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想过,一块石头究竟能贵到什么程度?在收藏界,就有这么一块神奇的和田玉,从最初的 20 万,一路飙升至如今标价 5 亿,它就是 “大爱如天歌”,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块疯狂石头背后的故事。
1985 年,何建国还在老家和田,每月拿着 40 元工资。一天,老乡来做客,闲聊起和田玉,描述得绘声绘色,何建国心动不已,跟着去瞧。一见到那块玉,他就被深深吸引,可 28 万的价格却让他望而却步,只能忍痛放弃。
谁能想到,20 年后命运的齿轮再次转动。2005 年,何建国因工作来到新疆,竟在别人手中再次看到那块心心念念的和田玉。失而复得的喜悦让他毫不犹豫,即便对方开出 1000 万高价,他还是果断拿下。
得到玉后,何建国爱不释手。朋友却提醒他,这么好的玉不雕琢太可惜。何建国深知玉不琢不成器,四处打听后,找到了工艺美术大师袁嘉骐。袁嘉骐看到玉时,眼中满是兴奋与渴望,决定闭关雕琢。
3 年后,《大爱如天歌》惊艳亮相。那 26 位栩栩如生的仙人,仿佛从仙境走来,空灵又神秘。这块玉一出现,便在收藏界掀起轩然大波。有人被其精美折服,也有人对 5 亿标价表示质疑,新疆宝玉石质检站副站长和协会高级顾问都直言,见过无数和田玉,可上亿元的还是头一回见,这价格水分不小。
但何建国却很淡定,他表示标价 5 亿一是朋友都说值这个价,二是摆上商场总得标价,可他压根没打算卖。他透露,这些年和田玉价格飞涨,一是数量稀少且过度开采,二是工艺费水涨船高,袁嘉骐大师工艺费每克 3 到 4 万元,光工艺费就远超 5 亿。
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收藏品需求增加,这无疑给和田玉价格上涨添了一把火。但如此疯狂上涨的价格,真的合理吗?在我看来,和田玉虽有稀缺性和文化内涵,可离谱的价格难免让人怀疑有资本炒作。收藏本应是对美的追求和文化传承,价格被过度抬高,就难免变了味。
如今,“大爱如天歌” 静静待在某个地方,见证着收藏界的疯狂与荒诞,也提醒我们,在追求财富与美好的路上,要保持清醒,别被价格泡沫迷了双眼。
阅读 1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