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不要什么泼天富贵都想接
1月14号简直是互联网超级魔幻的一天,大批外国友人冲进小红书,打开小红书的页面都成了国际版ins了。
紧接着我就又刷到各种为接住这批流量的一些视频,要么中英文版本,要么纯英文版本,点赞量和涨粉数据都超好看。
同时也有一批人在教如何接住这次的泼天流量,快速赚钱这类的帖子。
我觉得这些博主说得没错,但前提是你得先前就做和这个类目里面相关的赛道,比如你一直做开跨境电商的,做海外市场的,那你完全可以去分一杯羹。
如果你完全不涉及到这个赛道里面的,就该怎样还是怎样吧。
我接触自媒体这个行业有七年,躬身入局做两年,类似这样的事和印象有过好几回,当然我回回没接住。
因为自己前面就没做过这样的积累,红利到了,不可能轮到我的。
但2023年我决定重启公众号的时候,刚好遇上平台改革内侧阶段,在推出入池机制大概半年前,我就开始一直保持日更,所以后面我得到推荐是很自然的事,才能实现半年多时间做到万粉。
这次重启经历就是典型的,因为我一直在做这样的事,红利到了,机会轮到我了。
所以这次的泼天富贵我看得比较淡,不属于我去分点饭吃的类型,就继续安心做好自己的赛道。
02.公众号从来就没有不行
大家不用来问我小郁儿为啥卖号了,我觉得她在前面发过关于卖号的文章讲得非常清楚,关键我也不会和小郁儿天天在唠嗑她为啥卖号呀。
我除了是她训练营合伙人,我也是她的粉丝,一直坚定追随和支持她就好了,哪有那么多为什么呢?
可能就又有人觉得十几万粉丝的账号说卖就卖,是不是公众号不行了?
相反,我的角度是还有人愿意出那么高的价格买号,说明公众号很行!
自从平台有了推荐机制后,新人新号半年一年内成功起号的案例非常多。
并且我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能看到微信的一些细小变化。
比如加好友后,点进去备注昵称时,会看到新增了一个功能“朋友资料”,就连版本也和以前不一样,还能看到和对方共同群聊有几个;再比如现在公众号号主可以通过AI输入自己的声音,然后读者想听音频时,出现的就是号主本人的声音。
总之我时不时就看到平台或者其他APP的一些升级,说明大佬们一直都在不断优化自己的产品和平台,我们安心做就是了。
粥左罗老师2017年说跳出来创业时,就已经有大批人唱衰公众号的发展了,结果他一直坚持做到今天,连续好几年年入千万;到小郁儿2019年那会坚持写公众号也有人这样说,可她也坚持到到今天,不光靠一个号彻底实现房车存款自由,最后这个号都还能卖出20万的高价。
既然选定了一件事,就心无旁骛专心搞下去就没错,至少目前我就是这样的心态。
03.现在的用户更偏爱有“人味”的创作者
相信你们也经常看到这个博主说重情绪,内容更受欢迎,那个又说重干货才是能真正给到价值粉丝。
在我看来一个账号和内容有“人味”才能更好的把这俩中和起来。
意思就是只要用户认你这个人,你重情绪也好,偏向干货也好,他们都喜欢看。
想要“人味”重,就持续去打造个人IP,能体现强IP的地方一般是你的内容风格、表达方式、配图、排版、互动等方面。
与其花时间八卦外界,不如低头做好手上的每一件事,上面说的每一个点都有其难度,需要一点点去钻研和实操的,包括我最近就在强化着其中一点。
所以没精力去好奇外界发生了啥,我只想做好自己的分内事,专注在自己的赛道上,默默积累,哪天属于我的泼天富贵来了,我才有实力稳稳接住。
04.我会非常坚定走好写作这条路的
我还挺开心的,不管外面怎么变化,我都还很坚定的走好当初选择的这条路。
我经历过重启的数据巅峰期,也经历过巅峰期过后的数据低迷,所幸我都没有怎么被影响太多,还是闷头继续思考着如何给读者输出更好的内容。
最近很沉迷阅读,还买了梁宁老师的新书《真需求》,继续把自己的认知高度和商业知识补充完善。
于是这灵感也是越思考就越多,想写的话题也开始多起来了,能做到日更的我尽量日更。
每次抱着我女儿,看着她在我怀里安心入睡,我都好庆幸自己是自由职业者,不用外出上班,不用和女儿分离,我就无比珍惜当下的一切,也庆幸自己会写作。
我就越发想要把这件事做得更好,我也期待着自己有一天靠写作年入百万,实现房子车子票子的自由,给孩子的人生兜底。
加上离开职场两年,我早已不适应回去上班了,所以我除了拼尽全力去做到最好,也没啥退路了。
不过,我对自己还是充满信心的,只要不生病,我的表达欲还是一如既往的强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