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这地,停车有“汽”势 | 新春评话
时事
社会
2025-02-02 20:30
北京
走在山东鲁西南某乡镇的大街上,路两侧停满的汽车,令人有种“虽回乡但依然在城里”的感觉。令人震撼的,不是“京N”“沪C”“鲁A”“苏C”这些外地牌照。而是挂着本地“鲁J”牌照的各种品牌的汽车。有合资品牌“两众”“两田”“BBA”,也有自主品牌红旗、比亚迪、奇瑞、吉利。有几万块钱的微型车、紧凑型车,也有“造车新势力”价值几十万的新能源汽车。过去在农村地区常见的低速四轮电动车“老头乐”,现在反而不多见了。如今,汽车逐渐成为农村小康之家的“标配”。汽车驶入寻常百姓家,折射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消费水平的稳步提升,打开了扩大汽车消费乃至刺激内需的新蓝海。在政策奖补、设施配套、产品研发等方面持续发力,提升农村汽车普及率,也有助于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农村居民购买汽车,并不一定是为了彰显家庭经济实力,响应场景化需求是汽车消费的主因。接送孩子上学放学,微型车大放光彩;进城务工、进厂上班,小轿车代步无惧风霜雨雪;全家出行、进货载客,七座商务车被寄予多重期待。农村汽车消费同样具有个性化、多层次、品质型的特征,把握好这些消费特征和消费需求,实现的就是惠民生与扩内需的双赢。停在山东鲁西南某乡镇路边的汽车。
犹记得几年前春节返乡,笔者还需要开着新能源车,去临近县城找充电桩充电。如今点开手机地图搜索“充电桩”,小小乡镇已有五六处充电设施,而且快充、慢充都有。刺激汽车消费尤其是新能源汽车消费,完善农村地区的汽车服务基础设施是个重要着力点。如果户户划有停车位、村村都有充电桩、乡镇皆有汽修厂,农民买车用车的意愿会更强烈。
以“四好农村路”建设为带动,我国绝大多数地方都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农村公路的覆盖广度和通达深度快速提升。这是巨大的历史进步,同时也蕴藏巨大的改造升级机遇。特别是许多自然村的通村公路,路面宽度多为三四米左右,汽车会车较为不易。《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提出,深化推进“四好农村路”、城乡交通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推动农村低等级道路提档升级、更新换代,不只汽车消费能更加兴旺,人员、物资流动也会更顺畅。对汽车制造企业而言,不妨加强市场调研,尝试研发生产适合我国农村国情的车型。比如,皮卡能载货、能越野,但在国内农村并不流行,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我国村庄道路普遍狭窄、院落较小,不方便行车和停车,而且皮卡售价贵、油耗高,多数农村家庭负担不起。如果能结合农村使用场景,开发出皮实耐用的轻便型皮卡,说不定能激发新的市场需求。畅通二手车流通渠道,也是激活农村汽车消费的重要途径。赶集上店、进城下乡,农民购买汽车,首先看重实用性。正因此,更便宜、不怕脏损的二手车,在农村颇受欢迎。通过返现、返券等举措促进二手车下乡,既能活跃二手车市场,也能让更多农民享受到汽车便利。潮流所向,势不可挡。从独轮车、地排车,到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再到乘用车、商用车,随着交通更加顺畅、出行更加便捷,乡村发展愈发充满希望。踩下汽车加速的踏板,乡村全面振兴的路途必将更加畅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