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向“新”而行 擘画三晋“新”气象 | 特别报道

政务   2024-10-22 10:46   北京  


近年来,山西省气象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和对山西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扎实推进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化,充分发挥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为山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山西实践提供坚实的气象保障。

  

夯基础 筑牢第一道防线

  

“今年全省新增500多套自动气象观测设备,地面气象观测站网平均间距已达8公里。”山西省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胡博表示,将始终坚持高水平基础业务发展方向,不断夯实气象高质量发展精密监测基础。

  

综合气象观测能力持续加强。今年山西省新增的温室气体观测系统、S波段新一代天气雷达、X波段天气雷达、地基遥感垂直观测系统、激光测风雷达、地基导航卫星水汽电离层综合探测系统等观测设备将陆续建成,温室气体监测实现全省全覆盖。新增的气象观测设备正补足短板、提升综合气象观测能力,将为山西气象防灾减灾提供更有力的支撑与保障。

  

位于临汾市浮山县境内的临汾新一代天气雷达 图/文:闫锐鹏


打好防灾减灾“提前量”。针对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山西省气象部门采取递进式服务,将突发灾害性天气预警服务提前至1小时,实现预警信息到村,气象预报预警能力逐步提升。

  

优化递进式气象服务。落实面向党政主要领导的重大天气过程“直通式”报告,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将暴雨预警作为防汛应急响应启动条件之一,遇重大天气过程开展每3小时和临近1小时雨情直报。

  

建立以气象预警为先导的联防联动机制。山西省、市、县三级成立重大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129个,严格落实“从会商研判、信息共享、信息发布到预警再传播、气象灾害联防联控”的闭环联动工作机制,为全省防灾减灾赢得先机。

  

近年来,山西省政府根据气象预报预警信息,提前部署全省防汛救灾工作,特别是在有效应对2021年10月山西历史最强秋汛、2023年7月台风“杜苏芮”影响下的极端强降雨,以及2023年12月暴雪寒潮低温雨雪冰冻等灾害性天气工作中,气象充分发挥先导作用,通过联合会商、信息共享、及早提醒、提前防范等一系列联防联动,取得了良好成效。

  

强创新 助力生态建设

  

山西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打造绿色山西、清洁山西、美丽山西。

  

山西省各级气象部门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绿色山西、清洁山西、美丽山西”建设构想与目标,主动融入太行山、吕梁山“两山”绿化,汾河、桑干河等“七河”治理,盐湖、晋阳湖等“五湖”保护,打好“一泓清水入黄河”等污染防治攻坚战。

  

省气象局组成专家创新团队,相继开展生态气象监测评估业务,开发黄土高原生态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评估业务系统,开展汾河上游水库调蓄与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遥感监测评估,同时与30家合作单位共享气象服务信息。

  

围绕全省大气污染防治需求和汾渭平原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省气象部门积极与生态环境部门开展气象条件分析,有效助力全省大气环境质量改善。

  

今年6月12日至13日和29日至30日,临汾市安泽县、古县等地连续发生森林火灾。省气象局组建应急服务工作专班和首席预报员专家技术团队到现场服务,为快速有效灭火提供有力保障。

  

山西“十年九旱”,生态建设离不开水。气象部门主动扛起合理开发利用空中云水资源的责任,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加快人工影响天气工作转型发展,着力在保障粮食安全、水资源补给、森林草原湿地生态修复等方面强化能力,提升服务水平,充分发挥人工影响天气趋利避害作用。

  

国庆期间,太原市迎泽大桥全景 图/文武雅丽


聚合力 靶向服务重点领域

  

山西省气象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按照省委、省政府“防灾就是增产、减损就是增收”的部署要求,有序开展分区域、分灾种、分作物的农业气象服务保障。

  

开展粮食生产“全链条”气象服务保障。成立省、市、县三级农业气象服务工作专班和专家技术团队,围绕粮食安全和冬小麦等重要农产品供给,做好从“种苗入地”到“颗粒归仓”全链条农业气象服务保障,助力山西粮食“九连丰”。

  

创新“气象×金融”。今年1月,省气象局与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山西省分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在气象指数保险产品开发、气象保险领域标准体系建设等方面深化合作,实现气象服务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和保险服务经济效益的最优化。

  

今年2月,省气象局联合省农业农村厅,创建谷子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中心。两部门集结专业优势资源,优化观测体系和指标研发,确保山西谷子的精细化管理和提质增产,让山西小米走得更远。

