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汇南北,风聚江淮,这就是安徽!

政务   2024-10-21 15:02   北京  


襟江带淮
吴头楚尾
承东启西
这里是长江与淮河的分水岭
这里是安徽

皖南秋景 图片来源:人民日报

安徽
北有淮河逶迤
中有长江奔涌
南有新安江流淌
既是中国南北交汇的中心地带
又是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过渡的桥梁纽带

这里有中国地理南北分界线标志
南北文化在这里碰撞演变
东西文明也在这里汇聚交流

蚌埠市龙子湖畔中国南北分界线标志 图片来源:蚌埠日报

“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
浸润心灵的九华山
雄奇灵秀的天柱山
“江南名胜”的齐云山
还有映山红遍的大别山区

黄山奇松怪石云海 图片来源:新华社

“天门中断楚江开”
长江至这里滚滚东去,奔流不息

长江安徽段天门山  图片来源:新华社

“深潭与浅滩,万转出新安”
新安江一路流出,“泼”出了千里江山图

新安江春景 图片来源:新华社

“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
养育了近一半的八皖儿女

淮河秋景 图片来源:安徽省人民政府网

八百里巢湖,烟波浩渺

巢湖中庙峔山岛景色 图片来源:新华社

太平湖如一块翡翠
镶嵌在皖南的层峦叠嶂中

太平湖秋景 来源:安徽日报

40多年前
发轫于小岗村的大包干
拉开了我国农村改革的序幕
作为农村改革的主要发源地
抓改革促发展
江淮大地迈出坚实步伐

凤阳小岗村 图片来源:新华社

安徽省农业资源丰富
拥有8800万亩耕地
5600万亩林地
870万亩水产养殖水域
在这样的农业资源加持下
安徽近年来加快建设“千亿斤江淮粮仓”
大力实施“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
发展壮大“万亿级”高端绿色食品产业
推动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

淮南市寿县安丰塘稻田画 图片来源:淮南日报

安徽的独特魅力一部分也源自气候
安徽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
有着多样的地貌和复杂的气候
以淮河为界
以北为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
以南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季风明显,四季分明
气候温和,雨量适中
资源丰富,雨热同季
拥有世界特有的野生动物扬子鳄和白鳍豚

多年来
安徽广大气象工作者
立足本职工作
守护着这片热土
强化监测预报预警
主动作为
服务重点行业领域
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
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中国第一部新一代天气雷达——合肥“庐阳银珠”夕景

聚焦农业强省
安徽省气象部门
建成智慧农业气象服务示范基地4个
全国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中心1个
构建智慧农业气象服务体系
为20万个经营主体开展数字化分众化服务
“智慧气象服务乡村振兴”
纳入全国气象高质量发展试点建设

合肥现代农业气象示范基地 


聚焦生态强省
安徽省气象部门
建设中国气象局温室气体及碳中和监测评估中心安徽分中心
新建10个温室气体观测站
建成寿县、大别山通量观测系统
巢湖、瓦埠湖水上观测平台
全省生态及气候多圈层观测能力显著提升

寿县国家气候观象台晨曦

服务交通运输
安徽省气象部门
研发基于视频图像的能见度监测
和道路积水、积雪等路面状态监测技术
形成以气象监测预警为先导的
恶劣天气交通应急处置闭环

央视报道安徽交通气象服务平台

服务旅游新业态
安徽省气象部门
研制景点级雷电及强对流预报预警产品
联合文旅部门规划旅游线路
共同认定4批“安徽避暑旅游休闲目的地”

黄山光明顶气象站雪景


服务能源保供
安徽省气象部门
构建“融入式”专项服务
滚动提供30天逐小时气温预报
“电线覆冰”、“风舞动”等产品
融入省电网调度平台和电力负荷预测系统

未来
安徽气象部门
将持续深入贯彻落实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
继续在推动气象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
砥砺前行、笃行不怠
全方位服务安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安徽秋景 图片来源:新华社

徽山皖水,徽风皖韵
一个汉字“徽”
藏着“山、水、人、文”之蕴
山水天地间,人文绝胜处
入眼即风景,入心是人生
风起江淮
未来可期


作者:吴然 周芮琪
编辑:张琳皓

审核:崔国辉 叶海英

中国气象局
由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中国气象报社)运维,具有国家新闻出版资质;原创内容版权归中国气象报社所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