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记项目“晒中赛”】双桂镇:党建引领跑出集体经济“加速度”

政务   2025-01-15 23:15   重庆  

点击上方忠县组工关注我们


争先创优 赛马比拼

书记项目“晒中赛”




开栏语

今年以来,忠县为全面落实县委“1116”总体工作思路,进一步压实各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抓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责任,指导各乡镇(街道)围绕抓基层党建促乡村振兴、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等重难点工作任务,研究谋划实施党(工)委书记领办党建工作项目, 推动基层党建效能整体跃升。忠县组工特开设【书记项目“晒中赛”】宣传专栏,年初晒计划,年底赛成效。各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领办的党建项目亮点纷呈、成效明显,接下来我们将集中展示、分批晾晒。

今天,推出书记项目成效展第二十三期。





项目名称

党建引领跑出集体经济“加速度”





项目背景

近年来,双桂镇村集体经济存在收入渠道少、结构差、固性弱等瓶颈问题,为破解村集体经济增收难问题,双桂镇围绕县委“1116”总体工作思路,聚焦高质量发展主线,通过模式创新、潜力挖掘、招商引资,全面构建起“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格局,实现集体增收、群众致富。





推进措施



一是构建责任链条矩阵,施压“促跑”

结合各村资源禀赋,因村施策,科学制定村(社区)集体经济发展实施方案,定期开展调度工作,全面安排、部署、解决集体经济发展重难点问题。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制,建立“联村领导+支部书记+网格指导员+村(社区)党支部”的“3+1”捆绑责任机制,压紧压实工作责任。建立村集体经济月报告制度,加大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先进村的奖励力度,提高镇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激活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二是抱团发展集聚合力,蓄能“助跑”

按照“镇牵头、村参与”发展思路,引导村(社区)跳出各自为战、分散发展的传统思维,全镇12个村(社区)分成4个发展协作组,以产业为纽带,以联动发展为支撑,整合资金、土地、人力、项目等资源要素,构建相互协作、资源共享、互帮共进的发展格局。组织开展“专家讲堂”“他村学习”“家庭例会”三大活动,从请进来讲、走出去学、沉下心思三方面引导干部解放思想、强化意识、拓展思维、增强信心、明确目标。



三是擦亮一村一品名片,强力“领跑”

科学把握各村(社区)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和现状基础,创新发展模式,围绕全镇“1+5+N”产业发展思路和“一园二区四地”产业发展布局,推动产业集群发展,有效带动全镇村集体经济和群众增收。盘活各村(社区)闲置资产,通过出租房屋、湖库、场地、土地等资源,推动闲置资产保值增值。围绕农业产业劳务服务、农村电商、农业机械化等,创建形式多样的村级经营性服务实体。





项目成效



一是一村一品彰显发展活力

按照“宜果种果、宜蔬种蔬、宜工发工”的发展思路,全力培育“一村一品”品牌,不断激活产业发展的动能。全镇有优质李子3500亩、榨菜1500亩、中药材720亩、生态水产养殖670亩、莲藕300亩,10万只蛋鸡项目投产运营,生态葡萄、蜜本南瓜、辣椒等特色高效农业蓬勃发展,全力打造“一村多品”产业发展格局,全面提升村集体经济发展活力和竞争力。



二是集体经济收入提质增量

各村(社区)坚持产业发展为要,努力推动“三攻坚一盘活”见成效,通过组建强村公司、盘活村集体资产资源,全镇12个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达500万元以上,其中赶场村集体收入突破80万元,桂溪社区、石桥村、莲花村村集体收入达到50万元,石宝村、大塘村等8个村均达30万元。



三是主导产业形成雁阵效应

持续巩固和发展生猪、柑橘两大特色主导产业,推动生猪存出栏保量,柑橘产业高质量发展。全镇生猪存栏量持续保持3.6万头、年出栏生猪8.4万头,生猪出栏总量占全县总量的16.8%,实现产值3.2亿元,成功创建以生猪为主导产业的“重庆市一村一品示范乡镇”,“三峡荷香猪”商标名片愈发亮眼。全镇柑橘保有面积1.28万亩,培育引进柑橘企业和家庭农村27家,年产柑橘1.35万吨,吸纳就业人员100余名,增加务工收入900万元。

左右滑动 查看更多







忠县组工
发布全县党建工作信息;收集党员干部群众意见建议。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