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古建筑马头墙构造

民生   2024-10-13 07:56   广东  

马头墙,又名封火墙,因形状酷似马头,故称“马头墙”。“小桥流水桃源家,粉墙黛瓦马头墙”这是对徽派建筑最为形象生动的描述。几百年来饱经沧桑的马头墙依然“古韵犹存”,白墙青瓦,加以徽州特色墙绘的映衬,更显明朗而素雅,远观鳞次栉比,近观高低错落,黑白灰的色彩宛若一副水墨画,展示着独特的意境之美。

徽派建筑马头墙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马头墙始于明朝弘治年间的徽州知府何钦,当时徽州府城内火患频繁,因房屋建筑多为木结构,损失十分严重,何钦提出每五户人家为一组共同出资砌筑成防火墙来阻止火势蔓延,以政令形式在全徽州推行。

一个月之内,徽州城乡就建造了防火墙数千道,有效的遏制了火烧连片的问题。后来防火墙的优越性凸显,人们不满足于一伍一墙,逐渐发展成每家每户都独立建造封火墙。后来徽州工匠对其进行了美化,使其造型如高昂的马头,就这样马头墙应运而生。

徽派建筑马头墙有哪些功能呢?

防火——高出瓦面起隔离火源的作用;

防风——风大会掀翻瓦块,马头墙高于屋身,则可起防风作用;

防雷——马头高昂,头部与现代的避雷针非常相似,若雷摧毁马头,则建筑物完好无损;

视觉美感——徽派建筑高大封闭的墙体,因为有马头墙设计而显得错落有致,从而显出一种动态的美感。

徽派建筑马头墙有几种形式呢?

徽州住宅普遍以高大外墙封闭,采用硬山做法,山墙高出屋面,循屋顶坡度跌落呈水平阶梯形,称为封火墙或者马头墙。马头墙墙头都高出于屋顶,轮廓做阶梯状,脊檐长短随着进深的变化而变化,多檐变化的马头墙在徽州的民居中被广泛的应用,有一阶、二阶、三阶、四阶之分,也称为一叠式、二叠式、三叠式、四叠式,三阶、四阶更为常见。

马头墙的叠数也有讲究,一般来说,一叠、两叠主要用于小型建筑,是平民或者小本生意的商人使用,三叠、四叠甚至五叠,常被用于祠堂、园林、书院以及重要的民居上,表示房主地位崇高,有悠久的宗族历史或官宦富商。

二叠式

三叠式

四叠式

马头墙的构造特点是墙头随屋面坡度层层跌落,以斜坡长度定为若干档,墙顶安放各种马头,有鹊尾式,印斗式,坐吻式数种。

马头墙种类

鹊尾式即雕琢一似喜鹊尾巴的砖作为座头,喜事临门、吉祥如意等美好寓意。

鹊尾式

印斗式即是由砖窑烧制的带有方斗模样的砖,座头上端装饰有“田”或“卍”(万)字纹的方形砖,形似金印,有“金印如斗”之意,表达了对功名的追求,激励子孙奋发读书取仕。

印斗式

坐吻式是窑烧吻兽构件安在座头上,常见的有鳌鱼、天狗、哺鸡等,有祈求平安福祉、驱邪避灾之意。这类马头墙构造复杂,工艺要求较高,多用于公共建筑。

坐吻式

徽派建筑马头墙为何有文武之分呢?

一文一武,一静一动,蕴含了徽州人对文武之道的独特理解。文马头,又叫印斗式马头,厚重稳健,形如官印,彰显文化底蕴,寓意和谐安稳,是文雅生活的象征。

文马头

武马头,又叫鹊尾式马头,高耸张扬,犹如朝笏(hu),传递着力量与地位,展现主人对权利和胜利的渴望。

武马头

徽派建筑马头墙有何寓意呢?

封火墙从侧看过去像高昂起的马头,横看过去像古代官人头上的官帽,又叫官帽墙。它寄予了徽州人的一个美好愿望,希望自己的子孙后代能够骑高马做高官带官帽。同时,它也给人一种“万马奔腾”的动感,也隐喻着整个家族生气勃勃,兴旺发达。马头墙的“马头”,通常是“金印式”或“朝笏式”,显示出主人对“读书做官”这一理想的追求。

部分图源来自网络,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往期回顾



山西古建筑礼物

点亮【赞/在看】,让钱和爱都流向你

婺源长溪旅游
宣传推介中国最美乡村婺源旅游、户外徒步、摄影、写生、乡村休闲的线路和吃住行功略。重点宣传推介红枫之乡-婺源长溪村生态旅游和农家特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