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信息,整合资源
交流学术,偶尔风月
研究者通过将分子线性表示符(SMILES)引入离子热电材料体系,实现了对这一多组分、多种类复杂材料体系的机器学习建模。筛选机器学习预测结果,在实验上报道了一种塞贝克系数高达41 mV/K的离子热电材料,在离子热电研究领域首次探索了“先预测,再合成”的研究范式。相关成果发表于《国家科学评论》(National Science Review, NSR),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马维刚副教授为论文的唯一通讯作者,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博士生吴翊丹为第一作者。
什么是离子热电材料?
为什么需要新方法开发高性能离子热电材料?
机器学习如何改变这一现状?
展望
通过结合机器学习和实验验证,研究人员不仅节省了大量时间,还揭示了影响材料性能的关键因素,如离子的可旋转键数和辛醇-水分配系数。这些发现为未来设计和优化离子热电材料提供了科学依据。离子热电材料有望应用于小型化能源装置和智能传感器中。不仅如此,结合机器学习的强大预测能力,这一方法还可以扩展到其他复杂组分材料领域,加速新能源材料的开发。
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