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顶美榜第一,大量TikTok“难民”涌入小红书!

文摘   2025-01-14 17:05   福建  


随着1月19日最后期限的临近,TikTok在美国面临被禁的命运似乎已成定局。


如果说还有一线转机,那或许寄托在1月20日上任的特朗普身上。然而这显然鞭长莫及,并且迄今为止,特朗普尚未明确表示会采取行政手段干预TikTok的禁令问题,未来的走向仍然扑朔迷离。


在前景渺茫的情况下,中国社交平台小红书(RedNote国际版)意外成为了这场风波中的“捡漏者”,悄然迎来了大量TikTok用户的涌入。





大量TikTok用户涌入小红书


KJ123获悉,由于美国用户对TikTok禁令的担忧日益加剧,另一款来自中国的热门社交应用——RedNote(即小红书国际版)正悄然崛起,迅速赢得了美国用户的青睐,一举登顶苹果应用商店下载榜。


与此同时,谷歌趋势的数据也充分印证了这一现象的爆发力。仅在过去的一天里,“RedNote(小红书)”的关键词热度便从零飙升至100。


这一热潮的涌现,让小红书在短短时间内吸引了大量来自TikTok的用户。



KJ123了解到,目前在小红书平台上,一个名为“tiktokrefugee(TikTok难民)”的话题下,笔记数量已经突破7.7万,浏览量超过3858万,讨论量也超过了116万。同时,另一个话题“tiktokban”也涌现出约1.5万条笔记,浏览量超过1410万。


他们自称为“TikTok难民”,因TikTok面临美国政府禁令的风险而选择转投小红书。


一位名为“HelloKristen”的美国用户在小红书上发布视频称:“当TikTok被禁时,我们下载了小红书。”她还在视频中表示:“感谢中国东道主接纳我们,并提前为可能带来的混乱道歉。”


随着TikTok禁令的阴影愈加笼罩,美国用户的焦虑情绪也越来越明显。在这种不确定的环境下,小红书(RedNote)的崛起可谓是“正逢其时”,为这些“TikTok难民”提供了一个新的栖息地。


截至发稿前,小红书App依然稳居App Store下载榜的榜首。然而它是否能够在这股潮流中稳住阵脚,真正地把握住这一波“泼天的富贵”,仍然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小红书能否接住这一波流量


回顾小红书出海历程,其出征的脚步几乎踏遍了亚洲、欧洲、美国乃至东南亚各个角落,但几乎每次都遭受重创,铩羽而归。


KJ123了解到,早在2021年,小红书就已试水海外市场,试图在不同的市场种下属于自己的“种子”。


这几年间,它推出了Uniik、Spark、Takib、Catalog、habU、S'More等六款社区应用,试图在各地开辟新天地。比如,在日本,它曾尝试过时尚与户外社区;在东南亚,它想过将海淘购物这一概念引入;在北美与欧洲,它则集中精力试探过家居市场的蓝海等。


然而,许多试水的项目,比如Uniik和Catalog,都已无疾而终。其他的应用,也未能像TikTok那样引发广泛的市场热潮,甚至未能获得较为稳固的用户基础。


那么为何小红书的海外拓展频频受挫?或许可以归结为:资源投入的相对不足以及本地化运营的短板。



虽然小红书在出海策略上有两条路线:一是推出完全本土化的应用,直接瞄准当地市场的用户;二是推动应用的国际化,主要面向海外华人群体,但在实际操作中,前者缺乏对当地文化的深刻理解与对市场的有效渗透,后者虽然在华人群体中取得了一定的关注,但始终未能突破这一局限,无法吸引更广泛的本土用户。


更为重要的是,小红书过于依赖社区内容的自然发酵,试图通过用户自发的口碑传播来实现增长。可这种“自来水”式的增长看似理想,现实却是缺乏“爆发”的契机。


因而在小红书此前的海外扩张过程中,始终还是没有成功迈出那一步。





写在最后


在这场博弈中,小红书无疑已经站在了风口浪尖。它的国际化进程或许将在这次意外的“流量迁徙”中大大加速。


可以预见的是,TikTok禁令的风波还将继续发酵,而小红书这艘“新晋平台之船”能否乘风破浪,迎接更为广阔的国际市场,值得我们继续关注。


❗️2025年充电桩品类出海报告
🌓充电桩出海正当时,新锐品牌如何“御风前行”?
⚡️涵盖海外趋势平台热销品分析品牌案例拆解
👇🏻点击下方获取报告




品牌方舟BrandArk
品牌方舟BrandArk致力于让世界看见中国品牌的力量,长期关注全球化、跨境出海、品牌增长等议题,通过品牌案例分析、行业趋势解读,从中洞察新兴市场和潜力赛道,帮助出海者寻方向、悉脉搏、洞未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