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集对象
会昌县各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包括学校、医疗机构等)、国有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及社会组织等。
征集时间
即日起至2024年12月27日截止。
参与对象
会昌县返家乡大学生
实践时间
本次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时间为寒假期间(2025年01月03日至2025年02月11日),具体实习时间可根据大学生的放假时间和单位工作需要进行安排。
实践内容
各单位提供的实习岗位应具备一定的专业性和实践性,能够帮助大学生了解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工作机制和运行方式,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返家乡社会实践岗位可以包括行政管理、项目策划、活动组织、宣传推广、技术研发等方面。
1.政务实践。组织学生深入地方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一线岗位,承担具体工作。注重引导学生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2.企业实践。进一步细化实践岗位挖掘,通过大学生专业方向与企业岗位需求的双向匹配,组织学生参与家乡企业实际工作。鼓励涉农专业学生到合作社、农村企业等参加实践。
3.乡村振兴。动员学生积极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在乡镇团委和村团组织的统筹下,参与开展乡村社会治理、公共服务、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的实践活动。开展“我为乡村代言”实践活动,讲好乡村振兴故事,助力美丽乡村、文明乡村、善治乡村建设。
4.公益服务。组织学生通过志愿服务等方式,在农村、社区以及青年之家、四点半课堂等基层一线场所,开展扶贫济困、扶弱助残、敬老爱老、生态环保、课业辅导、服务群众等工作,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5.社区服务。结合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相关工作安排,广泛开展社区实践。动员学生主动向村、社区和青年之家报到,在乡镇团委和村、社区团组织的统筹下,就近就便编入志愿者组织、青年突击队等,通过多渠道力所能及地参与基层治理日常工作。
6.兼职锻炼。结合当地具体情况,组织安排符合条件的学生担任乡镇团委及村、社区团组织等基层团组织的兼职干部,参与相关工作,积极发挥作用。
7.文化宣传。组织学生探究家乡特色文化,用好家乡丰富资源,讲好家乡生动故事,开展多种形式特别是生动活泼的理论宣讲、文化宣传和网络直播等活动,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8.网络“云实践”。动员学生充分发挥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网络平台的作用,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乡村振兴等领域入手开展社会调查,形成乡村调查报告等实践成果。
征集方式
请有意愿提供实习岗位的单位,结合实践内容提供符合单位自身需要、有利于大学生学习成长的实习、实践岗位,规范填写《2025年大学生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岗位信息统计表》(扫描下方二维码获取),并于2024年12月27日(星期五)17:00前报送团县委邮箱(jxhctxw2022@163.com)。
联系人:邹惠莲
联系电话:0797-5622548
相关要求
1.请各单位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认真填写《大学生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岗位信息统计表》。团县委将根据各单位报送的岗位信息,进行审核和筛选,并通过网络平台、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向社会发布。
2.各单位要加强对实习大学生的管理和指导,确保实习活动安全有序进行。同时,要关心实习大学生的生活和工作情况,为实习学生解决用餐补助,有条件的可参照《关于开展2024年会昌县青年英才“展翅计划”暨大(中)专学生暑期实习活动的通知》(会青联发〔2024〕10号)补贴标准为大学生发放实习补贴,所需经费由各用人单位自行解决。
3.实习结束后,各单位要对返家乡社会实践大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并推选1名优秀返家乡社会实践大学生报送至团县委。
策划:卢煜川
编辑:刘海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