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堵
文/水水
频阳大道向北,第一个十字的红绿灯下面拐角处,闲置了五六年的一块围地终于有动静了。铁皮围墙内,两座高大四方门柱耸立,两扇巨大的铁门机械的夹在中间,院内一夜之间撑起十间两层楼房。吸引不少围观者,听说这结构叫整体成型房,是最近几年来的建筑高科技。筹建的是一座敬老院。路过的人无心的议论着,中国老人越来越多,农村人也都向城镇里跑,敬老院的生意一定很好。听了这些话,我心里一阵悲凉,什么时候养老也成了生意!
以前,农村都有学校,孩子们就近上学,在家吃饭,老人早早做好饭等着儿孙们回家,吃完饭上学的上学,上班的上班,老爷爷在田间地头转转,务农务农自己心爱👄的一亩三分地。奶奶座在门前石墩上,摇晃着怀里几个月大的小孙子,要做饭了,就随便把孩子塞给暖暖坡里老婆婆们的怀里。穿着开裆裤的娃娃们围垄上去逗着孩子玩,你拉拉小手,他捏捏嫩脸,玩的不亦乐乎,村子里充满孩子们的笑声,老人喊叫声,融融其乐。
那年春晚赵本山演了个小品,名字没记住,只记住了两句台词。老人迈着小脚颤颤微微走上台问:"上学的走了,上班的也走了……"。左右看看,家里没了动静,拿起麦克风就唱起《小草》来。
"没有花香 没有树高
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
从不寂寞 从不烦恼
你看我的伙伴遍及天涯海角
春风啊春风,你把我吹绿
阳光啊阳光、你把我照耀
河流啊、山川你哺育了我……"场面好不欢喜。
如今,农村学校大都撤了,说是为了整合资源,但城里新建的学校,哪里还会用这些旧设备,那些建筑更恢宏,装修的更是一流。旧学校大都是普及六年制和九年制时才增设的新校舍和新教学设备,这样一撤,全都浪费掉了。真可惜。孙辈们都进了城里的学校,下学进了托管班,爸爸妈妈不得不打几份工来养孩子的高额消费,儿女们拖的起的将老人孩子拖进了城,可他(她)们根本无时间照顾老人。老人有能力的就接送孙子,给儿(女)子减轻点负担。没有能力的要么回农村,要么成了城市里的游民。他们每天和孩子们的交集可能也就是晚上。等把辅导的孩子安顿好了,父母已经睡了,难得和父母亲说上几句话。留在农村的老人,就更难见上孩子们。
城市里没有发小,没有暖暖坡,老人显得更寂寞孤独。不是孩子们更爱自己的孩子,而是不得不围着她们转,周日还得赔她们补课,有时还得陪听课,练琴,晚上才会辅导作业。一个孩子忙坏一家人。孙子没了童年,儿子没了星期天,老人无话可说,变成了哑巴。
前几天读过作者酔夕阳写的短篇小说《围城》,很有感触。他在小说中写到一位老人,随儿子进城后,被安排在离儿子家不远的楼房里,老人实在想儿子、孙子了,就隔三差五的在学校围墙外边偷看儿子接送孙子上下学,为了不影响孩子们,她每次都是悄悄地流着泪走开。读后让人心酸。为老人伤心流泪。小说以敏锐的视角,直指社会教育和老龄化问题。揭示社会现实。看似学校的围墙,围在学校,而堵在人心,它挡住了人们的视野,隔开了亲情父爱,它不仅荒芜了农村的土地,压垮了儿女们的心智,也拦截了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孝道和膝下承欢的家庭幸福。是老人的悲哀,也是社会的阵痛。
时令已过中秋,夏天的温暖已渐远,但愿这堵心的墙不会挡住冬日的暖阳,让这个冬天不会太冷!无论在哪里,老人们都能够有自己的安乐窝,幸福而欢快的活着。
2024-9-26 随笔
注:点击篇末下方蓝字:岁月留彩||焦水菊作品专辑即可获得畅想阅读
知道你在看哟,默默祝福你平安
顾问:
姜芳: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协会员。高级心理咨询师。现在渭南市文化艺术中心创研室工作《西岳》杂志责任编辑。渭南市作协副秘书长、高新区作协副主席。鲁迅文学院陕西中青年作家高级研修班学员。散文集《看见》已即将付梓出版。
左海正: 中华作家协会会员,陕西作家协会会员、陕西改革网总编,著有长篇小说《外边的世界》
徐玉虎:陕西省作协会员,渭南临渭区作协副主席,著有散文集《村庄的印章》
主编:田宝娣 姜智军 焦水菊
作者:水水(焦水菊))
投稿邮箱:1351679109@qq.com
投稿微信:T19640706
关注分享:点击上方蓝字“岁月留彩”
日载:2024年352期【总2552期】
长按上方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