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宜兴市司法局杨巷司法所以“听民声、纾民困、解民忧、聚民心”为工作出发点,用心用力用情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凝心聚力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将“枫桥经验”践行成效与乡村振兴和基层社会治理有机结合。
矛盾源头治理 排查风险隐患
针对基层邻里纠纷“发现处置难”的问题,坚持在矛盾源头治理上下好功夫。杨巷司法所着力推进建设覆盖全镇的镇村两级调解网络,村调解员与镇司法所相互配合,每周进行矛盾排查,打通基层矛盾化解的“最后一公里”。强化矛盾纠纷排查预警,把矛盾纠纷排查变成一项基础性、常态化的工作,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参与党群议事会,针对基层常见多发的农村宅基地纠纷、婚姻家庭纠纷、征地拆迁纠纷等问题,一案一策制定防范措施,确保底数清、情况明,坚持关口前移,源头治理,将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真正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镇街、矛盾不上交”的工作目标。
纠纷多元化解 畅通调解网络
打造“1+18+N”多层调解模式,以一站式矛调中心为发力点,联合18个村(社区)司法行政服务站点,吸纳整合党团社会组织、“三官一律”、村居网格等精干力量,围绕相邻权、农村宅基地、土地承包经营等重点领域矛盾纠纷,推行“责任、措施、成效”三到位,推动健全预防在先、分层递进、专群结合、衔接配套、全面覆盖、线上线下多元纠纷化解的层次。杨巷司法所与政法和社会治理办公室、综合行政执法和应急办公室、派出所等多部门配合,实行网格化走访摸排,形成司法所、派出所、政法办、村委会参与的综合化解模式。组建行业协会调解委员会,涵盖粮食种植、渔蟹塘养殖等农业领域,发挥行业协会服务、自律、维权、协调作用,灵活高效地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2024年以来,借助稻米、水产行业协会的力量,成功化解涉农类矛盾纠纷10余起。
打造特色品牌 提升服务质能
以“培君工作室”个人品牌调解室、“红印杨巷·禾解向杨”乡镇调解品牌为依托,常态化开展调解员、法律明白人培训,提升调解员业务素能。夯实法律团队服务,在“一村(社)一顾问”全覆盖基础上,切实发挥法律顾问作用,2024年来,参与政府重大行政决策、信访处置、征地拆迁等涉法事务论证服务20余次。充分发挥律师、退休老干部、老党员等威望高、懂法律、经验多、能力强的个人优势,深入村组农户开展宣讲活动,帮助化解矛盾纠纷,有效减少矛盾上行。同时,依托各村(社区)的法治文化阵地,组建邻里纠纷普法团,结合民生议事、网格恳谈会,依托民法典宣传月、开学季、宪法宣传周等关键节点开展线下宣传,专题开展宪法、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专题普法宣传活动,扩大调解品牌影响力。
杨巷镇司法所将继续加强“枫桥式”司法所建设,充分发挥司法所在乡镇调解中的重要作用,提升乡镇矛盾纠纷的化解效率和质量,增强公民的法治意识和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构建和谐社会。
稿件来源|宜兴市司法局
编辑|孙梦滢
审核|刘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