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级媒体、官网点赞学院客座教授“人民工匠”许振超的奋斗故事

文摘   2024-09-26 21:52   山东  

近日

《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

《工人日报》、《中国交通报》

等各级媒体深度聚焦

“人民工匠”许振超的奋斗故事

充分挖掘许振超爱岗敬业、刻苦钻研、拼搏奉献

的精神力量

展现了当代产业工人良好的精神面貌

发出了

“工人伟大、劳动光荣”的时代强音




人民日报

“人民工匠”许振超——精益求精 持续创新


稳稳推动操作杆,按动按钮,拉起集装箱……走进山东港口青岛港码头的远程操控驾驶室,青岛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责任公司固机高级经理许振超,正在为远程操控桥吊的青年工人分享操作要领。

“我跟桥吊打了一辈子交道,希望帮助大家快速成长。”如今,74岁的许振超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到作业一线交流分享。

数十年来,许振超先后9次刷新集装箱装卸世界纪录,创造了“振超效率”。他带领团队开展科技攻关,首次实施集装箱轮胎吊“油改电”技术改造,大幅节约生产成本。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许振超被授予“人民工匠”国家荣誉称号。

精益求精做好本职工作,许振超说,自己的座右铭是“干就干一流,争就争第一”。

上世纪80年代,青岛港引进桥吊这一大型集装箱装卸设备,许振超成为第一批桥吊司机。他勤学苦练,掌握了桥吊装卸的过硬技术。

几年后,许振超成长为桥吊队队长。当时,桥吊操作过程中,总是出现故障,他与同事发现其中一半以上的故障都是吊具故障。经过排查,许振超确认故障是起吊和下落速度太快,吊具与集装箱产生碰撞引起的。

“干脆来个无声响操作。”许振超决心解决这个问题。他提出想法:装卸集装箱过程中做到平稳高效的精准控制,金属与金属接触不发出声响。为了达到无声响操作效果,许振超一头扎进驾驶室,磨练起操作技能。

经过半年多的摸索练习,在控制桥吊装卸集装箱时,吊具在下放到离集装箱20—30厘米时实现二次停钩,随后再缓慢下落,轻拿轻放,没有声音,许振超得偿所愿。之后,他编写操作手册,“无声响操作”这项技术在青岛港推广开来。

2003年4月27日晚,一艘货运巨轮停靠青岛港码头,8台桥吊一字排开,经过6个多小时的紧张作业,货轮装载的3400个集装箱全部装卸完毕。许振超和工友们创下了每小时单机效率70.3自然箱和单船效率339自然箱的世界纪录。

自此之后,“振超效率”声名远扬,青岛港在世界航运市场的知名度越来越高。截至2019年11月,许振超带领工友们9次创造世界纪录。2019年11月24日,他与工友们一道创造每小时单船效率514.7自然箱的最新世界纪录,并一直保持至今。

与时俱进、争创一流,许振超又有了新的目标。长期以来,港口堆场的轮胎吊都是柴油机供能,污染问题突出,维护成本高昂,影响生产效率。许振超把目光聚焦到堆场的轮胎吊上,立志实现轮胎吊动力系统的“油改电”。许振超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开始钻研,取电装置与供电装置怎么链接成为一个难题,他向创新要方法,从飞机加油中找到启发,设计出伸缩变动的伸缩管,一举攻克难关,堆场的60多台轮胎吊全部顺利实现电力驱动。

作为践行“工匠精神”的优秀代表,许振超近年来把更多精力投入技术人才培养。2011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成立“许振超技能大师工作室”。截至目前,许振超团队申报国家专利108项,完成自主技术创新项目998项。在他的带动影响下,一大批先进典型脱颖而出。



