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下这个万物皆可被炒作、价格起伏如过山车的时代,籽料市场的风云变幻,着实让人揪心又着迷。
就说那隔壁老张,平时爱玉如痴,没事就往玉石市场钻。前几年,他心心念念一块精品籽料,那料子,温润细腻,皮色鲜亮,就像被大自然精心雕琢过的艺术品。老张咬咬牙,把准备换车的钱拿出来,想着狠狠心拿下,日后定能增值。可谁能想到,这两年大形势一变,市场就像被施了咒一样。
先说精品籽料产量这事,简直是坐了滑梯。就好比那些挖料场,以前是 “芝麻开花节节高”,每天都能挖出不少好料,可如今呢?上百万元投进去,就像丢进了无底洞,挖出来的大多是些歪瓜裂枣,差料、垃圾料一大堆。以前老张去逛玉石雕大展,那是满眼的新鲜玩意儿,新料、新作品层出不穷,可最近再去,好家伙,满眼都是老面孔,那些老 “演员” 又出来撑场面了。不是主办方偷懒,实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精品料越来越少,这产量跟不上,展览都没了新意。
再看这手工雕市场,那也是 “兵败如山倒”。老张认识一位手艺精湛的玉雕师老李,老李的工作室以前那是门庭若市,来找他定制手工雕件的人踏破了门槛。可这两年,机雕工艺像一阵狂风,呼呼地就刮了起来。机雕件成本低、产量高,短时间就能批量生产。一开始,大家都瞧不上机雕件,觉得工艺粗糙,原料又差。
可谁能想到,这科技发展得比火箭还快,机雕工艺越来越成熟,现在不少机雕件都用上了玉质不错的山料甚至籽料,做出来的成品,有些比那些手艺不精的玉雕师做的还好。这下老李可惨了,工作室的订单越来越少,最后只能无奈关门。不过话说回来,手工雕的工艺价值和收藏价值,那是机雕永远比不了的,就像老李以前精心雕琢的作品,每一刀都饱含着他的心血和情感,这是冷冰冰的机器永远无法复制的。
还有那玩料市场,更是让人唏嘘。老张以前手里有一块小玩料,那可是他的心头宝,皮好肉好外形好,在市场上那是相当抢手。前几年,这玩料克价轻松过万,可如今呢?市场就像变了天,玩料评选的门槛一降再降。以前的玩料那是要全方位达标,一点瑕疵都不能有,可现在呢?对瑕疵的容忍度高了,对外形、玉质的要求也低了。老张的那块玩料,现在拿去卖,能有四五千一克就算不错了。这市场变得比翻书还快,让人措手不及。
这籽料市场,有人欢喜有人忧。精品料价格依旧坚挺,可产量暴跌;手工雕市场被机雕挤压得喘不过气;玩料品质下降,价格也跟着缩水。这就像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每个参与者都在这场变局中挣扎、摸索。我们不禁要问,这籽料市场的未来到底在哪里?是继续在风雨中飘摇,还是能迎来新的曙光?或许,只有时间能给我们答案。
阅读 1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