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节快到了,想为天下父母写点什么,脑子里忽然浮现出多年前遇到的一幕——
一天,坐在东京地铁上,途中上来了一位老婆婆。她身后背着一个巨大的布包袋,看去像是60年代日本电影里的农村大妈,一副逃荒似的模样。
走进车厢,她的眼光就被不远处几位年轻小伙吸引过去了。
其实我也一直在观察他们,因为个个打扮得阴阳怪气。其中一个看上去就像一个小混混,穿着的裤子大得夸张,两条腿放进去还有无限空间。腰上的皮带只是个摆设,还特意让裤腰掉下来,露出小半边屁股。这在当时也算一种流行的穿法,东京人已经见怪不怪。
没想,那位农村大妈突然有了动静,径直走到那个小混混跟前,大声提醒:“小伙子,你忘记系紧皮带了。”
车上好几位乘客注意到了这一幕,都暗中偷笑大妈土老帽。我也有点紧张:这小混混不会恼羞成怒,当场羞辱这个爱管闲事的农村大妈吧?
“啊,不好意思,给您添麻烦了。”
——没料到那个男孩反应过来之后,一边连连谢谢大妈的提醒,一边显出刚刚发现自己忘记系皮带了似的表情,赶紧提起裤裆勒紧皮带。他的几位同伴强忍住笑,也是满脸温柔地看着大妈。
有意思的是,这大妈过了两站下车之后,那小混混冲着大妈的背影做了一个鬼脸,重新把皮带松开,又露出了半个月球。
为什么这一情景像一幅画似的钉在记忆里,让我又会记起来呢?
是因为那个小混混的打扮和行为产生强烈的反差,颠覆了我对日本年轻人的三观认知。本以为他们是社会的另类,一定我行我素,放肆到旁若无人。没想到“放肆”居然也有底线,会顾及别人的看法,不给看不惯的人添麻烦。
熟悉日本国民性的外国人都知道,和他们打交道时最大的注意事项是:不给对方添麻烦。这一为人之道正是日本家长从小教育孩子时,通过言传身教不断灌输的处世原则。
我认识一位在日企当董事长的日本人。有次见面,看他一副元气大伤的模样,问怎么了。对方不好意思地解释说,几日前乘飞机,刚好坐在一个尴尬的座位:前排的一直放倒靠背挤压了他的空间,后排坐的又是个胖子,他不好意思放倒自己的靠背,结果前后夹击成了三明治。4个小时熬下来腰酸背痛了好几天。
听这一说,我就知道他是个从小家教严格的“受害者”了。这并非特例,在日本去买机票或新干线订票时你常常会发现,最抢手的座位多是靠过道的,因为起身去厕所不用请人挪动身体,不会打扰到谁。
我的这位日本客户更是典型。有次搬家,他为了避免占用公寓电梯给住客带来不便,硬是要求搬家公司半夜三更开始工作,人家不乐意,他就凌晨自己动手,满头大汗地把部分家具先搬到了一楼。
问他怎么这么在乎别人的感受?他说没办法,都是父母从小教育的“过错”。
日本父母怎么会这样在乎不给人添麻烦呢?其实谁都明白,这世界如果真不给人添麻烦,不抱团取暖,根本无法活下去。
尤其是小孩,是世界所有生物中最给人添麻烦的对象。道理很简单:只有人类才是需要最长哺乳期的生物,比地球上其他生物大脑发达的密码也暗藏在这里——无需为明天的早餐在哪里分心,专注心智的发育与进化。
也就是说,人类的父母命苦,注定比所有生物的父母都要“麻烦”,更有自我牺牲精神。
正因为知道这点,日本父母才会要求孩子:你能够为别人做得到的最大贡献不是堵枪眼,而是减少对别人的依赖,同时多为别人着想。在需要你时,尽量把自己的手臂为人当枕头,做靠背。
怎么做到不添麻烦呢?日本父母的要求是:自己的事情尽量自己做。
他们不擅长给孩子讲“五讲四美”的大道理,害怕把孩子弄糊涂了,只是把大人的要求落实到孩子生活的细微末节。比如,要求他们出门时自己的用品都背在自己身上,别打大人的主意,妈妈闲着双手走在前面,只负责在过马路时催促孩子快点走。
自然,皇室的公子也是这样教育出来的。所以长大后当了大人物,到哪里去视察时,也不好意思让别人为自己举把伞遮阳挡雨,那会显得缺少家教。
为了让自己的事情尽量自己做的观念放之四海而皆准,幼儿园的老师也是拼了:想要尽快教会幼儿自己如厕,老师会亲自扮演“大便先生”,生动有趣地教孩子们大便虽然又脏又臭,但是揩屁股的事情还是得自己学会。书店里有专门教幼儿如何使用厕所的绘本卖,幼儿园里设有尺寸不同的便池,供大中小班不同年龄的使用。弄得个如何掌握揩屁股的本领,跟操作宇宙飞船一样光荣又重要。
有的幼儿园里面暗藏玄机,处处都是让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尽量自己做的各种“机关”。比如说有的水龙头是老式的,不使劲用力就关不住;有的门是老式木门,不好好关严就会漏风给人添麻烦。总之,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做到位,绝不能掉以轻心,你得处处努力才行。
我的一个中国朋友把3岁的孩子送去幼儿园时,一再央求老师耐心喂他吃饭。说孩子平时都是奶奶端着饭碗满屋子追,求着他吃上一口,每顿饭都得折腾一两小时。
老师说放心吧,这里两岁的孩子都会自己吃饭了,我们有办法。
结果到了晚上去接儿子回家,问孩子吃饭了没有,老师说,“当然吃了呀,不过只吃了晚饭。因为中饭他不肯自己吃,我们就收掉了碗筷。晚上他饿坏了,自然就吃了。”
这就是幼儿园给孩子上的第一课。吃饭本该是你自己做的事,你不吃吗?那就对不起,饿肚子当然由自己负责。
孩子很聪明,只要发现没人娇宠他,得自己心疼自己时,马上就老老实实了。
通过一个很小的例子你会发现,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其实还有一个更大的要求跟在后面:对自己做的事情要负责,从小学会承担责任!
