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世界】刘临:清新淡雅,透出淡淡的书卷气

旅行   2024-11-04 15:06   中国  

津门网小编:已故刘临教授是著名工笔画家,其画风澄明清澈,简极生神,自成一格。也是中国工笔画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长期从事中国工笔画学术研究与教学,治学严谨,桃李满天下,1987年参与中国工笔画学会创办并为学会创会理事,为我国工笔画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刘临(1959年—2019年)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教授、中国工笔画学会常务副会长刘临因病医治无效,于2019年2月15日上午不幸逝世,享年59岁。刘临教授1959年生于吉林白山市,199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获硕士学位,现为中国工笔画学会常务副会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吴冠中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外聘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重彩画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和重要学术大展、获奖,并被中国美术馆、中央办公厅、北京大学、中国孔子基金会、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等学术机构收藏。作品《参姑娘》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窗口》、《山里红》、《空间》、《飞吧》等入 选全国性美展。《山里 红》入选全国前进中的中国青年美展,《空间》入选全国艺术院校教师美术作品展,多件作品参加中国工笔画学会大展,国际艺术与科学大展等。作品获首届中国重彩画大展‘学术奖’,全国小幅工笔画精品展‘银奖’。

《美术》、《美术观察》、《江苏画刊》、《中国画家》、《中国书画》、《美术大观》、《美术向导》、《中国青年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北京晚报》等数十种报刊发表作品并载文专题介绍。发表论文十余篇。主要作品收入各大型画集数十种。曾应邀赴韩国、加拿大、日本、讲学举办画展。部分作品被日本、加拿大、韩国、新加坡、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美术馆及个人收藏。


实“画”实说

文 | 刘临

我喜欢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发现令人怦然心动的形象,体验人的生命精神,以自己的眼光去审视艺术形象和造型形态,体会线条、色彩间完美组合的微妙变化并以极大的热情追寻理想中的样式风格和壮美与大雅。


我的工笔画偏重于写实的深入刻画,少有凭空想象或矫揉造作来形成所谓的新颖。这样做一是出于对工笔画创作严肃态度的思考,同时也决不想欺骗自己的感受用某种俗成的套路取代眼中可能发现或感觉到的美和真实的存在。因此,我的创作大部分是从写生中来,习惯在现实生活中体验自然人的生命状态,寻找激发灵感的诱因和细节变化。


热衷于写实表达,不意味着被动地如实描绘,而是用自己的审美标准去体会画面形象应具备的状态,在发现、感觉中融入学养和格调,外法“造化”内润“心源”,使完成作品的各各环节充满着激情和挑战,由此更增强对感受的把握和内在精神的体悟,把心理体验升华为生命体验。


用写实的手段创造非现实的意境是我对现代工笔画的重新认识和实践。所谓写实只是相对程式而言,如与西方写实绘画相比,仍属于“意象”范畴。用写实手段表现自己的审美体验,是因为面对真实的形象所有矫饰都显多余和苍白,能把生活中的美捕捉到,并通过自己的理解表现出来,这样的作品自己才能感动,相信对别人也应如此。


一般在形象表达上的微妙变化和细腻处理很难被查觉,但主观意图是否到位却有本质区别,“虚”不等于没有东西,“实”也决非面面具到,既要让人“看”,又要给人“品”的空间,在“真实”的表达中实现含蓄、朦胧的恬淡之美,以此提升工笔画的精神品位。


我时常迷恋于中国传统工笔画的神奇魅力,对唐宋工笔画经典反复揣摩历久弥新,骨子里有太多的传统情节,对“以形写神”和“意象”造型有很深的体悟。在“中学为体”、“以西润中”的教育环境中成长,所形成的审美观念、尺度具有双重性,外来文化的影响和传统文化的积存都交汇于一身,所拥有的审美经验既有传统的底蕴又有西方造型的痕迹,传统和现代总是纠缠在一起合为营养源,分不清比重含量,而释放出的是一种综合能量。


我的创作总体上趋于清新、淡雅,“透出淡淡的书卷气”,这正是我努力探索的美学风格。对色彩的追求归于恬淡、含蓄、内敛,努力营造和谐“纯”、“静”的审美样式。我在工笔画色彩处理中,主观因素极强,一般不按客观真实再现,追求色阶和纯度的微妙变化,在淡色系中找变化,注意处理墨与色的互补关系,墨色薄透灵动,色彩清纯典雅,生机中不乏凝重,强化高雅和灰度的平衡关系,营造自己的色彩理念,释放独特曼妙的情怀。


遵循传统工笔画的技法程序,又不自觉地随着感觉而动,因此,在创作中往往沉浸其中而忘了“理法”。我尝试在传统神韵与现代形式语言中寻找新的工笔画造型语汇,使自己作品既保持传统的承传基因,又不失为自由的,意向性的甚至超越边界的个性化形态。我曾试图在作品中融入欧洲古典肖像画的深邃与严谨,也曾想用已拥有的写实技巧留住明、清肖像画的静穆和神彩。


由于头脑中有太多的想法,总是思考多于实践,因此,作品便无法“批量生产”。其实不必打破工笔画惯有的秩序,因为其独有的特质和表现形式,才是工笔画绵延发展的原动力,但又不能独守这个封闭系统,应大胆地把人格化的理解和情感诠释注入其中,以增强其活力,拓宽工笔画旧有空间和人们认识上的定式。


如何寻找新的突破,如何在审美意识、表现形式、技法与精神品格上释放现代情怀似乎是当代工笔画家探索和思考的新维度。无需绞尽脑汁地去创造若干种“新技法”以图醒目,更切忌在制作上“玩花样”而背离工笔画的本体。有意味地创新和融合是催生现代工笔画的孵化器,旁征博引是丰富这一古老画种的科学态度。少些“粉饰”,去掉“雕琢”,不为“取悦”,留下真实体验,让画面表达自己的境界,融入自己的精神,而外化为个人品格。




津门网
新媒体,好好学习,天上向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