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上海20年,为什么还是没有钱?
在上海这座繁华都市的二十年光阴里,我常常自问,为何即便身处这片机遇之地,依旧未能累积起应有的财富?这不仅是自我反思的独白,也是探讨如何把握一个时代命题的契机。
我们这一代,恰逢中国经济的腾飞期,是人口红利的直接受益者,更是无数机遇擦肩而过的亲历者。
看似遍地黄金的时代,为何我们手握学历,心怀梦想,却依旧在财富的道路上踽踽独行,甚至陷入了“越努力越贫穷”的怪圈?
回望往昔,
2007年的上海,
那是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年代。
就业市场如春日般生机勃勃,我一个本科毕业生,在一家民企稳坐七千月薪的宝座;
而我的伴侣,一位研究生学历的佼佼者,在国企享受着六千的稳定收入。
我们在那一年相遇,由同学牵线,相知相爱,最终携手步入婚姻的殿堂。
那时上海的房价,尚未如今日般高不可攀,郊区不过六七千一平,市中心也仅两三万,但对于那时的我们而言,这一切似乎都遥不可及,我们的心中只有对职场晋升的无限憧憬。
我们深信,只要努力工作,加薪升职便是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
于是日复一日,我们埋头苦干,却忘了抬头看看那片更为广阔的天空。
我们忽略了财富的另一种积累方式——投资与理财,错失了利用资本杠杆撬动更大财富的机遇。
我们的世界里,只有“知识改变命运,勤奋创造未来”的单一信条,却未曾意识到,在这个时代,光有知识和勤奋是远远不够的。
随着年岁的增长,我们的收入从几千到上万,再到三万有余,但生活的压力与消费的陷阱也随之而来。
我们似乎陷入了一个怪圈:赚得越多,花得也越凶。
从最初的比亚迪,到现代、别克,直至奥迪,车辆的每一次更换都伴随着一笔不小的开销,而这些,正是我们财富积累道路上的隐形杀手。
更令我们痛心的是,对于财富的认知,我们似乎总是慢了半拍。
正如《天道》中芮小丹所言:“若非亲身体会、深刻领悟,即便是给予,也难以真正拥有。”
那时的我们,对于金钱的理解过于肤浅,缺乏足够的财商去驾驭它,更不懂得如何利用它去创造更多的价值。
如今想来,我们之所以未能把握住时代的红利,除了过度依赖打工这条单一路径外,更在于我们未能建立起正确的财富观念。
我们忘记了,在这个资本与消费主义交织的时代,唯有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学会理性消费,合理投资,才能真正实现财富的增值与保值。
我们就像那些掰玉米的农夫,在秋天的田野里忙碌着,却忘了检查自己的背篓是否完好。
一路上,我们不断地捡起玉米,却又因背篓的漏洞而不断失去。
直到最后才发现,原来自己一直在原地踏步,甚至倒退。
但生活总是向前的,我们不能被过去的遗憾所束缚。
如今的我,更加明白了一个道理:在这个充满变数的世界里,唯有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才能在财富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
我也希望自己的经历,能够成为一面镜子,让更多的人看到,在追求财富的道路上,我们不仅需要勤奋和努力,更需要智慧和眼光。
信息来源:今日头条、个人观点
文章配图源自网络,与文章无关
若侵权联系删除
-END-
欢迎下方评论区留言说说您的看法
作者:江涛/笔名:一壶凡尘
废材MBA工商管理硕士,失败的人间过客!
我是一个失业的大叔级老男人,看的见外面的光明,却怎么也飞不出去,只能靠写作赚取微薄的生活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