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山》2025年第1期目录
中篇小说
西南浪 / 小 昌
钢琴车 / 王祥夫
诡步探戈 / 海 桀
木兰辞 / 袁 梅
短篇小说
掸檐尘 / 叶 弥
秘之隐 / 刘庆邦
枯山水连绵 / 路 魆
台风总在夏天来 / 邵风华
诗与诗人
鹤虚 / 霍俊明
郊区(组诗)/ 薄 暮
我的父亲母亲(组诗)/ 孙月霞
识秦录
立国篇 / 李洁非
云卷云舒
青山遮不住 / 陈平原
南社研究的意义——杨天石先生及其《南社史三种》/ 夏晓虹
现代诗性的风景
戈麦,如此激进的“无趣” / 臧 棣
泥丸小记
南伞以北(四题)/ 雷平阳
钟山记忆
南京知青 / 王 干
《鍾山》2024年总目录
精彩提要
《西南浪》 / 小 昌
似乎正是因为“我”,学生李晓晨才会溺亡于大海。于是,安稳的现状逐渐松脱,与同事爆发的争吵,成为最先撕裂生活的口子,继而“约会女学生”的举报又让教职岌岌可危。焦头烂额的自证,校长“饶有兴味”的探视,一地鸡毛最终逼得“我”歇斯底里地大喊,吓得校长夺门而出,宣布着“我”的疯癫。而与下意识地吼叫同时涌现的,是“我”跪下“求生”的耻辱。但即便如此狼狈,穿墙凿壁的声音仍可称为某种“勇敢”和“血性”,或者说正因为人有怯懦,抵抗才能像“孤独而强大”的鲸啸,划破蝇营狗苟的日常。
一台漂洋过海而来的立式钢琴,被固定在改装的130军车上,在北方小城的街道上缓缓驶过。琴声与马达声交织,在寒冷的空气中氤氲成一幅独特的时代图景。这便是钢琴车,承载着音乐的重量,也承载着那个年代的精神重量,让普通人的故事在艺术的光晕中熠熠生辉。当最后一颗音符在寒风中消散,理想坚守的回响,已镌刻在一代人的心上。
预算一点六亿的大电影《鬼步探戈》即将开拍,出品方却突然要求改名,执行制片人汤斌、制片主任高桦、导演吕方等人为此忙作一团。屋漏偏逢连夜雨,拍摄现场置景、人员、安全等环节状况百出。一场暴雨来袭,演职人员仿佛都被诡异的鼓点催动着,在虚构与现实的边界狂舞。从“鬼步探戈”到“瑰步探戈”再到“诡步探戈”,影片的每一次更名都预示一场转折。影片之外,剧组成员的生活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身在京城影视制作这个金钱名利欲望野心与巨大风险相交织的喧嚣场域,一位身世坎坷却聪明勤奋意志坚韧的女性,如何在其中摸爬滚打以求实现内心的渴望?张木兰这个人物在他人与自我的多重讲述中,从文本里渐渐浮现出来,她在被他人塑造,也在努力地进行自我塑造,她与现实搏击,亦为现实束缚。张木兰沉浮半生,有不屈不服对命运的奋力抗争,也有欲望剥落终归于内里宁静的觉悟。读木兰辞,总会有某个生命瞬间,触动读者内心柔软处。
“这是一个关于记忆的故事,记忆塑造着每一个人。”退休的王校长一直在重看自己年轻时候看过的书,内心总隐隐似有一个召唤,这个召唤像是要提醒他四十多年中已经忘记的一段过往。这段过往是王校长大半辈子中少有的瑕疵:十九岁那年他考上了清华,执意与初恋女友分了手。而今曾经的女友与他重逢却已不相识,患认知障碍的她反倒又一次因为他受到伤害。卖鱼的乡下老太提醒王校长该祭灶神“掸檐尘”,再一次触发王校长对记忆的追索,这是一段自省之旅,是他对自己所进行的一次痛苦救赎。
“每个人都是一团秘密”,小说折射世道人心的多面与幽微,探讨人性与道德在情感隐秘面前的碰撞。董华林意外得知了同事韦琪明的秘密,诸般心照不宣的蛛丝马迹渐次弥散于二人之间,但董华林的守口如瓶与以礼相待代表了他对人性的理解,亦传达了超越传统道德评价、尊重个体情感意志的精神。
面试临近,“我”的衬衫在南方连绵的阴雨天中久久难干,慈母爱子心切,违规进入陶瓷厂车间烘衣,不料引发火灾,就此葬身火海。同在陶瓷厂上班的哥哥从此频频梦见母亲在地狱烈火中受苦,要求“我”前往敦煌亲睹《目连救母》壁画。“我”来到枯涩、凛冽、广漠的敦煌,于弥天难言的悔恨间彳亍,在浑浑噩噩中赎徒劳的罪,而一场兄弟间关于罪与罚的攻讦即将在这方天地中上演……
“我”投靠的朋友姚国权忽然失踪了,我们猜测和想象他去了哪里,没有答案,生活在继续。“我”和新认识的朋友胖子和李莉喝酒聊天,讨论台风什么时候来,生活在继续。“我”以姚国权为原型写了小说,生活仿佛起了一些变化,我的一个“时期”结束了。就像台风总在夏天来,每个人都有一个“时期”经受风雨,有些人沉入水底,有些人浮出水面,生活在继续……
微信号|jswenxue
网站|江苏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