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网友涌入小红书,是什么在“圈粉”?

时事   2025-01-22 22:44   北京  
可能谁都没想到,TikTok关停在美服务,会让众多外国网友涌入小红书,中外网友能够在一个中国社交软件上,面对面交朋友。如今,TikTok服务已经恢复,但这场大型网友互动依然热度不减——
从一开始的“打招呼”“交猫税”,到在评论区晒图分享生活日常,再到外国网友开始学习中国话、学做中国菜,做好菜后“交作业”……各国网友在小红书狠狠领略中国文化,中国网友则热情欢迎、耐心答疑解惑,“地球村”的概念在此生动体现。一位73岁的美国老爷爷发布视频说:“我从未感到如此被爱和支持,这感觉太好了!”中国网友还非常暖心地继续在评论区叮嘱“注意身体早点休息”。

不同国家、不同肤色的人们,跨越时差、跨越语言的差异,在同一个社交软件上聊得火热。不少外国网友决定,要在小红书里“扎根”下来。如果说最初的一波流量,只是部分外国网友的自发抗议,现在又是什么在“圈粉”,让他们想要留下来?
我们不妨先看看小红书这个平台的特点。与其说它是一个社交平台,更不如说是一个生活经验分享平台,人们在此分享自己的生活灵感,也为更多人提供借鉴经验。在小红书里,与“三农”相关的内容占了很大比重:怎么种菜,怎么挑菜,菜买回家怎么做,村里的房子怎么装修,年轻人返乡开店如何盈利等等。在这里,每一个问题,都对应着一个内容领域,很多博主将自己多年经验和心得进行分享,为大家提供可靠的解决思路方法。笔者周边就有各个年龄层的朋友在用,有的人干脆把它当作搜索引擎,来给生活提供便利,这也是各国网友能在小红书上互联互通的重要基础。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在这一轮中外网友的互动中,就有外国网友晒出自己的猫,并配文询问:“中国的农村是什么样的?”这条内容的评论区里,中国网友直接“有图有真相”,粉墙黛瓦的江南水乡、冰天雪地的北国风光、中原大地的沃野良田等乡村美景照片让人应接不暇。而在更多帖子里,很多来自外国乡村的网友,也晒出自己的农场、房屋、动物。此情此景,已经无需任何语言。生活中的“小确幸”“小美满”,能够超越国籍和语言的差异,直抵人心最柔软的地方。

不仅如此,这波互动还赶在了一个特殊的时间节点——春节前,正是年味儿最浓的时候。这次很多外国网友对中国文化的深度体验,就是从学做中国菜开始的。短短几天时间,不少外国网友凭着在小红书上学到的菜谱和技巧,已经蒸出了水嫩光滑的鸡蛋羹,一道道中国菜成品出炉后,“交作业”的帖子也比比皆是。还有美国网友在小红书上发帖表示,“早上好,中国朋友。我想看一些精美的豪华食物。”很快,就有中国网友在评论区晒出了自己家过往年夜饭的照片,并用心科普“年夜饭肯定是中国家庭一年里最豪华的一餐”。

中国的饮食文化拥有几千年的历史,这些传统食物不仅美味,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意义。在乡村,年味儿最浓,各地年夜饭也尤为丰富:北方包饺子、南方煮汤圆、江浙摊蛋饺、岭南吃盆菜、西北暖锅子、西南炸酥肉。家家不同味的背后,反映了各地的风土人情与历史传承,具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也承载了农民对来年丰收和好运的期盼。这些各具特色的春节美食,让众多外国网友深深着迷,不少朋友在小红书上表示,已经迫不及待地想到中国逛逛庙会看看市集,感受属于春节的烟火味道。

类似的互动情景,不禁让人联想到前不久“归来仍是顶流”的李子柒。从某些方面来看,外国网友涌入小红书,与李子柒在国外持续风靡这两件事,不尽相同,却一脉相承。
李子柒视频里呈现的,也正是乡村的美食和美景,是乡土生活的细节,这些视频内容高度契合了中外网友对乡村和自然、对日常生活美好的向往与期待,也是中国故事最打动人的地方。与之相似,虽然小红书里的中外网友语言不通、文化背景不同,但这些阻挡不了“地球村村民”心意相通、你来我往的热情:翻译软件被按出了“火星子”,一条条真实互动和温暖回应,让外国网友看到了真实的中国,也看到了中国人的落落大方和热情温暖,看到了中国乡村、乡土文化的可爱可亲。如果说李子柒的火源于有意识的内容创作,那这一次交流就更像一场美丽的意外,让我们看清中国文化的魅力究竟在哪里。
人之相知,贵在知心。在现代城市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中国自带乡土基因的浓浓人情味儿,愈发显得珍贵。所以有很多外国网友选择留下来,继续活跃在小红书上,看乡村美景、做中式美食、体验中国的非遗,慢慢了解中国、爱上中国。在一次次互动中,各国网友的心越来越近。还是那句话,地球是个村,在村里,真诚是永远的必杀技。
作者:高雅

监制:李竟涵 侯馨远  编辑:孙嘉慧

农民日报
《农民日报》创刊于1980年4月6日,是我国历史上第一张面向全国农村发行的报纸,农民日报是一份中央级、综合性大报。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报名。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