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原创频道2024年度“文学之星”揭晓

文摘   2025-01-24 20:48   贵州  


中国作家网原创平台“本周之星”栏目已经走过第五个年头,五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搭建一个可以让原创作者自由成长、积极交流与充分展示的平台,也努力将“本周之星”栏目的品牌打造得更加闪亮。我们不断发掘新人,也常常与老作者重逢,有越来越多的作者成为中国作家网原创平台的忠实用户,通过“本周之星”栏目起飞、远航。


2024年,中国作家网原创平台新增原创注册用户近1万5千人,共收到投稿近11万篇。通过优选这些海量作品,我们一共推出了39期“本周之星”,作为原创平台的品牌栏目,我们希望“本周之星”能鼓舞广大写作者更加积极踊跃地参与原创写作中。为此,秉持着以作品品质为中心,重点选拔新人新作的原则,我们从2024年总共39期“本周之星”中,评选出14位中国作家网2024年度“文学之星”,分别授予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并颁发获奖证书。


“本周之星”栏目获得了很多人的关注和支持,我们也一直在思考要如何将“本周之星”延续得更好,从去年4月起,“本周之星”栏目每月增设作者访谈以及“编读往来”等栏目,更多关注普通写作者的日常创作,并就作者们感兴趣的创作话题展开更多讨论,更多拓展“周星”空间,新的一年我们将延续这些讨论和关注,敬请期待!



中国作家网2024年度“文学之星”

获奖名单


_

获奖作品

作者

体裁

一等奖

1945年的羊群、驴和幸福的马

许焕

小说


_

二等奖

哈扎尔的记忆

坦次

小说

第一病室(组诗9首)

高超峰

诗歌

异乡记

陈伟芳

散文


_

三等奖

旧阳台

陈登

诗歌

沉默的形状

陈小丹

散文

像幸福河一样

蔡欣

散文

春天是个孩子(组诗)

徐占新

诗歌

一只穿过夕阳的猫(节选)

梦蝶书生

散文


_

优秀奖

田垄飞花

王贺岭

散文

我的夏天是一个量词

王彦

散文

向日葵

沐子

小说

阴河散章

红山飞雪

散文

我暗中喜欢一只乌鸦(外11首)

雷岛

诗歌




    一等奖     


许焕




许焕,男,汉族,2000年生,河南柘城人,云南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小说及诗歌发表于《青春》《羊城晚报》《微型小说选刊》等。曾获河南省首届南木文学奖,有作品入选《2023年河南文学作品选》。



获奖作品:《1945年的羊群、驴和幸福的马》


一九四五年的平原,枪声停了,高粱红了。噶老爷一头钻进草丛,裹着头巾昏沉地睡去。偌大的林场从高空俯视才不过米粒般大小。巨大的太阳在干燥的空气中燃烧着,仿佛要把这个世界融化掉。蝴蝶漫不经心地飞,丝毫不惧被这咄咄逼人的烈势毁掉迷人的鳞翅。椭圆形的杨树叶高傲地飘在东岳庙淡黄色琉璃瓦的上空。

我站在林场外,没有一点离开的勇气。

头顶遮盖着的草帽,是从酣睡的父亲头上偷取下来的,正如他从我醉酒祖父那肥硕的肚皮上窃取出过来的那样。我身后是整片高粱地,耀人的火焰在平原流淌成海洋。站在路上望去,没有边际的高粱海吞噬了成群的蟋蟀和早被遗忘的坟地。或许这些坟地并没有被遗忘,因为我可以清楚地看到坟地前高大的墓碑和上面后人的刻迹。上面若隐若现的名字在海与海的夹缝中生存在着。我努力在这些墓碑中寻找刚刚丢失的羊,那只拥有黑耳朵的白羊。

我担心极了,这只丢失的羊可以值五个那样高大的墓碑,或者三个墓碑下厚重的板材。我的身体在一阵炎热后愈发冰冷起来。羊大概跑进了高粱海里。

噶婆子在土坯房里烧着细草,又要做饭了。这些细草被惜财的噶老爷从林场地里割来,青涩的水分在马棚里逐渐干燥起来。噶婆子有和她丈夫一样的头巾,一面蓝色,一面白色。这是几年前哑巴裁缝做马鞍时的剩料。活泼的马儿在装满细草的石槽前欢快地跳跃。枣红色的马背撞着伙房外的泥墙,一块松掉的土疙瘩砸在噶婆子身上。

