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别!著名相声演员去世

财富   2025-01-02 15:32   河南  

痛别!一代相声快板大师张金铭的离去

张金铭先生走了。

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个名字或许并不如郭德纲、于谦等人那么耳熟,但在相声和快板的圈子里,他是响当当的一位老艺术家。

他的离去,不仅是天津相声界的一次打击,更是整个传统艺术界的一次沉默。

张金铭,天津人,相声快板双绝。1950年,他拜在武魁海门下学相声,后来又成为快板大家王凤山的得意门生。一个人,能在两个领域都做到出类拔萃,不是靠运气,而是靠扎实的基本功和一辈子的专注。

他不是那些靠流量吃饭的“网红艺人”,也不是靠一两句金句爆红的“偶然大师”。他是那个时代最纯粹的艺术人。

他的代表作品《单刀会》《武松打店》《闹天宫》等,可能现在的年轻人已经很少有人听过,但在当时,这些作品是能让整个茶馆炸裂的经典。

在那个没有短视频、没有直播的年代,能靠一张嘴就吸引无数人的掌声和笑声,这本身就是一种了不起的能力。

张金铭先生的离去,也让人想起了一个残酷的现实:真正的传统艺术,正在被遗忘。

现在的观众,更喜欢看段子手、网红主播,或者一场又一场的“脱口秀大会”。很多人觉得快板太老了,相声太慢了,这些东西不够“新”“潮”“快”。

但你知道吗?正是这些被你嫌弃的“老东西”,撑起了我们文化的根。    

   

张金铭曾说过,快板和相声是要“站着说话”的艺术。这不仅是形式上的站着,更是精神上的站着。

你要有作品,你要有态度,你要有对观众的尊重——这才配得上“站着说话”四个字。

现在的娱乐圈,似乎谁都能“站着说话”。动不动就是“演员”,动不动就是“艺术家”。拍两部流量剧、学两句网络段子,就敢自称大师。

可真正的艺术家,早已在角落里孤独地老去。

张金铭先生一生都没怎么抛头露面,也从来不靠绯闻、炒作博眼球。他只靠作品说话,也只相信作品能留下来。

1999年,他参加天津市老龄委主办的国际老年人年节,获评“百老文化之星”。2004年,在天津市文化局和天津电视台举办的建卫六百周年纪念活动中,他再次获奖。

奖项不多,但个个分量十足。

他的表演从来不花哨,也不讨巧,只有满满的真诚。他用快板和相声,讲述的是最朴实的生活,传递的是最简单的快乐。

可惜,这样的真诚和简单,在如今的娱乐圈越来越稀缺了。

人们总是喜欢追逐那些光鲜亮丽的东西,却忘了真正的艺术,往往藏在最不起眼的角落里。

张金铭先生的去世,不禁让人想起很多传统艺术家的悲凉晚景。    

侯宝林、马三立、常宝华,他们一个个离去的时候,有多少人真正记得他们?是否还有人在意他们的艺术遗产?

而那些靠吼两句、唱两首翻唱歌就能上热搜的小鲜肉,又能留下什么?

张金铭先生的离去,像是一面镜子。它照出了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冷漠,也照出了当代娱乐圈的浮躁和肤浅。

有人说,艺术是讲究传承的。可问题是,如果没人愿意学,没人愿意看,又谈什么传承?

那些曾经的“百鸟朝凤”,现在都成了“孤鸟独鸣”。

有网友悼念张金铭先生时写道:“张老先生,一路走好。”这句话很短,但却很沉重。

一路走好,是对逝者最深的尊重,也是对传统艺术最后的敬意。

张金铭先生的离去,也提醒我们:再不珍惜,这些东西真的就要消失了。

别等到有一天,我们想听一段快板,想看一场纯粹的相声,却发现再也找不到像张金铭这样的老艺术家了。

别让传统艺术,变成历史书上的一段注解,变成博物馆里的一件展品。

张金铭先生,一路走好。    

愿天堂里,有更多懂你的观众,有更多爱你的掌声。

你的快板和相声,会一直留在那些懂得欣赏的人心中。

而我们,也会记住你,记住你曾经用一张嘴,带给我们最纯粹的快乐。    

经营之道
妙趣恒生的经营之道,带你走进经营学的神奇世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