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儿爸说
大家好,我是钱儿爸。今天的文章我也录了音。
以下
是我今天更新在视频号里
视频的文字版本,
方便喜欢看文章的朋友们阅读,
中间有不少口头语,和啰嗦的地方,
请自行忽略。
The following text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觉得作为家长从小应该培养孩子的一种能力,或者说是让孩子去学的一种技能,这与我的专业是很相关的。
之前听过我讲故事的孩子们,当中很多家长问我,说钱儿爸你录西游记、录三国那么多人物,孩子们觉得很羡慕,常常在家里学你的声音,比如“俺老孙今天什么什么”,还有猪八戒的声音,“师傅啊,俺老猪什么什么”。孩子们对此特别感兴趣,想知道如何相应地培养孩子。此外,孩子天天学这样的声音,是否对他们的语言能力发展和声音发育有影响,我今天借这个机会跟大家说一说。
很多不从事相关艺术类专业的人,可能感受不到这一点。其实直到我从事语言艺术专业后,我才意识到我挺羡慕那些演员的。别人过一辈子的生活,他们演员可能在不同的戏中过十辈子、一百辈子,每一个戏都要完全投入和相信自己饰演的角色。
演员不是要“像”真的,而是要真的去融入角色,他就是那个人,就是那个角色自己。他们要抽离自己去经历充满戏剧化的人生,当然有所夸大,但这个过程其实很过瘾,也能疏解自己的人生。当然这也可能带来问题,比如可能进入到角色之后会出不来,但我真的是很羡慕这种感觉。
我从事的语言艺术工作也有这种机会,我播过很多小说,就像给孩子讲故事一样,比如西游记,从旁白到各色各样的人物,其实全是我一个人饰演。这当中需要的语言技巧和语言能力,以及从表演角度来看,台词的能力其实技术含量很高的。
每个角色你都得完全投入和相信,但同时又要有一点抽离的感觉,因为你得不断跳换,所以这是个高技术含量的事,也是极为有意思的事。
当然你要说让孩子做演员,我觉得那是另类,大部分人不可能去从事这个行业和职业。除了能够体验不同的人生之外,还有一些比较复杂的其他因素、天赋等等,这些客观环境导致大部分人可能没有办法去实现,要想去正式表演,你需要的外在条件有很多。
这个情况之下,孩子充其量在学校里参加个剧社、话剧社,去表演一下,这也很好,但也不是很多孩子能够接触的,孩子相对大一点才可以。
在孩子小的时候,你需要培养他一种能力,就是让孩子愿意去体验别人的生活,感受别人的人生,特别投入地去感受的时候,就是在培养他角色扮演的能力和抽离自己投入的能力。
通过什么来培养呢?读小说,读一些有不同人物角色对话的小说,或者从小时候看绘本开始。钱儿现在喜欢各种各样的戏剧,也喜欢演员这个职业和人生道路,在学校剧社里面也经常演,这些都是从小培养的。
让孩子从小就用一本小说,比如读四大名著,里面的人物角色对话都很丰沛,即便是儿童版、简版的,里面都有对话。就包括我给孩子们录的《超级三国》和《超级西游记》,也都出版成书了,让孩子们去读,在读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角色感。
你其实可以刻意给孩子养成一种习惯,告诉他在读的过程中,要想象人物的定位,尝试去相信他,而不是简单地模仿他的声音。
你要捏声线的话,比如孙悟空在《西游记》里比较特殊,它的角色比较极端化,老猪的声音和猴哥的声音都比较极端化,你需要去变换声线,而且变换幅度比较大。
但是一般来说,一个人角色扮演的能力强不强,其实要求个神似,绝对不单纯是声音的相似,声音只是起一个辅助的作用。而且如果你捏声音,对嗓子的毁坏很厉害,同时你捏不了多长时间,注意力都在嗓子上,人物的形象就垮掉了。
让孩子有这种角色扮演的能力,感受人物的内心和性格,比如猴哥是一个活泼、动感、争强好胜、正义心强的角色,老猪是懒惰的,但内心有小把戏、小诡计,外表憨厚,仍然是一个好人。沙和尚则是忠厚老实的,像个长者,走哪都是有话直说,直来直去,但也是非常实在的人。
这样的角色形象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对应的人物,比如某个叔叔、某个大爷或家族中的成员,都是类似这样的形象。你可以帮助孩子找到定位,让他理解角色的神似,而不是单纯捏声音。引导他去寻找人物的内心定位,然后特别专注地表现。
不要刻板的像读课文一样,要变换他自己的感觉,在他能力范围之内变换感觉去陈述。慢慢地,他会找到投入的角色定位的状态,这是个非常好的习惯,对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非常有意义。
将来也许通过你的训练,孩子从小养成爱读书的习惯,在读书的时候,如果能张嘴读出人物角色,并愿意进入那个角色当中,他的感悟力、语言的感染力,还有内心感知细节的程度,比一般的孩子要强得多。说不定将来还能发展成为他的一个爱好,甚至于一个职业。
有的孩子从小就有这种环境,你看那些世家子弟,尤其是演员的孩子,有很多得天独厚的条件。他们天天跟着去剧场,或者天天去片场,看角色扮演、人物的呈现。慢慢地,他们自己也会学,也会投入,读东西时,他们拿到人物,自然比其他的人要传神。这就是因为他们从小有这种意识,慢慢培养起来的。
所以咱们也要有这种意识,让孩子在读书过程中有角色投入和角色扮演的感觉,要神似,而不单纯是形似,不要捏嗓子,不要去学嗓音,而要去找人物的真情实感和性格特征,这非常重要。这东西跟画画一样,先画个大体轮廓,小时候可能就是乱画,慢慢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种画法,属于自己的领域。
他喜欢什么样类型的作品,什么样的人物,由这个人物再生发出去,比如说呈现一个什么样的人物特别传神,像小生的形象,呈现一个特别威严的形象,或者一个特别顽皮、内心戏很足的形象。通过这个人物,角色挑出来了,让大家印象深刻,其他人物即使不那么传神,也不重要。
这是个很好的意识,我今天跟大家分享,让孩子从小养成角色扮演的意识,神似的意识,去观察人,去模仿人,特别好。
点个“在看”,戳个“赞”,日日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