新华社


许振超:精益求精做好本职工作,成为无愧于时代的劳动者


许振超是山东港口青岛港青岛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责任公司工程技术部固机高级经理。只有初中文化的他,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精益求精做好本职工作,成为当代产业工人的杰出代表。
“咱当不了科学家,但可以做个能工巧匠,同样无愧于时代。”采访过程中,许振超总说这句话。
2003年4月27日,在“地中海法米娅”轮的装卸作业中,许振超带领团队以每小时单机效率70.3自然箱和单船效率339自然箱的成绩,首次打破世界集装箱装卸纪录,开启了“振超效率”的序章。此后,许振超团队又先后8次刷新集装箱装卸世界纪录,让“振超效率”成为港航界“金招牌”,展现了中国港口工人的卓越风采。
“有一艘外轮还没做好离港准备,就被我们通知装卸完毕可以离港了。”许振超说,码头工人就是靠装卸效率赢得尊重,必须想尽办法提高装卸作业速度。
面对传统集装箱装卸高能耗、高排放的问题,许振超又带领团队进行技术攻关,于2006年成功实施集装箱轮胎吊“油改电”技术改造,年节约生产成本2000万元,噪音和尾气排放接近于零,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
“劳动者的尊严全靠我们自信、自立、自强。”许振超说。
1984年,青岛港初建专业集装箱码头公司。当时许振超被选为青岛港第一批集装箱桥吊司机。有一次,唯一的桥吊出现故障停机,由于当时桥吊控制板的核心技术掌握在国外厂家手里,他们只得高薪聘请外方专家来修理。
但许振超不服气。他每天下班都会带着备用的控制板,回家后一遍一遍拆卸、组装,仔细观察学习控制板的内部构造并尝试记录下来,最终倒推出详尽的电路图。凭着这股劲,他逐步掌握了各类桥吊的技术参数和设备性能,不仅能排除一般的机械故障,还成为修复精密部件的行家里手。
许振超不仅在自己岗位上当标杆、作表率,练就了“一钩准”“无声响操作”等拿手绝活,更致力于团队建设和技艺传承,先后培育了“王啸飞燕”“刘洋神绳”等一大批港口工人品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码头工人不断挑战极限、追求卓越。
蹤浩然就是典型代表。如今担任山东港口青岛港青岛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责任公司操作三大队机械队长的他,1995年刚参加工作就被分配到许振超负责的队伍,担任轮胎吊操作工。
“我跟许队长保证,干好这个活儿‘绝对没问题’,但许队长当场就批评了我。他说他最不愿意听的就是‘没问题’,没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安全生产永远在路上。”蹤浩然说,这句话印刻在他的心里,直到现在还很受用。他经常将这一理念讲给队里的职工听,希望他们引以为戒。
蹤浩然回忆,在2003年团队第一次破纪录之前,许振超带领大家反复练习关键技术。“他当时经常叮嘱我一些关键的技术要领,最后还不忘嘱咐我不要紧张。”蹤浩然说。
“许振超技能大师工作室”获批后,许振超对发扬工匠精神更加关注,他带领团队完成了“集装箱岸边指挥系统”,在世界集装箱码头作业领域率先实现“桥板头无人”。近年来,许振超带领团队申报国家专利108项,完成技术革新项目998项,成为名副其实的“金牌工人”。
自2004年以来,他利用外出讲课等机会,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和心得体会,向企业员工、院校师生等群体宣传当代大国工匠精神,鼓励大家争当国家建设的主人翁。
从一名普通码头工人成长为“学习型、知识型、创新型”的当代产业工人杰出代表,许振超的每一步都走得坚实有力。2018年12月,他被授予“改革先锋”荣誉称号;2019年,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之际,他获得“最美奋斗者”称号。
“作为一名普通的港口工人,就要精益求精做好本职工作,成为无愧于时代的劳动者。”许振超说。



中央电视台



央视频




《工人日报》


从“金牌工人”到“人民工匠”


提起许振超,许多人都会想到“金牌工人”的前缀。
这位只有初中学历的码头工人,凭借坚韧的意志力和顽强的实干精神,带领团队先后9次刷新集装箱装卸世界纪录,创造了“振超效率”;攻克了集装箱轮胎吊“油改电”技术等世界性行业难题,每年为企业节约成本2000万元;带领团队申报国家专利108项,完成技术革新项目998项……
从最初的桥吊队队长,到“金牌工人”,再到最新获得的“人民工匠”国家荣誉称号,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的许振超,展现了中国港口工人的卓越风采。


“金牌工人”的韧劲


1974年,许振超成为青岛港的一名码头工人,学好技术、争当先进成为他的目标和动力。
“当时我们国家的码头已经开始机械化了,但是大多数还是靠人拉肩扛。”许振超回忆,谁能最先掌握先进技术,谁就能掌握现代化操作的“密码”。许振超家里,与机械、电气有关的书籍、报刊、工具书摆满了书柜,这些年他读过的各类书籍有2000多册,整理的读书笔记更是达80多万字。
早些年,许振超还是一名桥吊司机时,负责的青岛港唯一一台桥吊出现故障,该机器核心的电力拖动系统来自国外公司,聘请外国专家的费用极高,这对当时的青岛港来说是笔奢侈的开支。
高达70多米、重达700多吨的桥吊核心原理复杂,至少包含6个学科的知识,电力拖动系统的关键则是“破解”完整的电路图。许振超不服气,他想到用桥吊上的模板倒推电路图的办法。一张书本大的模板,正反两面的焊点多达2000个,每个焊点如何连接需要一个个、一条条地测试,面对如此巨大的工程量,许振超用“最笨”的办法掌握了系统完整的电路图。


