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四话年俗 | 迎灶神

民生   2025-02-01 10:29   山东  
迎灶神

大年初四,农历正月初四,又称为羊日。是中国民间迎神的日子。在老皇历中占羊,故常说的“三羊(阳)开泰”乃是吉祥的象征,也是恭迎灶神回民间的日子。大家都知道大年初四有哪些习俗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正月初四是女娲创世神话的“羊日”。晋人董勋《问礼俗》载曰:“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正旦画鸡于门,七日贴人于帐。”在老皇历中占羊,故常说的“三羊(阳)开泰”乃是吉祥的象征,也是中国民间迎神的日子。


初四年俗
🟠 迎灶神


“灶神”,也称灶王、灶君、灶王爷,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司饮食之神。自人类脱离茹毛饮血,发明火食以后,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灶就逐渐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崇拜灶神逐渐成为诸多拜神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按照民间的说法,灶王爷要在正月初四点查户口,所以家家户户都要守在家里,准备丰富的果品,焚香点烛并燃放鞭炮,以示恭迎。


🟠 扔穷


这一天全家室内掸尘,屋内扫地,垃圾堆到院中准备“扔穷”。把自己家里所有的旧物,清扫出门,也寓意着把所有“穷”扔掉,在新的一年又可以迎接代表财气的新事物。

🟠 报喜除霉


初四这一天,过年的节奏进入尾声,人们走上大街,准备开始正常的生活和交际。很多人各自回家过年,这一天相见,可能是新年第一次见面,所以在初四,人们见面就要说“新年好”之类祝福的话。当然,之前见面也说,但这一天要求比较严格,乃成习俗,叫作“报喜除霉”。

🟠 占羊日


正月初四是女娲造羊的日子,故称“羊日”。在这一天里,人们不能杀羊,如果天气好,则意味着这一年里,羊会养得很好,养羊的人家会有个好收成。


晋人董勋《问礼俗》载曰:“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正旦画鸡于门,七日贴人于帐。”


“三羊(阳)开泰”本应吉祥,但有一个“红羊劫”的说法,让大家不要出门。另外一个传说,初四灶王爷要查户口,因此也不宜离家。这符合人们连续过节中需要有一天在家调整一下的要求,老北京有初四忌门的习俗,但是侄子可以去看姑姑,“姑舅亲,辈辈亲,打断骨头连着筋,不分彼此一家人。”姑奶奶在家很有地位。


🟠 抢路头


正月初四子夜,备好祭牲、糕果、香烛等物,并鸣锣击鼓焚香礼拜,虔诚恭恭敬财神。初五日俗传是财神诞辰,为争利市,故先于初四接之,名曰“抢路头”,又称“接财神”。


凡接财神须供羊头与鲤鱼,供羊头有“吉祥”之意,供鲤鱼是图“鱼”与“余”谐音,讨个吉利。每到过年,人们都在正月初五零时零分,打开大门和窗户,燃香放爆竹,点烟花,向财神表示欢迎。


🟠 接五路



接五路,本指接五路行神,后来演变成接五路财神。正月初四是诸神由天界重临人间之时。俗话说“送神早,接神迟”,接神仪式一般在下午4时到晚上进行,准备供品有三牲、水果、茶、糖果等。如果旧年不如意的可能用“一碗清水、三支香”祭灶王,旧年发达的要用鸡鸭鱼肉祭拜。旧时商家春节休假后,一般都在初四晚上接请五路财神,初五开市,以图吉利。

🟠 路头酒


接过财神,大家还要吃路头酒,民国时,各商店于年初四午夜至初五凌晨敞开店门,灯烛辉煌,盛设供坛,接“财神”,并去财神庙“换元宝”。一般商店要在初四晚上宴请大小伙计,分发红包。过去北京有句老话:“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初四晚上掌柜的说官话。”宴会有酒有菜,酒后惯例是吃包子。掌柜这时举杯祝贺,向大家道“辛苦”,这就叫“官话”。官话讲完后包子端上来,掌柜的亲自夹包子,包子放谁碗中,谁就被暗示已被解雇,被辞退之人饭后自动收拾行李告辞,所以这顿便宴俗名叫“吃滚蛋包子”。


🟠 吃折罗


大年初四这一天,全家在一起吃折罗,所谓折罗,就是把几天剩下的饭菜合在一起的大杂烩,打扫年货。

室内掸尘,屋内扫地,垃圾堆到院中准备“扔穷”。牛羊肉铺在这一天要到马神庙烧香,因为羊王、牛王、马王均在马神庙内供奉,老北京以南郊马神庙的羊王像最有名。


🟠 送火神



大年初四有送火神的传统习俗。在以前农村,年初四家家户户都会把玉米梗或是麦梗捆绑在木棍上,点燃后,从自己家中送到河流中,让其飘走,这就是送火神,希望新的一年里家中不遭火灾,四季平安。

//来源:综合自网络

河套街道
安民、富民、乐民,帮您了解河套街道及其周边的那些人、那些事儿!
 推荐账号,扫码关注
推荐账号二维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