“驴脾气,死畜生,到了年月该杀的。”噶婆子扯下蓝白色头巾,侧身向屋外骂道。她骂完不解气,从屋里出来把头巾摔在石槽子前的井盆子里。

马儿哼唧几声,埋头吃起了草。

噶婆子放了声屁,在井盆子里摆弄着沾满灰气的头巾。盆子里的水照着噶婆子的脸,年月刻下的细纹像鱼儿停在她的眼角、额头和下巴。马儿看着噶婆子,再次叫了起来。她哆嗦着身子,想到田圃旁的虎不渡。那时他在河边等着她,田圃的柿子红彤彤的,映红了她的脸。他和她抱在一起,他那有力的大手探索着凹凸的肉体。旁边的草茎颤颤巍巍地断了。他的马吃着草,听着河边荡起的交响曲。

噶婆子抽泣起来,接着是放声大哭。她小心地将浸湿的头巾盖在脸上。头巾上的水滴在噶婆子的裤腿上。

“高粱红喽,细草黄,看不见心窝窝滴情郎哟!”噶婆子裤脚上分不清到底是泪还是水。头巾也跟着噶婆子哭起来了,总归是湿的。

“高粱红红,马儿锵锵,望不见纱纱滴月亮哟!”噶婆子慢腾腾将水倒在石槽子里,又进了马棚拾了些麦秸细草,一并拌了进去。

(点击阅读全文)




    二等奖     


坦次




坦次,安徽人,摄影爱好者。



获奖作品:《哈扎尔的记忆》


哈扎尔老头在火燎平原时,放下了手中的绳子。他带着一丝说不尽的轻松,蹲在枯草之中。牛儿已经蹿出了视力可及的范围,他看见火舌像窈窕的红衣少女,随风舞动。他的脑海闪过一个画面,那股源自泪腺的酸楚,令眼睛模糊了起来。那个画面仿佛跳跃在眼前,他看见很久未见的少女娜梨,清瘦的身体,在火舌中奋力舞动。她多美啊,哈扎尔老头如六十年前一样,对这名叫娜梨的少女发出由衷的赞美。她的头纱随风起伏,灵动的眼眸扫过他时,哈扎尔的身躯乃至胸膛之中的心脏都无法控制地颤抖。他跪在了地上。那种多年未见的痛苦袭来,天地之间都黑了。他像是沉入了梦中,一遍又一遍看见六十多年前的少女娜梨,赶着小羊,走过那片绿油油的青草地。她像是轻盈的精灵,永远有使不完的力气,笑容像清风一样,在那些不安分的少年心间荡漾。

平原上的火被一阵罕见的冬雨给浇灭了,那头被哈扎尔老头放走的牛犊现在正卧在草堆上,咀嚼着从胃里反刍到嘴里的干草。它像是对这个世界没有多大抱怨,或许就像祖辈一样,直到死也无法说出一个不字。黑夜的强风吹得挂在牛圈里的电灯左右摇动,阴影也随之移动,那牛犊先前平静的神情在晃动的黑影中,显得变化莫测起来。哈扎尔老头微弱的咳嗽声从屋内传来,他靠在叠着几条被子的床上,正努力招呼着一位陌生来客。

(点击阅读全文)




高超峰



高超峰,河南许昌人。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1989年开始公开发表诗歌,散见于《星星》《诗选刊》《诗潮》《绿风》《鸭绿江》等。著有诗集《时光的色彩》等。



获奖作品:《第一病室》(组诗9首)


过敏史


五月的槐花,有白色的

有黄色的,其实颜色是一种错觉

色彩不会伤害我

反而是光,制造了恐惧

在反复的折射中

我看不到最初的颜色

越是有光,越是有陷阱

这属于阴天

如果在晴天

我可以放心地躺在光上面

就像躺在五月的槐花里

咀嚼它们。然后在我的体内

慢慢成为证据


(点击阅读全文)




陈伟芳



陈伟芳,笔名陈伟昉,绿艾。职业,消防设施操作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曾获万松浦第八届文学新人奖。



