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文章】陈建亮,郝洪铎,柯波等:溶有CO2的发电机内冷水的pH控制策略研究

文摘   2024-11-19 18:19   天津  










文章来源:《工业水处理》2024年第9期

第一作者:陈建亮

通讯作者:郝洪铎

作者单位华能烟台八角热电有限公司

合作单位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论文DOI:10.19965/j.cnki.iwt.2023-1161

论文引用:陈建亮,郝洪铎,柯波,等. 溶有CO2的发电机内冷水的pH控制策略研究[J].工业水处理,2024,42(5):193-198.




摘要


发电机内冷水处理的核心在于控制内冷水pH在8.0~9.0范围内,通过微碱性环境实现对铜导线腐蚀的控制,因此发电机内冷水pH的监测是一项重要工作。

但由于内冷水电导率很低,受液接电位、流动电位以及纯水温度补偿等因素影响,难以使用传统pH电极准确测定其pH,且内冷水非常容易溶入CO2,常规计算型pH仪表并不适用。

依据Kohlrausch离子独立移动定律建立了溶有CO2、以NH3为碱化剂的发电机内冷水中pH与电导率、氢电导率之间的数学模型,通过动态模拟试验对该模型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

利用模型计算得到的pH最大误差为0.03,表明该模型的准确性较高。

在现场工业试验中将该模型应用于指导NH3的投加,相比利用传统pH电极控制碱化剂加药量,内冷水铜质量浓度由60.0 μg/L以上降低至5.0 μg/L以下,铜导线的腐蚀得到抑制,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创新性发展


依据Kohlrausch离子独立移动定律建立了溶有CO2、以NH3为碱化剂的发电机内冷水中pH与电导率、氢电导率之间的数学模型,解决了针对低电导率的发电机内冷水,传统pH电极测定不准确、常规计算型pH仪表不适用的问题,对发电机内冷水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全文导读


水内冷发电机的应用增加了发电机的线负荷与电流密度,具有单机容量大、体积小、重量轻等特点,在电厂得到广泛应用。而发电机内冷水作为高压电场中的冷却介质,必须同时具备绝缘性和对铜导线无腐蚀性的特点,否则容易造成铜导线堵塞烧毁事故。

发电机内冷水处理的核心均在于控制其pH在8.0~9.0范围内,通过微碱性环境实现对铜导线腐蚀的控制。因此,发电机内冷水及其补水pH的监测是一项重要工作,但由于发电机内冷水及其补充水源都是低电导率的水溶液,受液接电位、流动电位以及纯水温度补偿等因素的影响,难以通过传统pH玻璃电极对其pH进行准确测定。

虽然现在已有可用于火电厂水汽pH测定的在线计算型pH分析仪,但仅适用于不含CO2的水汽样品;而由于发电机内冷水箱需要设置防虹吸管等原因,内冷水很容易吸收空气中的CO2,常规计算型pH分析仪并不适用于发电机内冷水pH的测定。

我们依据科尔劳施(Kohlrausch)离子独立移动定律建立了溶有CO2、以NH3为碱化剂的发电机内冷水的pH与电导率、氢电导率之间的数学模型,通过实验室模拟试验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并在现场工业试验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对发电机内冷水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主要结论


依据Kohlrausch离子独立移动定律建立的溶有CO2、以NH3为碱化剂的发电机内冷水的pH与电导率、氢电导率之间的数学模型较准确。

在实验室模拟试验中,该模型的最大误差为0.03;在现场工业试验中,将该模型应用于指导NH3的投加量,内冷水的实际pH得到有效控制,铜导线的腐蚀得到抑制,对于其他存在类似情况的机组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电厂依据在线pH控制碱化剂加药量期间,内冷水含铜质量浓度在60.0 μg/L以上,已超过DL/T 801—2010中规定的发电机内冷水中含铜质量浓度不超过20 μg/L的要求。转为通过模型计算pH控制碱化剂加药量后,内冷水的实际pH得到有效控制,腐蚀得到抑制,水中含铜质量浓度最终稳定在5.0 μg/L以下。

根据实验室模拟试验结果,当内冷水氢电导率达到0.9 μS/cm时,以NH3为碱化剂已难以保证在内冷水电导率不超过2.0 μS/cm的前提下将其pH控制在8.0以上。

建议在机组启动和投运初期,向内冷水系统通入N2以排出内冷水箱及管道内的空气,同时加强内冷水系统的严密性,并在内冷水箱设置防污呼吸器,避免内冷水中溶入过多CO2


工业试验期间内冷水pH及铜浓度变化趋势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陈建亮,华能烟台八角热电有限公司总经理,主要从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相关研究,并在该领域发表了多篇论文。E-mail:2244966109@qq.com。。


通讯作者:郝洪铎,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工程师,主要从事电力行业水处理的相关研究,并在该领域发表了多篇论文。E-mail:1728053910@qq.com。

来源:《工业水处理2024年第9期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文章原文





品牌推广/技术合作/新媒体宣传/论坛培训

请在后台回复合作留下电话,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本文由丨工业水处理丨精编发布
编辑:文海|审核:麦西夫
欢迎留言、分享、点赞
关注、转载、投稿


中国化工学会工业水处理专委会

用户技术咨询|科技智库支持

科技成果评价|团体标准制定

技术推广|行业会议|技术培训

产业研究|资源对接 | 绿色认证


《工业水处理》编辑部

投稿官方网址:www.iwt.cn


工业水处理
本公众号由中国化工学会工业水处理专业委员会运营,专注于水处理及环境领域学术、技术、项目、产业、资本、政策等多维度探讨,致力于多方面资源融合。以科研、技术、项目、工程、运营、投融资等信息资源,促进技术进步,助力产业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