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共绘新图景 聚势启新行致远 | 透视全国气象科技大会

政务   2024-10-17 22:03   北京  

改革激活创新,创新驱动发展。

  

暌违8年,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10月15日至16日,秋日的北京,又一次见证全国性气象科技盛会——全国气象科技大会召开。

  

一声声话语,感召自立自强的奋进力量。

  

一句句交流,传递科技报国的拳拳初心。

 

“气象事业作为科技型、基础性、先导性社会公益事业,理应在科技强国建设中更加积极作为、展现更大贡献,力争率先建成气象科技强国。”中国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振林作题为《加快推进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 以科技创新引领和驱动气象高质量发展》的讲话,发出动员号召。

  

加快推进气象科技强国建设正当其时、势在必行。广大气象科技工作者豪情满怀,朝着率先建成气象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科学把握新科技革命战略机遇

  

仰望星空,9颗风云气象卫星在轨运行,天基大气遥感能力处于国际先进水平;行走神州,546部雷达组成世界最大天气雷达监测网,天气雷达装备全面实现国产化;夯实“支柱”,我国建成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区域一体化数值天气预报技术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气象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持续深入贯彻落实,得益于广大气象科技工作者的携手攻坚,得益于相关部门和行业单位的支持与协作。  

  

行至当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潮涌动,必须牢牢把握战略机遇,奋力抢占科技制高点。 

 

“恰逢其时,非常振奋!会议首次提出气象科技强国建设。”

  

“要始终把科技创新摆在气象事业发展的核心位置,培养并发挥好战略科学家作用,做好顶层设计。”

  

“会议的召开是加快推进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在我国气象事业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气象具有知识密集型、技术先导性特征,其理念、科学、技术、业务上的引领地位和作用,决定了气象领域有条件也有责任力争率先实现科技强国目标。”

  

……

  

多位院士,教育部、科学技术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等中央企业,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33所高校的相关负责同志,以及中国气象局各内设机构、直属单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局和国家级专业气象科研院所主要负责同志齐聚一堂,热烈研讨、积极建言献策,共商加快推进气象科技强国建设——

  

“面对科技变革引发的国际分工重大调整,我们要直面挑战,尽快在地球系统模式、人工智能、气象灾害监测预报等国家重大需求方面解决‘卡脖子’风险,积极推进国际气象早期预警业务平台建设和气候变化南南合作,为深化中非合作引领全球南方现代化贡献气象智慧。”

  

“粮食生产、交通安全、能源供给、低空经济、文物保护、旅游康养、体育竞技等经济社会生产生活各领域不断为气象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新的内涵,必须以科技创新为主导,发展新技术、构建新模式、打造新业态,推动气象数据要素价值实现,形成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强劲推动力。”

  

“气象与数学、物理、信息科学乃至经济金融、生命健康、社科人文等学科发展深度交叉融合,要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通过深化改革,完善气象科技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建立国家主导、各类主体统筹联动的协同创新组织机制。”

  

……

  

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全局的“牛鼻子”。

  

纵览本次会议公布的2024年度科技成果评价结果,除气象部门外,11所高校和科研院所、3家企业推荐的109项成果参与评价。成果涵盖天气预报、气候变化、气象观测、气象信息、气象服务与应用气象、基础研究等领域,充分体现高校、科研院所在气象科技攻关中的战略力量。

  

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经过深入分析当前形势,作为气象事业发展的推动者、实践者、亲历者,与会代表共同回望来路,更感科技创新发展成果来之不易、鼓舞人心、振奋信心,大家一致认为,在气象“一日不可或缺性”进一步凸显的当下,科技进步始终是气象现代化的核心动力,气象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

  

形成加快推进气象科技强国建设的工作格局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结合气象发展的历史实践和经验,研讨形成共识:科技创新改变了气象业务服务的形态和方式,是气象高质量发展的强劲驱动力;科技创新提升了气象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附加值,保障了民生福祉和国家安全;科技创新拓展了全球监测、全球预报、全球服务的领域和范围,增强了我国引领和参与国际气象治理的能力和竞争力。

  

知来路,启新程。

  

如何将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科技强国“大写意”,落脚到气象领域的“工笔画”,细化为气象科技创新各领域各环节的“施工图”?

  

对此,大会从四方面进行全方位部署:紧扣目标要求,牢牢把握加快推进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化这一工作主线;依托大计划大平台大协作,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聚焦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增效,扎实推进深化气象科技改革这一关键举措;落实科技管理“抓战略、抓改革、抓规划、抓服务”要求,不断夯实气象科技治理根基这一重要保障。

  

率先建成气象科技强国的目标任务、实现路径和工作重点“路线图”已绘好,“施工表”已清晰。

  

围绕具体工作思路举措,与会代表争相作答、集智解题——“气象科技创新要坚持从业务中来到业务中去。”“依托大计划大平台大协作,急需进一步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大重大平台的建设力度。”“构建开放、融合的协同攻关大格局。”“用交叉研究成果催生新质生产力。”“充分发挥企业在气象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建立通过企业将科技研发、成果应用转化为生产力和效益的创新链条。”

  

举全国之力,聚八方之智。确保各项工作落实落地,与会代表一致表示,把握好四个“有组织”至关重要。

  

健全高水平气象科技自立自强体制机制,加强有组织科研攻关——“着眼前瞻布局,打造前沿性颠覆性技术的气象融合创新大平台,培育和赋能新质生产力。”“强化气象科技‘三评’改革导向,引导产出业务可用的科技成果。”“加强气象与相关学科交叉研究。”“注重长期投入与敏捷开发的结合。”

  

健全高水平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加强有组织人才引育——“面向重大需求,凝聚气象相关高校、科研机构、科技企业等各方力量,形成协同高效的气象科技攻坚组织体系。”“完善科技创新人才评价考核体系。”“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充分调动不同层次气象科技人才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健全高水平气象基础业务能力建设体制机制,加强有组织成果转化——“引导高校院所的基础研究成果向气象业务转化。”“大力推进气象科技成果积累后的下沉应用。”“推进业务科技成果工程化,真正让科技创新‘关键变量’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健全气象行业统筹发展体制机制,加强有组织开放合作——“应对全球挑战,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在开放合作中集聚培养国际人才、推进高水平自立自强。”“局校合作资源交流互馈机制应更加深入和扎实。”“扩大国际气象科技交流合作,深度参与全球气象科技治理。”“建立支持气象科技人员‘走出去’政策”。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

  

率先建成气象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号角已吹响,未来之途,我们当铆足干劲再出发,以“十年磨一剑”的坚定决心和顽强意志,奋勇前进,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气象新篇章。



作者:王亮 刘倩(赵晓妮、张艺博、闫泓对本文有贡献)
编辑:刘丹 王素琴
发布:姜虹
审核:段昊书


中国气象局
由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中国气象报社)运维,具有国家新闻出版资质;原创内容版权归中国气象报社所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