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前集训
赛事回顾
# 齐聚待发
23日清晨,来自不同省市的中学生参赛队伍齐聚木兰船建大楼注册报到,并进行序号抽签。比赛总教练宋晓冰教授组织抽签,确定赛题中的规避区高度和加载平台高度等未知参数,进行赛题说明和加载演示,并进行答疑。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赛题说明和参数抽签
23日上午,中学组参赛队伍在木兰楼A100开始进行模型现场制作。参赛队员争分夺秒,细致专注,经过近12小时的通力协作,于24日上午均按时制作完成并顺利提交模型,尽显奇思妙想。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中学组现场模型制作和模型提交
大学组竞赛赛题提前公布,采用赛前制作、统一提交、集中加载的方式进行。各参赛队伍经过一周的备赛,于23日晚提交模型并进行尺寸检查和模型称重。
大学组模型提交
# 赛事开幕
# 同台竞技
竞赛加载环节激动人心,现场掌声不断、惊叹连连。桐木和胶水是选手制作结构模型的全部材料。用简单的材料制作出的自重仅几十克的模型,首先要接受15kg静载的考验,其次是2kg动载冲击考验。加载时每一处微小振动、每一次细微声响,都让选手们的心随之颤抖。现场有加载成功的喜悦,也有模型倒塌的遗憾,每名选手都在其中感受到了结构模型的魅力。
# 赛事闭幕
上海交大海洋水下工程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戴宝印,上海海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为民等出席闭幕式。宋晓冰进行赛事点评,分享自己20年指导结构赛的宝贵经验,并鼓励参赛队员大胆想象,勇敢尝试,在结构设计上展现出思维创新。
经过模型筹备、结构制作和负重加载等环节的比拼,本次竞赛大学组共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16名;中学组共评选出一等奖10名,二等奖20名,三等奖38名。
由李雨恒、热地力·玉山、张子涵组成的队伍凭借6.17克的极轻模型荣获大学组竞赛一等奖
大学组二等奖获得者
大学组三等奖获得者
上海市控江中学代表队获得中学组第一名,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上海市金山中学、上海市位育中学、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普陀校区、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闵行紫竹分校代表队共同获得中学组竞赛一等奖。
中学组第一名获得者
中学组一等奖获得者
中学组二等奖获得者
中学组三等奖获得者
•
赛事感言
首次参与此次结构设计竞赛的如东中学,虽然初出茅庐,却收获了宝贵的二等奖与三等奖,这份荣誉不仅是对学生们辛勤付出的肯定,更是激发了他们内心对科技创新的无限热情。我们深感荣幸能有机会与众多优秀队伍同台竞技,尤其要感谢船建学院的深切关怀与鼎力支持,正是这份鼓励成为了我们不断前行的动力。展望未来,我们满怀信心,定将总结经验,强化训练,力求在明年的比赛中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本次参赛同学的参与度高、参与热情高、竞技水平高,让我们深感敬佩。这次经历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与优秀者同行,方能不断超越。我们计划以社团形式组织培训,通过系统训练,吸引更多学生参与,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让结构设计成为更多学生热爱并投身其中的活动。我们相信,通过这样的举措,能够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团队协作能力,为未来的结构设计领域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校长王继兵
这次上海交通大学的参赛访学之旅,学生们沉浸其中,收获满满,其丰富的体验与感悟,难以用言语尽述。闭幕式尾声,我们还意外邂逅了一位2023届的毕业生,他目前在交大船建学院深造,并同样参与了大学生组的竞赛。当我们的学生与这位学长在交大校园内留下珍贵的同框合影时,这份意义更加深远非凡。衷心感谢交大、船建学院、宋晓冰老师为学生搭建的发展平台,同时也向所有不辞辛劳的志愿者们致以最诚挚的谢意!
——江苏省梅村高级中学指导教师李绵忠
“海科杯”赛题很有挑战性与自由度,这使我校队员在备赛过程中对结构力学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即便现场抽到陌生参数,也能迅速设计方案。这次体验不仅让同学们感受到了结构的魅力,更是意识到坚持、努力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相信这一切都将成他们美好的回忆。非常感谢上海交大搭建如此高规格的平台,让我们参赛师生有了展示交流和学习成长的机会,期待明年的海科杯大赛!
——上海市控江中学指导老师王秋霞
第二次参加“海科杯”,首先我要感谢王老师的精心栽培和“海科杯”主办方给予我的机会。去年我们队因为拉条的原因惜败,吃一堑长一智,今年的我们在每个细节上争取做到最好,这场赛事不仅锻炼了我们的细心耐心,更是一次丰富阅历的机会。在两次结构赛的经历让我对交大严谨治学、精益求精的学习氛围充满向往,期待未来能够在交大学习,探索未至之境。
——高中组第一名上海市控江中学龚浩然
未来,竞赛会不断
以新的命题引领新的思考
技术与智慧、学习和成长
期待更多有志于结构工程领域的
青年学子加入交大
期待明年再会!
阅读
5. 交大×故宫,新一轮签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