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极寒之地

文摘   2025-01-23 15:02   宁夏  



鲁帅兵译作系列


译者的话:

读过一册关于世界极寒冷之地的小说。觉得很有意思。

今年假期时间多,找点事干总是好的。太闲也是对人的折磨。 今日午后,又找出这册英语小说,想抽空译出来。

目的有三:其一,可以作为学习英语的途径;其二,让自己通过翻译去练笔,也不至于忘记单词;其三,有事干总比躺着玩手机或出去闲逛强点。

现在已经是网络时代。大家也许更喜欢碎片阅读。翻译这种并不好玩的学习方式,也许大家不太喜欢。有些学习过英语的人,太难的东西不想碰,太容易的又觉得太小儿科。

我倒是觉得边翻词典边翻译点东西,比拿着“翻译器”一类的东西做功课要好地多。

呵呵,我把这种翻译称为“做功课”,可以学到好多东西。

夏天,外面热,坐下看书、翻译东西,倒是很有趣的打发时间的妙法呀。 每天译一点,也许几十天后,会有一册自己手译的东西见面的! Come on

2024.8.3 午后



世界极寒之地

原作:〔英国〕蒂姆•维卡里  翻译:鲁帅兵 


第九章

结 束 比 赛

挪威人在南极呆了两天。

在那里他们留下了上面本国国旗帐篷。帐篷里留下一些食物、一封给挪威国王一封给斯科特的信。

在北极附近他们留下了更多的黑旗,其中一面黑旗被留在28公里以北的地方。然后,他们滑雪离开,回到北方。

比阿兰德在日记中写道:“今天天气真好太阳很暖和,雪很好。但狗跑太快了——我不能在他们前面

他们很容易找到仓库。

在极点和弗拉姆海姆之间有十个仓库。仓库贮存着很多食物。大家开心地大笑着,飞快地滑下了山

这段时间他们每滑雪五十公里。

1912年1月26日,星期五,这伙人回到了弗拉姆海姆。当时是凌晨四点

木屋里

厨师林斯特龙睡着了。阿蒙森静静地走到他的床边说:“早上好,林斯特姆,我们的咖啡准备好了吗?"

黑旗在极点迎风飘扬
鲍尔斯问:“那边是什么,船长?”

“哪?”斯科特问:“那是什么呀?哦,天哪!”
他们都看见一面插在前面两公里处黑旗。

慢慢地他们把雪橇拉到那里。

也就是1912年1月17日,这些人发现了帐篷和挪威的国旗。在它旁边,斯科特从衣服下面拿出一面英国国旗,然后把它挂了起来。

斯科特在日记中写道:这是非常糟糕的一天。我们都累了,手脚发冷。现在是零下30摄氏度,还有一场暴风雪。天啊!这是一个十分可怕的地方!

在地球上最寒冷、最空旷之处,五个疲惫、不开心的男人转向北方......
1912年3月13日,斯科特的妻子凯瑟琳看了一眼晨报。报纸上醒目地写着“挪威国旗在南极”。她看了又看,然后止不住哭了起来。
她的朋友问怎么了?”。
斯科特太太说“我可怜的丈夫现在怎么了?现在他又在哪里?

斯科特手下这些人觉得饿。仓库不多,一下子又很难找到。

我们今天必须找到下一个仓库,奥茨在日记中写,“但是怎样才能在这茫茫中找到一面黑旗呢?。还有4而不是5个人的食物。

他们都累了,也病了。奥茨的脚变成了黑色,双脚失去了知觉

2月16日埃德加·埃文斯了。
2月17日,他们过了山。在那的仓库里,他们吃掉了一匹死去的小马然后每天101112公里的速度行进。因为衣服不暖和,加上食物也不多,他们都病倒了。体温有时高达40摄氏度。

3月7日,斯科特看奥茨的一双脚又大又黑。

奥茨说:“现在拉不动雪橇了。走路很难。我会失去这脚吗,船长?”
斯科特看着奥茨的脚,什么也没说。

3月9日,他们找到了另一个仓库,但里面没有多少食物。慢慢地,他们又开始走了
奥茨的脚变得一天比一天糟糕

3月17日是奥茨32岁的生日。躺在帐篷里,听着外面的风感到特别冷,特别饿,特别累。
奥茨给母亲写了一封信,然后将信交给了威尔逊。他站起来,帐篷的门。在门口停了一会儿。斯科特、威尔逊和鲍尔斯看着他,大家都没说话。

我要出去一会儿,”奥茨说:“可能要离开一段时间。

大家再也没见过奥茨。

在埃文斯角,这群英国人等着。

12月11日,米尔斯和雪橇狗回来了。

1月3日,特迪·埃文斯和他的两名手下抵达埃文斯角。

特拉诺瓦号来了又走了。

冬天开始了。斯科特没有来。

英国人整个冬天都在埃文斯角等着。

然后,在1912年10月26日,他们开始向南进发。

两周后,他们找到了一个帐篷。

帐篷里有三具尸体——斯科特、威尔逊和鲍尔斯。他们把尸体埋在雪。然后,他们拿走了这些人的信件和日记,再次向北前往埃文斯角。

在斯科特的日记中,他们读到:奥茨死得像个绅士!我们都死了。请记住我们,照顾好我们的家人。大家已经尽力了。

没有人找到奥茨的尸体但他也许就在地球上最寒冷、最空旷的地方茫茫雪原之下某个地方......


                                            2025年元月十八日

〔全文结束〕




插图|网络


鲁帅兵:笔名烟霞客,寒山居士,70后,现执教于西吉县红耀乡九年一贯制学校。文学爱好者,平时喜欢读书,摄影,有作品散见于网络及纸刊。








稿



一、投稿作品必须是本人原创,拒绝一稿多投,不得抄袭剽窃他人作品文责自负

二、作品内容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具有一定的文字性和艺术鉴赏性。拒绝带有宣传封建迷信、宗教、反党反国言论及思想的负能量稿件。

三、来稿作者须在所投作品后附上作者简介生活照片及联系方式。

四、本刊编辑部有对投稿进一步修改、编排的权利,所有来稿均视为“原创授权《花露文学》(不同意原创授权,请勿投稿)。

投稿信箱:2483328248@qq.com 

五、所有来稿必须符合本须知要求,必须认同并遵守本须知规定。


花露文学编辑部


 编:阿 文

责 编:梦 溪  方 圆

审 核:诗 妍

制 作:凡 雪

花露文学
用文字记录生活,以文学浸润心灵。 《花露文学》--品读经典,体味生活,海纳百川,包容并济。《花露文学》欢迎所有爱好文学的朋友关注和加入!投稿邮箱:248332824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