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忠县组工关注我们
开栏语
今年以来,忠县为全面落实县委“1116”总体工作思路,进一步压实各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抓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责任,指导各乡镇(街道)围绕抓基层党建促乡村振兴、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等重难点工作任务,研究谋划实施党(工)委书记领办党建工作项目, 推动基层党建效能整体跃升。忠县组工特开设【书记项目“晒中赛”】宣传专栏,年初晒计划,年底赛成效。各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领办的党建项目亮点纷呈、成效明显,接下来我们将集中展示、分批晾晒。
今天,推出书记项目成效展第十九期。
一
党建引领激活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动能”
二
为解决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补齐短板,促进村集体经济增收,兴峰乡紧扣县委“1116”总体工作思路,围绕乡党委“一园三区”发展思路,5个村(社区)按照“一村一策”思路谋划产业项目,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
三
对各村资源禀赋、潜在优势、产业现状进行全面梳理,开展“村集体经济大讲堂”,推广三元村、中伏村发展经验,按照“一村一策”思路,每个村(社区)确定1个集体经济增收项目。
中伏村结合撂荒地整治工作和高粱产业二期项目,带动村民集中种植高粱、榨菜等作物,实行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南天村投入70万元购买旋耕机、收割机、拖拉机等开展社会化服务项目,耕种面积达到112亩,收割面积483亩。太洪村投入60万元对先贤果蔬种植场项目进行股权化改革。三元村依托全乡4500亩花椒产业,投入55万元打造“麻三元”品牌,提升花椒附加值。兴峰社区通过停车场、洗车房租赁等,盘活闲置资源。
各村(社区)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建好“一村一策”工作台账,打表推进落实。乡党委书记定期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实地查看调度,督促联村领导对项目提供全程保姆式服务、跟踪式解决难题,保证项目按时完工、产业顺利投产。
四
引入市场主体盘活摞荒地、集体大棚等资源,培育壮大“忠州一号”柿子、“麻三元”花椒等特色产业,推动村(社区)产业规模升级。
成功举办“山水兴峰·‘柿’全‘柿’美”首届柿子采摘节暨消费帮扶活动,万余名群众通过网络直播观看活动,中国新闻网、华龙网、忠州新闻网相继报道,“忠州一号”柿子知名度大幅度提高,销售收入显著增长。
积极争取乡村振兴项目5个,总投资320余万元,通过高粱、榨菜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实施农机社会化服务、柿子产业股权化改革等5个集体经济增收项目,真正做到强基固本,2024年全乡5个村(社区)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均达到10万元,其中3个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到20万元以上。
左右滑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