  

强化信息共享和协同配合,打好防雹“攻坚战”。省气象局与内蒙古、河南、陕西建立四省(自治区)区域联防工作机制,联合开展冰雹灾害防御作业,撑起农业生产的“保护伞”。

  

聚焦能源保供,强化部门合作。省气象局与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山西局、省应急管理厅联合开发煤矿气象服务平台,强化煤矿气象灾害监测和防御治理;与省能源局共同开展风能太阳能发电精细化气象服务;与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深化电力气象服务合作,研发6类电网气象风险预报模型,保障电网安全和迎峰度夏度冬。去年12月,暴雪寒潮低温天气致使运城市垣曲县电网瘫痪、全域停电,省气象局超前预警、及时服务,助力垣曲电网圆满恢复建设。

  

风劲潮涌,自当扬帆破浪。“我们将紧紧围绕‘夯基础、强创新、聚合力、促发展’总体发展思路,向新而行,跑出山西气象高质量发展‘加速度’。”胡博谈起山西气象发展信心十足。


气象+数据:


乘“数”而上 赋能经济社会发展


在数字经济的浪潮中,数据要素已成为推动发展的核心引擎。山西省气象局紧跟时代步伐,以国家推行的以数据要素乘数效应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即“数据要素×”行动为引领,积极推动气象数据赋能赋智,主动融入数字山西建设,为山西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力。


今年6月,省气象局与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数据局联合印发《关于开展“数据要素×”行动 推动气象数据赋能赋智的实施方案》,从提升气象数据汇聚处理水平、打造气象数据流通交易样板、深挖气象数据融合应用场景、强化气象数据安全保障能力等方面做出部署。


长治市气象局服务人员在湿地公园农作物种植基地调研高粱和金丝皇菊气象服务需求 图/文田雨


推进数字化建设,确保数据“供得出”。省气象局持续推进业务系统数字化建设,完成了业务平台的集约化云化改造,促进了业务集约高效运行和数据资源高效利用。通过“气象数据服务支撑改造项目”建设,打造了气象数据产品开发和共享服务平台,为数据融合创新和研发高价值数据产品提供良好环境,有力提升气象数据的供给能力。


创新驱动,深挖应用场景。以2024年“数据要素×”大赛为契机,省气象局围绕“提升数字气象服务能力”开展选拔赛,“多源异构气象数据在电网中的场景化 应用”等作品获奖。同时,省气象局还组织了“气象数据要素”典型案例评选,多渠道挖掘气象数据应用潜能。


数据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以来,省气象局汇集多方合力,吕梁、大同、太原等市气象局与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生态环境局、农业农村局等部门联合印发气象监测设施统筹规划建设和资源共享管理办法,“主动、互动、联动”强化部门合作,提升气象数据治理水平,确保数据“安全用”。


省气象局将继续深化“气象数据要素×”行动,完善配套制度,打通数据交易关键平台,研发高价值气象数据产品,丰富气象数据应用场景,加强气象数据基础设施建设,释放数据要素的乘数效应,为山西省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气象力量。


气象+电力


聚“力”奔跑 服务电力系统降本增效


近年来,随着极端天气频发重发,电力系统屡受冲击,受气象因素影响越来越严重。山西省气象局聚焦山西电网自然灾害受灾机理,与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联合成立首家电力气象研究中心,建立了工作长效、协调沟通、项目负责、资金投入和成果转化机制,为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助力企业降本增效提供决策依据。


针对电网需求,省气象局搭建了集实况监测、 预报预警于一体、基于精细落点气象服务的山西电网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平台,构建出以多源数据融合的精细化服务体系,通过补充数据源和新建观测站,提升了重要密集通道的监测精度,有效提高了电网风险防控和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全力支撑迎峰度夏、迎峰度冬等关键时期的电力保供工作。


山西省气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在省电力公司开展需求调研 图/文毛荐樱


加强数据驱动服务创新,省气象局形成电力气象服务全场景应用完整闭环体系,在预报预警、资源评估、灾害评估和衍生类气象等方面提供服务,开发30 余种精细化电力气象服务产品,形成全覆盖地理信息系统(GIS)地图及电力线路调用、电网天气实况监测、电网天气预报预警、山火监测预报、覆冰监测预报等功能模块。从数据调用、产品制作到精细化场景应用形成了完整闭环,助力电网用户预报、监测告警可视化联动及现场核实全过程处置, 打造出“五位一体”的电力气象服务体系,通过打通气象电网间数据壁垒,提升气象数据在电网运行中的释用价值。


