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九生得乖,眉毛往前栽
耳听大叔叫,几步辽出来
今晚《夜读神农架》主播傅云
继续和大家分享吴太地的
《品读堂戏》
黄音摄
品读堂戏(三)
吴太地
二
下谷坪过去归属巴东县,20世纪70年代划归神农架,是神农架林区唯一的少数民族乡。由于下谷乡地处偏僻、交通闭塞、经济落后,文化交流极少。一般小门小户人家请不起戏班,大户人家请名家名角又请不进来,只有地方上的堂戏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熟人熟事,钱多钱少都好说,加之大家喜欢看堂戏,正如北方人喜欢吃面食,南方人喜欢吃大米一样。久而久之,堂戏在下谷扎下了深厚的群众基础,下谷人认为自己能看上一场堂戏,便是一道文化大餐,成为人生中值得珍藏的永久记忆。
这里的人把看戏叫作“赶酒”,把饮酒叫作“吃茶”。这种说法,外人觉得不可思议,事实上对于下谷土家族人而言,是因其特殊的风俗而这样称谓的。看戏要到别人家去,戏演结束后,主人家请客以酒相待,看戏的人就是“赶酒”了。客人进门不是沏茶,而是端上花生、板栗、核桃等干果,再倒上一碗苞谷酿制的白酒,让客人边吃边饮,谓之“吃茶”。
大凡遇婚嫁、寿辰、乔迁、庆典等,下谷坪的“名门望族”都要请戏班登堂渲染喜庆氛围。锣鼓一响,四乡八邻的村民都赶来看热闹,人来得越多,主人家就觉得越有脸面。有些戏迷看戏成瘾,演到哪家看到哪家,以至于所有唱本的台词都背得滚瓜烂熟,偶尔差演员,戏迷们也能上台客串一阵,在外人看来蛮像那么回事。
每当开戏,主人家在堂屋里布置舞台,戏台前摆上条椅板凳,置几张方桌,放置烟、酒、茶、果,演员在台上演出,乡亲们则一股脑儿全坐在条椅板凳上,抽着烟,喝着茶,咂着酒,吃着果,品着戏,优哉乐哉,很是快活。鼓大眼睛的,看穿着艳丽的花旦一颦一笑;微闭着眼的,想着台上各种角儿的轻歌曼舞;摇头晃脑的,跟着节奏哼唱,手指时不时敲打着桌面;手舞足蹈的,学着旦角们的一招一式;抹眼泪的.准是戏份到了生离死别;开怀大笑的,丑角出场了;拍着掌的,准是剧情发展到了高潮。
从堂戏表演形式上看,她既有国粹京剧的角色器乐,又有川剧的脸谱和服饰。从堂戏的唱腔来看,她融入了川剧的柔和细腻,秦腔的高亢粗犷,楚剧的幽默诙谐。从表演内容上看,有远古脍炙人口的故事,也有新近发生在身边的事情;有王侯将相的可歌可泣,也有平民百姓的悲欢离合。从舞台艺术来看,演员们的举手投足都是经过严格训练的,多出一点则过,少一点则为丑,一招一式,一腔一调,都得恰如其分。表演过程中又不完全拘泥于其中,譬如丑角,完全有自由的发挥,怎么丑怎么演,观众怎么笑怎么演。再如观众的搭腔,是戏台内的演员也可以是台前的观众,只要帮腔在一块,都不为过。从剧本来看,引子是引子,诗是诗,唱词是唱词,独白是独白。引子为两句,是为了引出诗,如《山伯访友》中选段:
梁山伯:引:为的姻情事,时刻挂在心。
诗:昔日杭州把书攻,结拜窗友祝九红。约定百日他家会,归家当误四时工。
独白:学生梁山伯,家住尼山,昔日杭州攻读诗书,结拜一位学友名叫祝九红。归家之时,贤弟对我言道,家有一位春红满面的小妹许配我百世良缘,眼观天色晴红,我有心到祝家庄去探亲访友,不勉叫四九前来与我做个伴,四九,快来!快来!
丑:来哒!来哒!
诗:四九生得乖,眉毛往前栽。耳听大叔叫,几步辽出来。
小:唱:(四平调)叫四九〈啊〉带过来〈呀〉能行走站。梁山伯〈我〉撩蓝衫〈呀〉跨上吊鞍。想昔年〈哪)在杭州〈啊〉攻读书卷。结拜了〈哪〉祝九红〈呀〉弟兄称赞。归家时〈啊〉小贤弟〈哪〉对我来谈。将小妹〈呀〉许配我〈哪〉百世良缘。我一心〈哪〉到杭州〈啊〉去把亲谈。有不知〈哪〉小贤弟〈哪〉家住哪边。将身儿〈哪〉来之在〈哪〉三岔路面。叫四九〈啊〉上前去〈呀〉问过的单。
主播 | 傅云
编辑 | 刘晓麟
实习编辑 | 谭海艳
校对 | 陈娇丽
审核 | 田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