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7日,衡水湖旅游景区正式成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衡水湖旅游景区何以在众多优秀景区中脱颖而出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我们想这样回答。
水路通达,风水衡存。两千多年前的衡水大儒董仲舒提出“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水”构成了这座城市,也一直滋养着这片土地,十多年来,因湖而建的滨湖新区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着衡水湖。
衡水地处华北地下水漏斗区“锅底”,衡水湖通过河湖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补水等,调节地下水水位,守护一方水土安全。衡水湖拥有华北平原上唯一保持沼泽、水域、滩涂、草甸、林地等完整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品种十分丰富,以内陆淡水湿地生态系统和国家一、二级鸟类为主要保护对象,观测记录到鸟类336种,占河北省鸟类记录的68.7%。青头潜鸭作为鸟类中的大熊猫,在这里栖息繁衍。这里是生物多样性的天堂,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聚宝盆。
生态功能强基,生态景区倡导。因为爱生态,按照绿色低碳发展导向,通过生态教育、交流、研学、体验、场景等产品和服务,打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体验感悟地,向全球倡导生态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千年儒乡,一湖灵秀。城是湖的千年梦,湖是城的博古架。千年来以湖为墨,书写湖城协奏壮丽篇章。
滏阳河联通了古城与新城的文脉,衡水湖汇聚了古时到今日的传承,从闾里古镇回荡的千年读书声,到冀州博览馆里时光流转的历史记忆,从冀州古城再现的先辈生活画卷,到非遗展台上能工巧匠的传统技艺......更有湖韵千年、新春灯会等活动,渲染着衡水湖的文化魅力。
因为爱文化,衡水湖景区以文旅深度融合,挖掘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在同一片历史的天空,看冀州大地纵横间的细腻与辽阔,探寻文化流传的精髓,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区。
研学万物,相约衡水。衡水湖充分发掘研学资源,发挥生态、文化、科技资源的教育价值,推进研学旅游,走出一条衡水特色的旅游发展之路。
河北省首届研学旅游大会在衡水召开,推动衡水市研学旅游发展迈上新台阶;行进式传统文化研学体验——“少年风华 我是孙敬”一时间成为全国研学精品产品;2024年12月,美国青少年交流团到访,穿上汉服学习中华传统礼仪......国内外的研学团队乘兴而来,感动而归。
因为爱研学,衡水湖景区精心打造优质研学产品,促进研学、教育和旅游的深度融合,荣获“全国研学旅行基地(营地)”称号、“世界研学旅游组织合作认证基地”称号,入选河北省旅游协会研学旅游分会副会长单位,成立衡水湖旅行社,全力打造中国研学之都。
衡水长流,向新而行。对于游客来说,景区就是有吸引力的、可以去玩的、能让人开心的地方。衡水湖景区围绕主客共享、丰富玩法、美好生活,为市民游客提供多种情绪价值和欢乐体验。
这里有春樱、夏荷、秋叶、冬雪、草长、莺飞、日出、落日“春、夏、秋、冬”四季风情,有亲子、学礼、骑行、徒步、慢跑、观鸟、嬉水、冰雪、非遗、手工、拓展、聚会、露营、马术、游船、市集、国风、休闲、度假、读书、静思等“动、静、雅、趣”百种体验,有湖韵千年、国际观鸟季、樱花节、开渔节、音乐节、研学季、古风巡游季、国际半马、新春灯会等“节、赛、演、展”百场活动,有衡水湖烤鸭蛋、全鱼宴、荷叶茶、侯店毛笔、老白干等生态健康百种美物。
不断上新的体验,常来常新的衡水湖,衡水湖坚持为游客打造“全域皆景 全时皆游 全龄皆宜 全链皆特”的新型旅游业态试验探索区。
守护一方土地,造福一方人民。通过构建“衡水湖文旅发展共同体”,坚持大众参与、全民共享,使旅游业在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景区不断强化与周边县市区优质景区深度联动,打造“衡水湖+”旅游发展新模式,形成景城联动发展新枢纽,加强对衡水市文旅高质量发展反向赋能,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地方现代服务业和消费带动的核心引擎。
衡水人热情好客、善良真诚,以“乘兴而来 感动而归”的服务宗旨,将对家乡的热爱、工作的热爱转化为为游客服务的热情和精细,近年来游客满意度保持在90%以上,在服务细节、设施配套、安全卫生、游客响应等方面精益求精。
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是新起点,未来,衡水湖旅游景区立志成为产品品质高端、文化主题凸显、生态场景浓厚、节事活动丰富、服务特色突出、运营水平一流的京津冀生态文化旅游品牌目的地,向着品牌化、国际化、现代化“名湖”目标不断迈进。
来源 :衡水湖旅游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