山西电力气象服务自开展以来,山西电网气象原因故障率平均降低10%左右,山火原因故障率同比下降 67%。山火风险监测预测模块的实施,形成了输电线路山火五级预警、热源点三级告警。卫星-可视化联动监测及现场核实全过程便捷化处置流程使得山火风险预测准确率提升50%以上。


气象+文旅


以“质”向远 促进文旅产业活力迸发


今年国庆假期,山西省文化和旅游部门围绕“跟着悟空游山西”主题活动,推出古建特色旅游线路和“黑悟空寻宝”等一系列花样玩法,带游客畅游山西。


山西省气象局主动对接省文化和旅游部门,开展专题气象服务,并将全省3A级以上旅游景点列入重点服务对象,根据景点经纬度信息,为文旅部门提供精确到格点的天气预报,并在各景点微信公众号发布。


临汾市气象局服务人员在隰县小西天景区给游客送去气象服务礼包 图/文闫锐鹏


近年来,省气象局与省文化和旅游厅深化合作,提升旅游品质。双方建立健全了高效顺畅的联合观测、信息共享、合作研发和沟通交流机制,促进旅游气象观测、预报和服务能力提升。


为推动山西省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打造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省气象局超前规划旅游景区气象观测系统布局,与文旅部门联合在重点景区建设旅游气象观测站66个,充分利用文旅部门的信息发布平台和公共媒体,及时发布旅游气象信息,根据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及时向公众发布旅游出行提示,联合开展旅游景区特殊气象景观和旅游气象指数等预报方法研究,研发具有针对性的旅游气象服务产品。


国庆期间,在游客“爆仓”的临汾市隰县小西天景区,隰县气象局与文旅部门强化联动,每日发布景区天气实况和未来72小时气温、风向、风速等天气信息,针对降水、降温天气,滚动发布旅游气象信息,让游客在享受千年古建和自然风光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气象服务的周到与贴心。


来自广东的游客张女士对气象服务赞不绝口:“我提前关注了旅游气象信息,得知计划去游玩的隰县小西天早晚气温很低,及时增添了衣物,通过提前了解周边景点天气情况,合理安排了游玩路线,气象服务太周到啦!” 


气象+能源


逐“新”提质 助力矿区防灾减灾


2024年5月,山西省气象局、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山西局、山西省应急管理厅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全省煤矿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通知》,推进常态化联合监管和监督问责,对煤矿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提出明确要求,有效防范山西灾害天气引发的矿山重大安全风险。


晋城市气象局服务人员到大阳煤矿开展需求调研和天气实况监测 图/文司艳敏


今年以来,省气象局技术创新团队对矿区气象服务采用“一矿一策”策略,通过构建多种深度学习算法模型,针对不同地形、不同气候条件的矿区,将气象预警影响范围与矿山企业位置数据和电子围栏技术融合,开展了基于位置的矿山气象灾害风险靶向发布研发,并建立矿区气象灾害风险预警信息联合发布机制,完善了覆盖矿区全部区域和全体人员的信息传播渠道。相关责任人在接收到矿山气象灾害风险预警信息后,及时传播并按有关规定组织做好防灾避险工作。信息传播范围从县域精细到乡镇,对象从省内静态用户延伸至矿山实时动态用户,有针对性地提高矿山气象灾害风险预警能力。


加强科技支撑,省气象局专门建立了矿区气象灾害风险防御系统,该系统依托数字孪生技术和深度气象数据分析能力,融合省内气象观测站点实况、天气预警、雷达数据,叠加矿区基础位置、灾害隐患点等多源数据信息,以云端专业化数据加工、智能化信息显示操作方式,在综合监管平台和矿山企业孪生平台提供及时准确的天气实况监测、预报预警和矿区风险灾害提醒等信息,并推送至相关决策部门和调度指挥平台,为煤矿雨季“三防”、救灾调度提供便利,大大提高了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2024年10月22日《中国气象报》四版



作者:武雅丽 魏勇 高珍 王建敏 杜佩德
编辑:杨奥清 闫辰宇 丁继武
审核:崔国辉

中国气象局
由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中国气象报社)运维,具有国家新闻出版资质;原创内容版权归中国气象报社所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