获奖作品:《异乡记》


异乡,所谓异,是那条宽阔的大马路,总感觉不小步快跑,绿灯就要等不及。初来乍到,掉向是没得商量。在乡下不用导航,鼻子下面的嘴巴问路方便又有人情味。来异地开导航也没用,一条条陌生的街道不认识生面孔。坐公交车,明明半小时的车程,堵车时,左右前后全是车,公交车一拱一拱地往前跟,真怕拱着前面的车屁股。十字路口,一拨又一拨的车辆云集,就像小时候吞咽药片,一个劲地在嗓子眼打转转,咽不下去。司机的点刹很过硬,大家堵得也很默契。自己倒像是个异数,一种异于往常的尖锐,从钝化的庸常中崭露峥嵘。

透过车窗,一座座高楼矗立在云雾中。以为自己看见了海市蜃楼,一想不对,这个城市不临海,虽然不乏海色的玻璃幕墙。仔细一看,右边的楼宇映在左边玻璃上的天空里,叠合的视觉盛宴。

天空中出现了一个巨大的十字架,是飞机尾气形成的航迹云。但没有人抬头仰望天空。飞机像一只大鸟,犁出又一道云迹线,十字架变成了“干”字,嵌入沙漠涟漪般的云片。

(点击阅读全文)





    三等奖     


陈登



古代文学博士研究生在读,作品见《散文海外版》《散文选刊》《诗选刊》等刊及选本,获中国作家网2022年度文学之星、中国徐志摩微诗奖、野草文学奖等。现居兰州。



获奖作品:《旧阳台》


乘客


踩过井盖边缘,泡桐碎片

掩埋工地的天蓝砖块

谣言中另一城区

发生凶杀;救护车驰过

电击短促,人群兴奋谈论

活着的消息:电脑手机要换代

储备剩下几千元,广州有

遥远婆家,图像采集

需摘下银耳环

不详预感未发生

阳光空冷,高处翻滚霾尘

头顶钟声被稀释



天太晴朗,要人失明

每个站台都沸腾

只有你吐出的寂寞如珍珠

迅速滚落窗外的海中


(点击阅读全文)





陈小丹



陈小丹,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潮州市湘桥区作家协会副主席。文学创作四级作家。潮州文学院第二届签约作家。广东作家高级研修班学员。出版散文集《凳子上的月亮》《漫,时光》。



获奖作品:默的形状》



夜晚的城市总是如此“安静”,近乎不可思议。虽然街道上流动着灯光,车水马龙,霓虹闪烁,像疲惫的喘息,但所有这一切似乎都是无声的。

站在十字路口,周围的空气是粘稠的,每一个声音都被它裹挟着,消失在透明的空隙里。远处有一列地铁驶过,玻璃幕墙反射出影子,车厢内的人低着头,刷着手机,或者闭眼靠在座椅上。他们像一个个静止的雕像,被列车拖曳着前进,却没有任何生命的波动。

城市在某种意义上是失声的。我听见机器的低鸣、电梯的叮咚、地铁门的提示音,但听不见任何来自心灵的声音。人与人之间的对话被简化为最短的词句,甚至是一串冰冷的符号。而那种带有温度的、不可替代的声音,被淹没在高楼与车流之间,再也找不到。

灯光熄灭后,整座城市便像一台被按下静音键的机器。它运转着,却毫无声息。我站在这座无声的城市里,觉得自己像消失了一样。

(点击阅读全文)



蔡欣



蔡欣,女,90后,江苏扬州人,江苏文学院第九期青年作家班学员,扬州市作家协会会员。自幼爱好写作,作品散见于《天津文学》《散文诗世界》《扬州晚报》等,获中国作家网原创频道征文(散文)大赛三等奖。自言:写作是快乐的源泉,是一生的修行。



获奖作品:《像幸福河一样》


是谁的余光泼洒在东方的天际,注视着这广袤天际下的一切。

这一年的经历似乎凝结成一方冰土,把一些回不去的时光、回不来的人阻隔在幸福河以外。开凿冰土之后,水滴在这盛夏燃烧,滴落成幸福河的一部分。

幸福河在扬城的一个小镇上日夜流淌,每天都会途经小镇的凌晨,途经幸福桥下车行的午后,车行的老板强子是个实在中年人,说话有些不太利索,不过养的鱼倒挺多。有些闲来无事的青年来幸福河钓鱼,心里嘀咕着:不能被强子发现,不然会被他说。至于怎么个说法,估计就像一块小石子扔进了河中央,水花飞溅到月亮,月光洒下又归于平静。于是钓鱼的青年人也很自觉,不会钓太多。

