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河北”征文获奖作品丨春日衡水湖观鸟行

文摘   2025-01-13 18:33   河北  

为讲好生态河北故事,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河北的生动实践,以文学助力美丽河北建设,省生态环境厅组织开展了“生态河北”主题征文活动。此次活动共评选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10名、优秀奖20名。获奖名单已于近日公布。我们将陆续对获奖作品进行展示,一起品读。



二等奖

春日衡水湖观鸟行

作者:郝鹏

推荐地区:衡水

衡水湖水域宽广,碧波荡漾,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是华北平原唯一保持沼泽、水域、滩涂、草甸和森林等完整湿地生态系统的自然保护区,有“京津冀最美湿地”“东亚蓝宝石”等美誉。

衡水湖风光旖旎,鸟类繁盛。湖水茫茫如锦缎一般亮丽,郁郁葱葱的芦苇和蒲草更是把岸边、岛屿点缀得生机勃勃,堪称大自然巧夺天工之作。水草丰盛、鱼虾成群的理想环境为多种多样的鸟类提供了适宜的栖息地,不仅是大批候鸟南北迁徙时的停歇地,也是众多珍稀鸟类的繁殖地或越冬地。

衡水湖水质极优,鱼翔浅底,可见湖水之清澈,当轻舟驶至,水草飘摇而去,真有柔指划过足心的惬意。顺着湖面望去,湖水似乎在有节律的蠕动,但等你定睛细看,却是一家子水鸟在湖中捕食,部分水鸟在空中翱翔,好一幅山水画卷印在水面上,让人情不自禁地陶醉。

不论白天还是清晨,踏入衡水湖,就传来鸟的鸣叫声,放眼望去,水鸟密密麻麻地停留在芦苇上,叽叽喳喳的几声,飞到了湖边的柳枝上。一只只水鸟在眼前飞来走去,吸引了人们的目光,时而舞动,时而跳跃,时而高歌一曲,让人心情感到无比的舒畅。那一群又一群水鸟,静观它的身姿,黑白点缀,红黄交加,让人浮想联翩。水鸟欢叫的声音更真切,更清越,更喧嚣,像溪水哗哗流淌一样悦耳,那天籁之音是那样的行云流水般的自然,那样富有生命的质感,那样散发着持久不衰的张力,真是浑然天成的音乐。我想临近仔细观看那些快活的水鸟,又怕惊扰它们,无奈只有在远一些的地方屏声静气地观看那些藏身在芦苇丛中的水鸟。

朦朦胧胧的晨光中,我们站在湖岸上,感觉从未有过的安静和神秘。清晨的衡水湖,原来如此之静美。微风在耳边轻轻吹拂,粼粼波光在湖面上闪烁,婆娑多姿的芦苇丛中,清晨薄雾中上千只水鸟嘎嘎呼唤,翩翩起舞,凌空翱翔,野趣盎然,蔚为壮观。好一曲大自然和谐的奏鸣曲。衡水湖的水鸟从外形上看,它们除了体形不同外,其羽毛颜色也明显不同。大多数水鸟主要呈白、黑、黄、蓝等颜色,头顶和枕部两侧,有四根细长羽毛,状若辫子,全身羽毛灰白黑相间,如着条纹装。晚上成群栖息于芦苇丛或高大的树上。

茫茫水域中,偶尔会惊喜地看到几只洁白的大天鹅。就因为它们雪白的羽毛,即使掺杂在群鸟中间,也能一眼便识别出来。可能自己知道自己身份高贵,所以它们总是高昂着头颅,旁若无人地游弋在众鸟之间。直线飞翔是天鹅的本能,游累了,一跃身,同湖水分离,翱翔空中,那种脱俗的潇洒,怎么看怎么美丽。

鹭鸶体羽洁白,姿态优雅,纤瘦修长,体态轻盈,枕部有两根十多厘米长白羽,如一对细辫,迎风飘扬,美丽动人。

背上赤红,尾巴短粗,飞起来呱呱作响的鸟肯定是传说中的赤麻鸭了,它们数量最多,喜欢成群成片地游,不时发出“”的叫声。

豆雁从来不单飞,它们结伴在水面上游动,身后拖出端端的“人”字形水痕来。游够了,半悬空中,半浮在水中,“扑哧扑哧”扇动翅膀,惹得其他水鸟也不安分,纷纷模仿它的样子活动起来,然后齐刷刷扑棱着飞起来。

曙光渐渐散去,芦苇丛橘红色的枝干露出它本来的颜色,与先前的黑形成鲜明的对比。淡淡的雾气从芦苇丛中慢慢腾起,白鹭、斑嘴鸭、红嘴鸥、斑头雁……穿梭在白雾之间,偶尔或有几只扑棱扑棱飞起来,飞得不算高,重又落了下去。那种景色,似乎在哪一次的梦中见过?

心中忽而涌出几句诗词:江水长流地,山云薄暮时。寒花隐乱草,宿鸟择深林。衡水湖显然成了飞鸟的天堂。

夕阳西斜,观看够了水鸟的足迹,赏足了衡水湖的风光,我们才依依不舍地离开。遥望衡水湖,一下子仿佛成了快乐的海洋,水鸟叫声响彻云霄。这时,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片自然生态的美景,一幅堪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天然画卷,透过这幅画卷,我们看到了衡水人的淳朴善良,以及对大自然的呵护,看到了人鸟和谐相处,人鸟同乐的情景。为此,心中充满了深深的敬意和感动。



来源 :河北生态环境发布

往期推荐
01

衡水湖旅游景区晋升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02

中国旅游报刊发《一湖好水 观鸟成“金”》

03

凝心聚力 共创5A | 滨湖新区召开创建衡水湖国家5A级旅游景区培训会


衡水滨湖文旅
衡水滨湖新区欢迎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