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平台,全是“奇葩”快递

企业   2024-11-02 08:03   北京  


双十一购物热潮来袭!

又到了购物者买买买收收收

快递公司上演“卷王大战”的时候了



订单量蹭蹭上涨

“奇葩”订单也不在少数

这可忙坏了快递小哥们

在某音热榜词条

“现在网购都这么疯狂了吗”

分拣员们分享了

自己遇到的“奇葩”快递们

船、整根原木、100kg标准砝码、

整座凉亭、300斤桂花树……

快递

小哥

有时候

真的很想

报警


然而

见惯了大风大浪的海油人表示……

就这?


还真不是海油人狂

实在是海上平台的订单

没一个好送的

长长短短的管件、大大小小的设备、

各种液体、粉末……



为了给中国海油发挥

油气增储上产“主力军”作用

提供更加稳定可靠的后方保障

中国海油各大仓储物流基地和仓库

已经纷纷上线智能化系统

用“科技与狠活”实现

海油快递的使命必达


不就是智慧物流


No.1

有啥新鲜的?

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是物流业发展大势所趋。围绕海洋油气物流非标准件多、保供性质强、规模效益有限等特殊“痛点”,中国海油正逐渐摸索出一条适合自身物流业务特性的转型升级之路。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随着勘探开发作业量持续上涨,物流基地作业量呈双位数增长,海洋石油基地供应链效率面临极大考验。“原有粗放式大量资源投入的管理方式已不适应当下要求,数字化转型成为必经之路。”集团公司工程与物装部有关负责人表示。


你也许会说

智慧物流

早就有了,有啥新鲜的?


的确,在多项支持政策引导驱动下,我国智慧物流已经实现快速发展。在洋山港、天津港等远洋航运集装箱码头,标准集装箱装卸等工作已经实现全自动化、智能化调度;京东智能无人仓实现商品入库存储、搬运、分拣等全流程无人化管理和操作。



虽然智慧物流早已不是一个新鲜名词,业内也有许多企业走在前列,但中国海油的物流业务面临着一些独特的挑战。


1

在物料特性上

海洋石油工业所需物资装备种类繁多,为大小、长短、形状差别很大的非标准件,且一般重量较大,和京东等快消品仓库存储的物料特性截然不同,因此在进行数字化转型时很难直接照搬其设计标准。

2

在运输量上

相比一天吞吐量达数十万吨的集装箱码头,中国海油的码头运输量小,数字化转型的规模效益有限,需要在成本和效率之间把握平衡。

3

在功能定位上

为海上勘探开发生产服务的物流业务紧密嵌入生产流程,具有很强的保供性质,一切运营行为紧密围绕作业需求展开。然而,作业需求实时变化,这就对物流的柔性提出更高要求。


种种特性决定了中国海油仓储物流的数字化转型无法照搬其他专业物流企业的经验,需“摸着石头过河”,走出一条自己的路。


三扁四不圆    


No.2

这样的快递咋入库?

对仓储环节来说,标准化是自动化、智能化建设的基础。


供应链、物流、仓储,三者的关系如同套娃——物流是供应链活动的一部分,仓储又是物流的一环,为物资周转提供空间。



对仓储环节来说,标准化是自动化、智能化建设的基础。走进海南仓储物流中心3号智能仓库、天津智能存储中心、嘉明电厂1号仓库等智能化仓库,“强迫症”式的整齐令人印象深刻。这是因为要想让堆垛机、AGV(自动导向车)、智能叉车等自动化设备标准化作业,必须让大量“非标准件”变得更“规则”,而最直接有效的做法就是将物料放入标准化容器。因此,中国海油的智能化仓库都针对器材、管材、小备件等物料的尺寸特点规划了标准载具。



在单个仓库内部实现标准化是远远不够的。目前,各试点智能化仓库大多为定制化建设,仓库与仓库之间尚未形成统一标准。在总结各试点智能化仓库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中国海油正摸索可复制、可推广的软硬件行业标准。一旦标准形成,则有助于智能化仓库建设由“定制化”转为“批量化”,进而形成规模效益,降低建设成本,让更多仓库搭上智能化的快车。


给我个支点    


No.3

我能撬动更高效的物流

处理好成本效率之间的关系是数字化转型必须面对的一大课题。找到合适的支点才能将转型的“阵痛”最小化,效果最大化。


建有码头以及几家甚至几十家仓库的仓储物流基地面积更大、物资流转更复杂。要在这里实现以最低成本最大化提升保障能力和运营效率,需要找到最恰当的支点。物流惠州仓储基地没有将重点放在硬件改造上,而是将“可视化提效率”作为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一步——在原有资源的基础上通过智能调度系统优化管理,实现对基地内作业资源的全面感知、统筹调度。



