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冰水混合的湖面上,数万只候鸟尽展舞姿,芦苇中回荡着悦耳的鸟鸣声……冬日的衡水湖,仍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样子。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线上的重要点位,每年有数万只候鸟赶来越冬。每到这个时候,衡水湖万鸟共舞,成为“鸟友”们的观鸟胜地。1月15日,衡水滨湖新区邀请20多名观鸟爱好者来到衡水湖,以观鸟比赛的方式,领略衡水湖的独特魅力。9时许,观鸟爱好者扛着“长枪短炮”走进衡水湖,一场大赛“静悄悄”地开始了。![]()
1月15日,“衡水银行杯”衡水湖第二届国际观鸟大赛上,衡水摄影师张振峰(左一)和队友在衡水湖畔拍摄鸟类。河北日报记者焦磊摄
“这块冰面上,是一群白头潜鸭。快看,还有两只青头潜鸭!”中湖大道上,青头潜鸭观鸟小队的摄影师张振峰一边小声说着,一边快速举起相机,镜头对准远处,“咔嚓,咔嚓”,几声清脆的快门声,将青头潜鸭游弋觅食的瞬间定格。今年62岁的张振峰,用相机跟拍候鸟已10年,是名资深“鸟友”。“这10年,衡水湖的变化太大了。”张振峰一边寻找候鸟,一边和记者聊了起来。多年以前,有人在衡水湖里网箱养鱼、乱排乱放……水质坏了不说,鸟儿也少了。这些年,衡水湖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候鸟的种类、数量逐年增多。在湖边的一片芦苇处,几只白鹭正在觅食。张振峰和队友屏住呼吸,慢慢靠近,调整镜头,轻轻按下快门。“近年来,能在衡水湖拍到的鸟类越来越多,如鸬鹚、苍鹭、白鹭、白头鹤等。白鹭不是很怕人,往往可以近距离拍到;青头潜鸭最胆小,有风吹草动就会躲进芦苇丛中……”拍鸟10年,张振峰熟悉各种鸟类的生活习性。穿草地、钻芦苇……就在张振峰和队友享受着观鸟拍鸟的乐趣时,其他观鸟小队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我们发现了120只青头潜鸭!”白鹤队的摄影师张学锋在微信群里激动地说。“太难得了,这是继2018年以来,在衡水湖观测到的最大的青头潜鸭种群。”滨湖新区资源保护局湿地生态监测科科长张余广同样激动,这再次说明衡水湖生态环境持续向好。17时多,夕阳在湖面上洒下一片金黄,这场“静悄悄”的观鸟大赛进入尾声。经统计,6支参赛队伍共观测记录到鸟类75种,种群数量超2万只。翻看张振峰拍摄的照片,好像进入了鸟的世界。鸟儿们或飞翔、觅食,或嬉戏、戏水……在镜头下,它们尽情展示着优美的身姿。鸟多了,“鸟友”的拍摄设备却降了级。“原来,我用长焦镜头,还要加上增倍镜。现在,鸟儿随处可见,用手机都能拍出大片。”尽管如此,张振峰仍坚持用长焦镜头,而且每次拍摄都会格外小心,尽量与被拍摄鸟类保持适当距离,甚至连穿衣习惯也改变了。“鸟儿对红、黄、蓝等颜色很敏感,现在我都穿与大地相近的颜色,像绿色、卡其色等。”张振峰说。“在最‘远’的距离观最美的‘你’,也是对鸟儿的一种保护。”张振峰相信,随着衡水湖的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到这儿栖息的鸟儿一定会越来越多。来源 :河北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