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伴成长
赋能未来
考后心理调适指南
考试结束后,很多孩子往往会出现“考后综合症”,表现为担忧成绩、情绪低落、放纵迷茫等等。阶段性练习对学生而言是一次挑战,对于家长来说也是不小的“考验”。对于孩子辛苦半个学期交出来的答卷,家长们有人欢喜有人忧。家长们的支持和鼓励对于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正确看待与解读比只关心具体分数更重要,更能发挥每一次考试的作用。家长如何谈成绩,考验着每一位家长的智慧,接下来这份考后家长攻略,请您查收!
明确谈成绩的目的
家长们在与孩子谈成绩之前,可以先好好思考一番:此次和孩子谈成绩是希望给孩子带来什么呢?是希望表达对孩子的理解与鼓励?是希望孩子保持学习的动力?是帮助孩子发现学习方面的不足?又或者是……不同的年级,不同的情况的个体,谈话的目标也会不一样。以下是三个年级可参考的谈话目标:
对于初一学生
在努力了半个学期后,通常孩子们对成绩都会有比较大的期待,但也意味着成绩出来后,不少孩子会感到失落。所以,家长和初一的孩子谈成绩,可定位在帮助孩子看到目前自己在年级的位置,同时也将这次考试视为一个提升自我的宝贵机会,让孩子自己审视这一阶段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
对于初二学生
部分学生在经历完初一的新鲜,同时未到初三的紧张,会出现学习松懈的情况。所以,和初二孩子谈成绩,可定位在鼓励孩子保持学习的积极性,让孩子看见自己平时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成长,帮助孩子明确学习的意义,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成绩。
对于初三学生
据了解,部分初三孩子对于考试会感到焦虑、疲惫和纠结,他们想冲刺中考,很在乎成绩,但也会因为压力过大导致学习动力不足。所以,和初三孩子谈成绩,要关注孩子的身心状态,留意他们是否存在负荷过大的情况,需要帮助他们保持身心的稳定。
如何谈成绩
1.关注自己,处理好自身情绪
家长在面对考试和成绩时,首先要做好情绪管理,尽可能克服自身的焦虑,避免将其传递给孩子。当情绪难以控制时,可以暂时离开,通过转移注意力等方式让情绪平稳下来,切忌在情绪爆发时处理问题。比起压抑这些情绪,接纳情绪是更好的选择,给自己一些时间与空间,尝试用呼吸放松、运动锻炼等合适的、安全的方法将它们宣泄出来。等到自己的负面情绪宣泄完了,再与孩子一起面对这次考试的结果。
2.多鼓励少评判,合理看待成绩
孩子的成绩无论好坏,都是他们努力付出的成果。考试结束后,孩子们回到家庭这个温馨的避风港,稍作休息,为接下来的学习之旅积蓄力量。家长们应该更多地在生活上关心孩子,在情感上给予慰藉。家长可以运用“黄金五问”的方法,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考试成绩。
首先,家长可以询问孩子“你对自己的成绩满意吗”,而不是直接表达家长自己是否满意。因为学习是孩子个人的事情,重要的是孩子自己的感受,而不是让他们感受到考试给父母带来的影响。
如果孩子表示满意,家长可以问“你打算怎么庆祝”,而不是“我要奖励你”。庆祝是孩子在自我满足后与他人分享喜悦的方式,而奖励则可能暗示家长在评价孩子,削弱了孩子的成就感。
如果孩子不满意,家长应展现同理心,可以说“看得出来,你很不开心”,避免说教,以免加重孩子的压力。
无论孩子对成绩是否满意,家长都可以进一步询问“你觉得是进步还是退步了”,鼓励孩子与自己比较,而非与其他孩子竞争。因为自我提升是人类的天性,通过自我比较来激发孩子的幸福感,培养成长心态。
家长还可以问孩子“你觉得可以做什么让下次考试更好”,虽然家长不能代替孩子经历生活,但应支持孩子追求更好的表现。
3.进行积极归因,助力孩子成长
家长在看到孩子的试卷后,比起连番追问,更好的做法是引导孩子进行自我分析,对考试的结果合理归因。研究表明,通过调整归因方式,可能会有效地影响到学生在自己失败时的归因倾向。当孩子考得比较好的时候,告诉孩子这是他的实力和持久努力的结果,让孩子充分认可自己的能力和努力;当孩子成绩表现不佳时,可以引导他认识到这可能是他目前的努力还不够,而非自己天赋或能力不足,帮助孩子减轻焦虑,相信自己。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人生是一场跌宕起伏的马拉松而不是一次以成绩定结论的考试。阶段性练习也只是漫长学习生涯中的一个小节点,不能评判孩子的未来。家长要理性面对,及时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帮助孩子学会从中收获成长。让我们携手,用心陪伴孩子成长,一起见证孩子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图文:董丽娟
审稿:严 莉
审核:林炎云 林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