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出圈!福建这里的木偶会唱“戏”

时事   2025-01-30 22:17   福建  


🐍🐍🐍🐍🐍🐍

灵蛇送福,瑞气盈门

大年初二已至

小福给大家拜年啦!



每当逢年佳节

在闽南人的生活中

总会出现木偶戏的身影

它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讲故事”

寓教于乐又深入人心


福满新春·“非”凡年味

今天的闽人智慧

《你未必知道的福建》

带大家一同走进木偶的世界

探索那些被丝线牵引的奇迹



千年偶艺,传承不辍


泉州提线木偶戏古称

“悬丝傀儡”、“线戏”、“木人戏”等

泉州及闽南语系地区

习称“傀儡戏”、“嘉礼戏”

有学者称之为“泉腔傀儡戏”


来源:闽南戏曲艺术中心


源于秦汉

唐宋时期开始走进

闻南老百姓的生活

距今已有千年

在闽南、台湾一带非常流行

至今保存着700余出传统剧目

由300余支曲牌唱腔构成的

独有剧种音乐“傀儡调”

以及线规和木偶头制作方法


来源:泉州市图书馆


2006年

泉州提线木偶戏被列入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2年

以泉州提线木偶戏为主体的

“福建木偶戏人才培养计划”

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优秀实践名册”

成为我国迄今唯一入选该名册的项目


来源:泉州市提线木偶戏传承保护中心


刻木为偶,以偶作戏


历经千年不间断的传承与积累

提线木偶戏有一整套

精巧成熟的操线功夫

精美绝伦的偶头雕刻

偶像造型艺术与制作工艺


提线木偶戏


传统提线木偶戏分为

“生、旦、北、杂”四大行当

每个行当根据人物

年龄、性格、地位的不同

又分为不同角色

艺术家要根据不同的对象做功课



每尊木偶身上设置若干条提线

较复杂的表演多至36条线

由演员双手操纵完成表演动作

某些提线木偶几乎能

模仿人和动物的所有动作

有时为使表演更为逼真

同时由两个演员合作操纵一个木偶

一主一辅,配合默契

宛如一人,堪称一绝


指舞悬丝,老戏新生


与许多传统艺术相似,

流行于闽南地区的提线木偶戏

曾颇为“小众”

在很长一段时间难以出圈

剧团的生存、艺术的传承

是当务之急



近年来

泉州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

泉州提线木偶戏的传承与发展

剧团持续策划精品、培养市场

提升一批传统节目

排出一批创新剧目

在表演形式上

将经典节目串成时长1小时的演出

内容丰富紧凑


来源:泉州市木偶剧团


剧院的服务也充满着人文关怀

剧场内设立行李寄存服务

文旅产品展售处

提供免费急用药品、饮用水

还为小孩子准备了垫高座椅等


来源:泉州市木偶剧团


2024年,提线木偶戏

在泉州木偶剧院演出900多场

观众人数45万人

85%以上是来自

全国各地的年轻观众

非遗艺术“活”起来

也“火”了起来


来源:泉州市木偶剧团


那些看似笨拙的木偶

在这一提一拉间

仿佛被赋予了生命

小小戏台却包罗万象

这就是木偶戏的迷人之处


巳巳如意,岁岁添福

小福祝大家

心想事成,好运连连

阖家欢乐福无边!


福建发布综合自海博TV、泉州发布、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海丝泉州文旅之声、中国文化报等
编辑:彭玥、王路遥

福建发布
一张蓝图绘到底,清新福建欢迎你!这里是福建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