怎样让几岁的孩子学会承担责任?家长、老师也有专门的教育办法。
有一家幼儿园,两个孩子在打架。大一点的男孩占上风,把个小女孩打得哇哇大哭。老师也不急着马上去拉开双方,而是让别的孩子去主持正义。等到谁对谁错已经真相大白之后,老师这才走上去,问那位大男孩:你知道自己该怎么办吗?
“跟她说对不起!”旁边的孩子替他回答。
可那男孩气呼呼的,就是不肯低头认罪。
老师也不逼迫他,说:好吧,你还没想好该怎样做对不对?那就一个人去好好想一想吧。
眼泪开始在男孩眼里转圈了,他还是不肯道歉,于是转身朝一座小山丘的方向走去。看来他自己知道该去哪里了——那个山丘下面有一间独立的小黑屋。只要孩子犯错还不承认,就会让他一个人呆在里面好好反省。直到孩子呆不住了,承认自己的错误才能出来。
园长说:从小让孩子养成习惯,对自己犯下的错误承担责任,这点很有必要。
不单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日本父母还要求孩子从小信守自己答应的事情,对自己的承诺负责。
有次我去日本皇宫看樱花,刚好快到下午4点关门的时候了,听到身后一位孩子在央求妈妈:给我拍一张照片吧,我还没跟樱花照过一张呢。
妈妈说:你刚才不是答应了先让姐姐拍完吗?她说还要拍呀。
那孩子一下哭起来来了:可是,可是再不拍我就没有机会了呀。
妈妈一点也不妥协:你自己答应了姐姐的话,就不能不算数。
我在一边看得好心疼,因为这孩子一直到走出皇宫,也没轮到给他拍的机会。
这就是日本妈妈铁面无情的一面,她要坚守的不是一张照片该不该给孩子拍,而是孩子对自己的承诺必须负责。
再把父母如此教育孩子的原因更深层次地追究下去,你会发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还只是手段;学会对自己做的事要负责,这也是手段。真正要达到的目标是,从小培养孩子的自律、独立心,通过养成“我做的事情由我负责”的认知,来构建孩子的主体性精神——这才是教育的真髓。
确实,日本人父母知道,孩子从小养成这种好习惯,父母一辈子省心;没养成,一辈子操碎心!
归纳如下:
◎不给对方添麻烦,是日本家长对孩子最基本的要求,最看重的素质;
◎怎么做到不添麻烦?日本父母的要求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对自己做的事承担责任;
◎要求孩子从小信守自己答应的事情,对自己的口头承诺也要负责;
◎通过养成“我做的事情由我负责”的认知能力,来构建孩子的主体性精神——这才是教育追求的真正目标。
(文中图片均选自unsplash)
如何与日本人打交道——你有所不知的日本人真相
从2023年12月起,旅日公众号推出古年先生的专栏《如何与日本人打交道——你有所不知的日本人真相》,专门探讨与日本人的交往之道。希望能够对关注旅日的朋友们有所启发。
古年 旅居日本30余年。社会心理学硕士。经营管理培训师。自1998年开始在日本各知名跨国企业从事跨文化经营管理培训至今。曾在『收获』、『作品』、『延河』、『湖南文学』等中文杂志上发表多部中短篇小说。在日本出版『中国经营顾问传授跨文化管理技法』、『中国式谈判』、『中国人价值观』等专著。其中,『中国式谈判』于2002年在韩国出版。另在日本数家刊物开设专栏,发表多种主题的散文随笔。微信号:Gunian5199
往期精彩回顾
揭秘日本“酷文化”动漫片背后的悲哀:现实有多残酷,理想就有多魔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