”,只认籽料,山料、戈壁料里的好料子多着呢,等着咱独具慧眼去发现,说不定哪天就能邂逅美玉,开启“开挂人生”啦!
阅读 1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