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鲲鹏应用创新大赛
2024年全国总决赛落下帷幕
大赛以“数智未来 因你而来”为主题
鼓励开发者基于鲲鹏全栈技术
围绕产业难题打造基础软硬件解决方案
完善国产计算生态
上海交大航空航天学院和网络信息中心
联合指导的学生团队
一路披荆斩棘
经过七个月紧张备赛和三轮激烈竞争
从科研赛的80支队伍中脱颖而出
拿下全国总决赛金奖
获得本届赛事最高荣誉
鲲鹏应用创新大赛自2020年举办以来,吸引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众多知名高校学生积极参与。本届比赛面向高校学生提供了多个赛题,交大参赛队伍选择直面国产计算生态的核心难题——HPC应用与解决方案创新赛道原生应用创新赛题。此赛题要求基于华为鲲鹏平台开发原生应用,使用一系列鲲鹏开发套件提升应用性能。这为参赛队伍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一方面需要结合某一专业领域的痛点问题开发原生应用,另一方面又需要非常熟悉鲲鹏技术生态以便将应用性能优化到极致。
交大赛队名单
指导老师
航空航天学院总体气动团队
印子斐、李伟鹏、李高华
网络信息中心交我算团队
于潇雪、文敏华
参赛队员
航空航天学院
何乐
(高中毕业于上海市上海中学)
王思杰
(高中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紫竹校区)
(均为研究生)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陈煜天
(高中毕业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学)
侯安捷
(高中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涂文良
(高中毕业于湖北省宜昌市夷陵中学)
(均为本科生)
在此次比赛中,航空航天学院总体气动团队与网络信息中心交我算团队强强联手,结合双方在飞行器空气动力学仿真与数值模拟、高性能计算方面的优势条件开展紧密合作。
航空航天学院总体气动团队自2008年开始自研多体构型空气动力学仿真软件(SuperMan),历经十余年的持续开发和迭代优化,软件代码量如今已达到20万行,能够较好解决实际工程型号气动仿真中常见的工程建模苦、仿真精度差、优化设计难、机理分析繁的难题,相比同类商业软件收敛速度更快、计算精度更高、迭代优化更便捷。目前,该软件已在一系列型号相关科研项目中获得应用,在飞机设计、优化与复杂构型分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推动国产仿真技术的发展和航空航天工业的创新注入了新动力。
网络信息中心交我算团队与航空航天学院总体气动团队合作,历经七个月时间将软件由Intel X86平台成功移植到华为鲲鹏920平台,充分挖掘平台优势将软件性能优化到极致。在移植过程中,双方合作从软件源码迁移、第三方软件接口适配、依赖数学库替代到编译选项调优等多方面做了尝试探索,最终实现了20万行代码的成功移植。在性能优化过程中,结合团队过往在鲲鹏ARM集群建设和应用优化方面的经验,快速分析应用性能瓶颈并制定优化策略,针对耗时较长的幂函数进行相关算子优化,结合芯片NUMA特点重新设计通信模式,最终应用总体性能提升2倍,接近平台双精度理论计算性能。这一优化工作显著缩短了仿真时间,降低了整体研发成本。
上海交通大学ARM超算集群
在全球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构建国产计算生态是打破技术垄断、实现自主创新的必由之路。此次获奖不仅是上海交通大学携手华为成立鲲鹏昇腾科教创新卓越中心以来孵化的特色成果之一,也体现了学校在核心技术领域攻坚克难的决心与信心。未来,学校将会为构建自主可控的国产计算生态培养更多顶尖人才,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贡献交大智慧与力量。
转载:交大官微
来源:网络信息中心 航空航天学院
责任编辑:陈煜阳
主编:金雪
阅读
4. 惊喜发布!敦煌研究院×上海交大,2025新年月历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