当然幸福河也会流经每一个老人的夜晚,村庄屋里的灯亮了,倒映在河中,有了成排的光芒,照得房屋更硕大,照得老人更消瘦。

老人家里有一排佛像,祈祷时炉香似水环绕过每一尊佛前,流经老人合十的指尖,云烟缭绕,升腾而起,奔向幸福河,与运河通连。

若想抵达“幸福河”,得从我的家出发。

若想抵达“幸福河”,得化作一滴河水。

(点击阅读全文)



徐占新



徐占新,笔名黑牙、二黑,男,1976年出生于山西山阴,现居大同。山西省作协会员,山西散文学会会员,作品散见于《诗刊》《诗选刊》《中国诗歌》《山西文学》《黄河》《都市》《延河》《青春》等,多次入选《山西文学》年度作品选、《山西青年作家作品选》《中国诗歌》年选、《奔腾诗歌年鉴》、《中国跨年诗选》等年度选本。



获奖作品:《春天是个孩子》(组诗)


春天是个孩子



很明显,这个春天

比上一个春天

害羞一些,胆小一些

湖水兴风作浪

沙尘说着浑话

树下的祭品长出了蘑菇

灌木丛里躺着僵硬的猫

路怒症患者向同类吐口水

最亲密的人相互攻击

……这一切,让她不知所措

让她害怕地,颤抖起来


(点击阅读全文)




梦蝶书生



梦蝶书生,原名仲涛,曾用笔名仲梦尘、苏河,现居湖北荆门,中国小说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林业生态作协会员。作品散见于《湖南文学》《安徽日报》《西南作家》《散文选刊(选刊版)》《诗选刊》《南方散文》等。



获奖作品:《一只穿过夕阳的猫》(节选)


3、

易老太有一只狸花猫,叫作财喜,生人勿近,很凶。

猫前世就是和尚,你们知道吗?易老太怀里抱着那只狸花猫,猫身上东一块西一块乌漆抹黑蹭着锅底灰。

为什么是和尚?易老太表情神秘。你过来细听,它就在你耳朵眼里打呼噜,其实那不是呼噜,是在念经呢!

村里老私塾梁先生予以纠正,猫吃鼠,鼠是“灾”,也就是吃“灾”(斋),所以说猫是和尚托生的。

无数次,当太阳西斜,风从旁边的李子树下一浪接一浪向着屋檐下涌过来。一个老妇坐在门槛上,脚边蹲一只狸花猫,身上还蹭着乌漆抹黑的锅底灰。老妇时而轻抚狸花猫脑袋,时而低头和猫说着什么。夕阳悄悄滑过半边猫的耳朵,片刻后,老太太和猫被暮色淹没。

(点击阅读全文)




    优秀奖     



王贺岭



王贺岭,辽宁省作协会员。作品散见于《岁月》《教师报》《朝阳日报》《辽西文学》等,入选《新视野·诗文精品选读》《中国散文诗年选2015卷》《优秀作家作品精选》。曾获“丝路新散文”三等奖,“红烛颂”一等奖,“王充闾杯”优秀奖等;当选中国作家网2023年第37期本周之星。



获奖作品:《田垄飞花》


是不是,仓颉造字,有些是专给乡村造的?属于乡村的字,活跃在田垄的舞台上,野草一样蓬蓬勃勃,风吹日晒不褪色。斗转星移间,有些字日渐老了,像我老去的爹娘。但我知道,它们都好好地活着。活在村子里,活在村子外的某个角落。活成一个人的蓦然回首,活成一众人酒杯间泪光里的眉飞色舞,活成声势浩大又无比沉寂的乡村歌哭,活成层层叠叠起起落落挥洒不去的乡愁。

草木唱响镰舞金秋的序曲时,娘去地里拔豆秧。走出房门,玉米地一眼望不到尽头,娘瞬间被玉米地淹没了。竖起的玉米秧子枝叶相牵,人在里面走动,细细碎碎的玉米花子簌簌飘落,洒在头顶上,粘贴在身上。玉米地的丛林风丝不透,汗水渗出来,人闷得发慌。叶子扫来荡去,一刀一刀割着裸露的脖颈和手臂。