智能调度系统上线后,调度员张栋的工作方式发生了很大改变。过去,他需把作业单派给一线站队长,再由各站队长给队员派发工机具、分配具体任务,结算人员按照站队长汇报的情况做好登记和月底汇总。现在,他可以通过系统实时了解工机具使用和人员作业情况,直接对人员和资源进行合理调动。现场工作人员通过手机应用或手持终端接收指令,不再需要站队长作为三方沟通的桥梁。这种转变的优势显而易见——降低沟通成本、节省人力、避免人工统计的错漏、方便复查和复盘分析……



技术的革新对人员素质提出新要求:调度人员需要了解现场具体业务才能合理分配人力物力;过去作为信息传递层的站队长根据自身能力特长,或进入指挥中心从事生产调度,或留在基层一线参与具体工作,或参与技术革新。经过对系统积累的数据进行分析,现场人员技能和工机具资源情况不匹配的现象暴露出来。物流惠州仓储基地加强人员培训,培养“一专多能”的一线人员,减少“有活干、有人力,但技能不匹配导致干不了”的情况发生。



“工作量每月都在增加,却不是靠加班赶出来的,数字化系统让工作更高效,每分每秒都不浪费。”生产指挥中心经理张成说。据统计,经过数字化改造的仓储物流基地运营效率提升幅度均在30%以上。


送来的货用不完


No.4

还能匹配给邻居?

随着看得见的物一同流转的,还有看不见的信息。要想让系统性的物流活动对随时变化的海上作业需求迅速反应,需要充分、准确的信息流。数字化系统为信息的及时、大规模传递创造了条件。


物流是供应链的一部分,要制订周密又灵活的计划,需要打通整个供应链上的信息孤岛,并尽可能将数字化建设向上下游延伸。



海油发展龙口物流基地的数字化系统实现了和海上作业生产调度系统的打通。基地能提前获知生产、返料计划,将备料、装船计划前置,并进行线上模拟配载。海上平台则能通过系统获知物流计划,及时沟通物资优先级。多平台进行船舶共享时可通过模拟配载看到各自所需物资在船舶上的准确位置,确保找得快、不遗漏。整个流程从源头上被捋得更顺,压缩了船舶靠泊时间,实实在在降低了船舶租赁成本。


有限湛江分公司建起仓储配送一体化信息系统,打通仓储配送断点,建立起数据关联性,实现全链条洞察分析,提高了决策支持能力。



中海油服依托智慧油服运营管理系统构建全球库存资源池,并设计建立库存大数据分析模型,实现对库存数据全面立体多维度分析,顺应当前“大库存、大仓储”管理需求,打造全球物资大共享格局,加速物资在全球范围内流动。比如一个平台的剩余物资可以给另一个平台使用,进而有效避免重复采购。系统还会对入库物资按照“3个月提醒、6个月警示”的规则,动态跟踪消耗情况。系统应用后,中海油服1年以上库存物资下降幅度达14%。



目前,中国海油还致力于将仓储物流业务的数字化建设向供应链上游延伸。若能推动供应商在物料出厂时完成贴码,还可以简化入库前相对烦琐的信息登记等流程。这就像超市里的商品出厂包装上都有条形码,在技术上并不难实现。如果实现物料“一码通”,则能更好地进行物资全流程管控和追溯,进一步提升物流安全性。


据海油发展物流公司物流研究所所长袁鹏介绍,未来,智慧仓储物流建设不仅能向供应链上下游延伸,还可以向周边辐射,与设备物料维保加工企业的协同都可能被集成到数字化系统,形成一整个物流数字化生态圈,届时大家可以在数据资源池各取所需。物流这一实体经济的“筋络”将在数字化进程中发挥越来越不容小觑的作用。


各位读者: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留言在本文发布后24小时内得到点赞数最高者,将获赠探寻能源宝藏系列科普读物一本。您身边还有哪些智能化应用?来评论区聊一聊吧!


文字 | 秦怡然

素材提供 | 物流惠州仓储基地

赖创杰 张敏 吴秉彦 

封面 | 杨贯虹AI制图

制作 | 秦怡然 史媛媛 郑梦乔

编辑 | 秦怡然

监制 | 张宗鹭


更多推荐







分享

收藏

在看

点赞

中国海油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官微。在这里,读懂海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