“振超效率”瞩目世界


对于港口码头来说,装卸效率是竞争的核心要义,创造世界一流的装卸效率也是许振超埋藏心底多年的梦想。
想要创造世界效率,首先要有一流的作业团队。许振超提出,将队员的装卸效率全部提高到每小时50个自然箱的世界最高标准,同时与各个队的队长签下了“军令状”,还专门编制了青岛港第一本桥吊作业手册,将大家的经验编写成册。凭借此,许振超创造了仅用3个月就带出一批桥吊司机的记录,新入手的桥吊司机累计操练60小时就能出徒。
2002年3月4日,许振超和他的队友们以每小时299.7自然箱的单船效率刷新了中国沿海港口集装箱装卸的最高纪录;2003年4月28日,以每小时339自然箱的单船效率刷新了世界集装箱装卸的最高纪录,并被命名为“振超效率”……
此后多年,许振超带领团队先后9次刷新集装箱装卸世界纪录,“振超效率”成为港航界的一块“金字招牌”,让中国码头工人瞩目于世界舞台。


“振超精神”传承创新


轮胎吊“油改电”一直是困扰行业的一道世界性技术难题,但是解决轮胎吊高能耗、高成本、高污染问题已然迫在眉睫。2004年3月,青岛港成立了轮胎吊“油改电”技术攻关小组,作为带头人,许振超再次接受新的挑战。
经过两年的反复研究论证,许振超在国内外首次提出移动滑触线的供电技术方案,年节约成本2000多万元,实现了大气污染零排放。项目的研制成功不仅解决了废气污染和噪音污染这两大难题,填补了国际技术空白,更加优化了码头工人的作业环境,该技术荣获全国科技进步一等奖。
获颁人社部“振超大师工作室”之后,许振超更有了全新的创造力和无限的奋斗激情,他带领团队围绕码头安全生产需求,完成了“集装箱岸边智能操作系统”,在世界集装箱码头率先实现“桥板头无人”,解决了集装箱桥板头作业人机交叉的风险问题;带领团队打造的“48小时泊位预报、24小时确报”服务品牌,每年为船公司节约燃油1.26万吨。据统计,许振超带领团队累计申报国家专利108项,完成技术革新项目998项,成为名副其实的“金牌工人”。
如今,已经古稀之年的许振超仍在为我国的港口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他认为,与过去手抬肩扛的年代不同,现在的港口事业需要更多的专业型技术人才,中国现代化港口建设的使命,将由他们接续传承,绵延创新。



《中国交通报》





“人民工匠”许振超:

干就干一流,争就争第一


从一名普通码头工人成长为“学习型、知识型、创新型”的当代产业工人的杰出代表,山东港口青岛港前湾集装箱码头公司固机高级经理许振超近日被授予“人民工匠”国家荣誉称号。
得知自己获得“人民工匠”国家荣誉称号,许振超说:“这份崇高的荣誉,是奋斗在各行各业工匠们的共同荣誉。迈向新征程,更加需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我将继续引导和带动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此前,许振超已先后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改革先锋”“最美奋斗者”等荣誉称号。
在山东港口青岛港这片成长成才的沃土上,无数心怀梦想的港口人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成绩,从“人民工匠”许振超,到“时代楷模”“连钢创新团队”带头人张连钢……一批批先进模范代表人物彰显着码头工人的活力与风采。