乡村的秋天,有漫天的欢喜,也有无边的疼痛。

豆子是春天簪的。簪是动词,有补的意思。带是春耕时随同其它种子一块下地,簪是等苗出来后再找补。春天,爹只顾扶犁耕种,犁杖走过,玉米地或别的地块簪豆子,是娘的专利。

(点击阅读全文)




王彦



王彦,重庆人,任职于重庆市文联理论研究室



获奖作品:《我的夏天是一个量词》


萤火


腐草为萤,溽暑里最美的词。古人以为,野草衰败后,会化为萤火虫点亮夤夜,如涅槃重生般轮回。殊不知萤火虫只拥有不到一个月的寿命,夏末初秋后,依然会葬身草丛,等待来年再次化腐朽为神奇。也许,非得走到这一步,才算获得腐草为萤生死相拥的最终圆满吧。

古今中外,拥有最盛大美好诗意的昆虫,非萤火虫莫属了。夜光、景天、熠燿、夜照、流萤、宵烛、耀夜,这些名字随便念一念,都能清凉去暑,还有咒语般瞬间带你置身幽谷仙境的魔力。

“含辉疑泛月,带火怯凌霜”,这是骆宾王眼中的萤火。“若非天上去,定作月边星”,当然是诗仙的标志性浪漫。“恐畏无人识,独自暗中明”,虞世南借它独白情怀。“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扑的其实是杜牧淡淡的愁哀。萧纲说它类星陨、若生花、疑神火、似夜珠,“逢君拾光彩,不吝此生轻”,是对知音的渴望。韦应物向来喜吟夜诗,夜晚的意象更能抒发他的归隐之情。“度月影才敛,绕竹光复流”,他竟能注意到它们在竹间绕飞时留下的纤弱流光,非观察精细者不能达此境界。

(点击阅读全文)



沐子



沐子,原名杨天生,浙江天台人。当过知青、教师、矿工、银行职员、经济师、民营企业主。一九八七年前曾在《东海》等杂志发表小说。二零二零年重拾笔,恢复短篇小说创作,偶有作品发表。



获奖作品:《向日葵》


纷乱的细雨中,坚果回到了小城。准确地说是回到了父母身边。除了父母,小城里已没有熟悉的人。初中同学已忆不起一张面孔。高中上的是县重点的“火箭班”,同学之间除了埋头读书,几乎没有任何私交。“火箭班”的同学都考上了大学,如今散落在东南西北,无一人回到小城。

出租车在杏林巷口停下了,小巷狭窄,坚果只得拉着行李箱步行。巷子里静极了,除了行李箱轮子滚动的声音,再无任何响声。巷子两旁人家的枇杷从石墙上探出头来,滚圆、金黄、馋人,伸手即可摘到,这跟少年时的印象并无两样。到家了,坚果立在门口,深深地呼吸着熟悉的味道,并不急于进院。父母家是一幢二层楼房,外带一个小院,羊攀藤爬满了院墙,把家遮蔽得严严密密。

进了小院,坚果看见父亲站在凳子上整理葡萄架上的藤条,母亲手里拿着剪刀、塑料绳子,站在一旁打下手。

母亲看见坚果,睁大了眼睛,一时没反应过来。愣了一会,才大声喊:“果儿回来了。”喊得急促,声音卡在喉咙里,又尖又细。父亲听见了,急忙跳下凳子,望着坚果搓手,不知所措。

(点击阅读全文)



红山飞雪



孙国华,笔名红山飞雪,内蒙古赤峰市人。作品散见于《人民文学》《儿童文学》《中国校园文学》《星星·散文诗》《四川文学》《文艺报》等,入选多种文集。曾获首届《中国校园文学》一等奖,中国作家网原创频道征文(散文)大赛一等奖,第三届吴伯萧散文创作奖。



获奖作品:《阴河散章》


1、垂钓者

阴河从北边草原来,漶漶漫漫流经牧区、乡村、山野,进入城区,拐了一个优美的弧,缓缓向南去了。

雨季的时候,河水汤汤。一河盈盈荡荡的碧水,漾起细密的波纹,拍打着两岸石壁,梦呓一般。雨水少了,河水瘦下来,两岸的石壁嵯峨,河道的小坻,石屿,高高低低显露出来,阴河有了层次感。

