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传福丨“福建味”的春节习俗,这些国家get到了!

时事   2025-02-02 09:14   福建  


2025年1月29日
我们迎来了
“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

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代表作名录后的

首个农历新年

如今的春节
既是“中国年”,也是“世界年”
让我们一起探寻
世界各地的年味中的“福建味”
感受文化相容的魅力与温暖


 马来西亚:

买凤梨,盼“旺来”


在马来西亚,春节是华人社区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又因为居民的祖籍不同,不同地区过年的景象也不尽一样。其中,在福建人居住较多的地区,有一种水果被认为有着吉祥的寓意,过年时,人们就会把它摆在家里,它就是凤梨。



在闽南语中,凤梨谐音“旺来”,意味着财源旺来、兴旺常来,闽南人逢年过节就会买凤梨,用于祭祖或装饰,以求人丁、财气两旺。受闽南文化的影响,凤梨在马来西亚也成为了过春节的吉祥水果。


在马来西亚,华人约占总人口的20%,闽籍华人又在其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除了买凤梨,当地闽籍华人还保留了“拜天公”、舞龙舞狮等许多福建传统习俗,这不仅丰富了马来西亚的文化内涵,也是中马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


 新加坡:

歌舞游街,喜迎新春


在新加坡,华人的春节是最隆重、最具影响力的节日,人们在农历新年后,会进行两周类似游园的活动,以迎接春天的到来,那就是“妆艺大游行”。



“妆艺”的英语名称是“Chingay”,这个词源自闽南语,指的是参与者画上彩妆、身穿鲜艳的服装参加街头表演。“妆艺大游行”的活动形式最早出现在1840年的媒体报道,当时,为迎接从福建湄洲南来的妈祖像,新加坡在天福宫举行了盛大的赛会。


现代的新加坡妆艺大游行始于1973年,由于当地已经全面禁止燃放爆竹,就以多彩的妆艺游行,为过年增添喜庆的氛围。妆艺大游行最初的表演项目,主要是展现华人传统活动,比如舞龙舞狮、武术和戏曲等,近年来则逐渐发展为充满多元文化特色与国际色彩的庆祝活动。


 越南:

拜关公,祈平安


在越南,春节是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正月里,越南各地的关公庙都十分热闹,有人通宵排队等候,只为向关公上一炷香,而这些关公庙的香缘祖庙就在福建。



千百年来,关公忠义精神备受民间敬仰。福建的关帝文化,可以追溯到唐代,当时,陈政、陈元光父子率领58个姓氏的将士到闽南开拓,为了安抚和凝聚军心,引来了关公的香火。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东山关帝庙建庙,它就是如今海外上千座关帝宫庙公认的香缘祖庙。


从内地发祥到四海传播,关帝文化繁衍传承不息。越南建立最早的关公庙位于会安古城,距今约400年,每年正月十六,这里都会举行关公庙会,当地居民蜂拥而至,排队进香,祈求新的一年平安、繁荣和好运。越南将春节与关公信仰结合,是中越文化交流的重要象征,也构成两国文化的交流互鉴的重要纽带。


 巴拿马:

举国同庆,年味满满


在巴拿马,春节不仅是重要的节日,更是一场全民参与的文化盛宴。当地春节庆祝活动,包含着许多“福建味”。



目前,居住在巴拿马的华人已经超过20万,两国文化互相交融。2022年起,巴拿马将春节定为全国性节日。2025年,当地政府联合中国驻巴拿马大使馆,举办“欢乐春节”全国庆祝活动。


除了舞台上精彩的表演,节日期间,巴拿马的大街小巷也挂满了红灯笼,尽显节日氛围。在巴拿马的华人中,有许多人来自福建,他们也将故乡的过年习俗带到了巴拿马,比如祭祖、守岁等,让春节在异国他乡延续着家乡的味道,这也促进了当地文化的多元发展,让友谊之花在文化交融中绽放。


 泰国:

文化相容,共祝新年好


在泰国,春节是华人的传统庆典,也是两国人民共同的文化瑰宝。它不仅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更成为两国人民心灵相通的桥梁。



泰中合作举办“欢乐春节”活动已经有20多年,泰国也是中国在海外举办“欢乐春节”活动历史最长、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国家之一。2025年1月19日至2月9日,位于曼谷的耀华力路(唐人街)举办盛大隆重的春节庆祝活动,往年这里也是春节庆祝活动的核心区域。


在泰国的春节庆祝活动中,福建文化的影响力也不可忽视。2024年,中国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福建高甲戏亮相泰国“欢乐春节”文艺演出,收获好评如潮。在民间,也有许多来自福建的华人华侨,将家乡的传统习俗和文化传承至今,这是中华文化在海外的延续,也展现了多元文化的包容与和谐。


来源:海博TV
编辑:陈乐遥、陈婧怡、曾莹莹、杨豪

更多新闻资讯回顾,点击“海博早班车”查看

福建发布
一张蓝图绘到底,清新福建欢迎你!这里是福建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