自学成才勇破世界纪录


1974年,20多岁的许振超来到码头工作。“当时我们国家的码头已经开始机械化了,但是仅限于局部,基本上还是靠人拉肩扛。”许振超回忆往昔说,“那时码头本身吞吐能力有限,青岛港外面压着船,胶州湾都停满了。”
1984年,青岛港顺应集装箱装卸运输趋势,组建集装箱公司,34岁的许振超被选为青岛港第一批集装箱桥吊司机。就在大家劲头十足的时候,唯一的桥吊出现故障停机了。因为核心技术掌握在国外厂家手里,企业只得高薪聘请外方专家来修理,技术难点都在桥吊控制板上。许振超每天下班回家,都会带上备用控制板,对着台灯仔细观察,一笔一笔绘制电路图。4年时间里,他一共倒推了12块模板,画了整整两大摞完整详尽的电路图。凭着这股劲儿,他逐步掌握了各类桥吊技术参数和设备性能,不仅能排除一般的机械故障,还能修复精密部件。
青岛港桥吊投入使用第一年,集装箱装卸数量就达到1万箱。虽然桥吊效率提升了,但码头配套设施还不能跟上桥吊作业速率,集装箱往往没法按时运送到船上。“当时有船员对我说,你们的装卸效率什么时候能赶上日本就好了。”许振超回忆,从那时起他的心里就憋了一口气,“我们早晚有一天要超过!”
上世纪90年代开始,集装箱运输发展势头之强劲,令许振超惊讶不已。“原来堆一层、两层的集装箱可以堆到六层、八层,突然感觉青岛港变小了。”他说,原有的码头已满足不了集装箱运输需求。
2000年,他又一次参加了前湾集装箱码头的创业。“当时我们装卸速度已经超过日本了,日本每小时装200个集装箱,我们已经能装300个。”许振超回忆,“我们要赶超的,是当时的世界最快纪录。”
“干就干一流,争就争第一”,在这样的自我要求下,许振超和工友齐心协力,果真让新码头精彩亮相。2003年4月27日,在“地中海法米娅”轮的装卸作业中,许振超率领团队创造了单船效率339自然箱的世界集装箱装卸纪录,“振超效率”由此诞生。
执着追求,不断自我突破,此后振超团队又先后8次刷新集装箱装卸世界纪录,使“振超效率”成为港航界的一块“金字招牌”,也成为中国港口领先世界的生动例证。2006年,许振超和团队进行了2年的技术攻关,首次实施集装箱轮胎吊“油改电”技术改造,填补了该领域空白,年节约生产成本2000万元,实现了污染物零排放。国内港口以及新加坡、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家码头纷纷效仿。
他还带领团队围绕码头安全生产需求,开展科技攻关,开发集装箱岸边智能操作系统,在世界集装箱码头率先实现“桥板头无人”,解决了集装箱桥板头作业人机交叉的风险问题。


薪火相传大力弘扬工匠精神


21世纪初,我国港口在码头硬件、装卸效率方面世界领先,但在全自动、半自动化码头方面还处于落后状态。2013年,青岛港决定启动建设自动化码头。
山东港口集团全自动化码头建设创新团队带头人张连钢带领团队用3年半的时间,完成国外至少需要8至10年才能完成的任务,建成全球领先、亚洲首个真正意义上的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为世界贡献了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自动化码头“中国方案”。
“从肩扛手抬到实现机械化再到自动化,我见证了青岛港从弱到强几十年的变化,这些变化离不开党和国家的政策支持,也离不开码头工人的努力。”许振超说,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把第一线的大国工匠一批一批培养出来”的嘱托,不断加大技术工人培训的投入,培养一专多能型人才,为建设世界一流海洋港口贡献力量。
匠心筑梦,薪火相传。山东港口干部职工纷纷表示,将以“人民工匠”许振超等先进典型为榜样,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以“人人争当奋斗者重整行装再出发”的奋斗实践,为山东港口“三大建设”贡献更多力量。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点击查看报道原文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 | 许振超:精益求精做好本职工作,成为无愧于时代的劳动者



经济日报




科技日报




《中国日报》




《中国劳动保障报》




踔厉奋发、笃行不怠

山东港口将

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引导全体干部职工

以“人民工匠”许振超为榜样

人人争当奋斗者,重整行装再出发

为中国式现代化

贡献更大力量



客座教授许振超在港湾学院

2006年4月28日学院聘请许振超为客座教授

学院隆重举行全国著名劳模许振超报告会暨“工匠精神进校园”启动仪式

传承匠心,共育匠才丨学院“振超工匠班”正式开班

荣耀!学院客座教授许振超被授予“人民工匠”国家荣誉称号


山东港口宣传思想文化培训班在我院举办博以文,约以礼|大学生校园生活礼仪篇喜报!学院荣获2024金砖国家职业技能大赛增材制造赛项国内总决赛一等奖大学生传媒中心纳新啦|初见倾“新”,“媒”你不行

来源:山东港口党委宣传部

编辑:王鸣轩、钱成鑫

策划:党委宣传部

校对:王新媛、袁瑜晗

看完文章分三步
第一步点赞
第二步点亮在看
第三步分享朋友圈给更多伙伴

↓↓↓

编号:W2024092601

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
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官方微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