拐弯的地方,形成了一个水潭。上边的缓流漫过来,集聚在水潭里。水潭的水满了,溢出来,汇成一股溪流,穿过几条横跨阴河的大桥,掉头朝着红山方向流去。

微风贴着水面拂过,水纹层层叠叠荡过去,水中的影子凌乱了。一丛丛水草乱入河底,几只水鸟被水纹拆解,不成模样。坐在石头上的垂钓者一下子眼花缭乱,分辨不清哪个是真实的自己,哪个是虚幻的世界。风停了,水面如镜。云朵浮在水面,天与水,再分不清楚。

几个垂钓者坐在那些露出水面的石头上,将长长的鱼竿甩出去,那细细的线悬着鱼饵,沉入水底,等待鱼儿上钩。

(点击阅读全文)



雷岛



雷新然,笔名雷岛,山东嘉祥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于青海、新疆从军21年。作品发表于《诗刊》《飞天》《中国诗歌》《天津文学》等,入选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及多种选本。出版有中英文诗合集《乡音与时间》。



获奖作品:《我暗中喜欢一只乌鸦》(外11首)


在偏僻之地



在偏僻之地,有人等我。

面容模糊,似曾相识。他手里

拿着一部诗集。说要

教给我一些写诗秘诀。

那是一位外国诗人,昨晚

钻入我的梦境。浓密的胡须上

闪着露珠的光。

我不知那是哪里,四周

雾气迷蒙,找不到方向和出口。

周围有很多人走向我,

又和我擦肩而过。有几个人

想要抢夺那人手里的诗集,

被我赶跑。只剩下我自己了,

我却怎么也找不到那个人。

他像一个谜,

藏身于无缘相逢的偏僻之地。


2023.10.16 19:56

(点击阅读全文)





相关阅读:


中国作家网2023年度“文学之星”揭晓,谁是最闪亮的“星”?
中国作家网2022年度“文学之星”获奖名单
中国作家网2021年度“文学之星”获奖名单
中国作家网2020年度“文学之星”获奖名单
本周之星 | 许焕:1945年的羊群、驴和幸福的马
本周之星 | 陈小丹:沉默的形状
本周之星 | 高超峰:第一病室(组诗9首)
本周之星|欧阳杏蓬:腰江老舅
本周之星 | 长安肆少:指尖的宽窄(组诗)
本周之星 | 苏万娥:故乡苕华
本周之星 | 资小水:老屋
本周之星 | 李云飞:云秀西岐山
本周之星 | 刘军军:云的故乡
本周之星 | 雷岛:我暗中喜欢一只乌鸦(外11首)
本周之星 | 野川:微澜(组诗)
本周之星 | 梦蝶书生:一只穿过夕阳的猫(节选)
本周之星 | 吕岛:各拉丹冬的远方
本周之星 | 黎落:幻觉般的飘落
本周之星 | 吕振华:云在天之边
本周之星 | 段尚林:风景(组诗)
本周之星 | 王彦:我的夏天是一个量词
本周之星 | 程文胜:寻找曾国范
本周之星 | 李汀:植物光芒
本周之星 | 惠永臣:它只有一颗豌豆大的心脏(组诗)
本周之星 | 陈登:旧阳台
本周之星 | 李美霞:沉默的萨拉乌苏
本周之星 | 王贺岭:田垄飞花
本周之星 | 方斌:春天,这小小的幸福给你(组诗)
本周之星 | 陈巧珠:听鱼人的回眸微笑
本周之星 | 徐占新:春天是个孩子(组诗)
本周之星 | 红山飞雪:阴河散章
本周之星 | 坦次:哈扎尔的记忆
本周之星 | 沐子:向日葵
本周之星 | 孙婷:迎春花:迎风最先知春来
本周之星 | 洪恩:今天是明天的标本(组诗)
本周之星 | 常金龙:仰望星空
本周之星 | 陈伟芳:异乡记
本周之星 | 野兰:柿子(外四首)
本周之星 | 李阳忠:造房子
本周之星 | 蔡欣:像幸福河一样
本周之星 | 海边边:梅花开了(组诗)




排版:肖   瑶
编辑:邓洁舲
二审:张俊平
三审:王   杨


中青文学传媒
中青文学传媒是公益文学资讯平台,致力于诗文时报、期刊目录、投稿邮箱、最新赛事、征文征稿、美文推荐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