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巳蛇年是第一个“世界非遗”春节
春节最具代表性的标志之一
就是“吊钱儿”——剪纸
武清杨村六街彩色剪纸
作为天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剪出了“非遗春节”的中国味儿
今天,让我们跟随
杨村六街彩色剪纸第四代传承人——闫海荣
一起走进她和非遗彩色剪纸的故事!
2016年5月,河西务镇孝力中心小学的英语教师闫海荣在武清区进修学校举办的一期研讨学习班上偶然接触到民俗剪纸,从此便与其结下了不解之缘。
“我的本职工作是一名英语教师,没有剪纸、绘画的基础。”闫海荣说。学习民俗剪纸并不容易,既要会画又要会剪、会刻、会上色。闫海荣指着《西游记》人物剪纸作品说:“这是我刚开始学时的作品,我的人像画得并不好,但是每天晚上我都坚持坐在台灯底下一笔一笔地画,一点儿一点儿地刻。”在良师益友的指导帮助下凭借着自己的坚持努力,闫海荣从“外行人”成为杨村六街彩色剪纸第四代传承人。
提起剪纸作品,闫海荣如数家珍。
“这幅作品剪的是武清文化公园,加入了蝴蝶、喜鹊、祥云等吉祥元素。”
“这幅剪的是南湖的缩影,主要的创意就是喷泉喷出来的水花。”
“这幅是五福捧寿,底下用糖纸套色,黑色宣纸做底,纹路比较清晰,更有立体感。五个蝙蝠捧着一个寿桃,寓意着福中有寿,富贵延绵。”......
这些妙趣横生的剪纸......无时不在散发着独属于传统文化的魅力。
闫海荣近期的剪纸创作多集中在表达新春喜庆祥和上。纸上飞舞的蛇,成双成对的春意红灯笼,招财纳福的小荷包......有着一百多年的历史杨村六街彩色剪纸在表达情感上“得心应手”,大幅的剪纸色彩鲜明、风格独特,小幅的剪纸精致小巧、匠心独运,深受大家的喜爱。
闫海荣不仅自己爱剪纸,还积极助力杨村六街彩色剪纸“走出去”。“响应‘瓣瓣同心京津冀 欢欢喜喜过大年’的号召,我带着武清杨村六街彩色剪纸到北京、河北交流互鉴,让当地的传统文化爱好者感受武清非遗的魅力。”闫海荣骄傲地告诉记者,“今年已经是我坚持剪纸的第九个年头了,伴随着‘春节’申遗成功,2025乙巳蛇年成为首个‘世界非遗版’春节。我怀着格外激动和喜悦的心情以及强烈的使命感,做了很多风格各异的蛇年剪纸,向更多人展示非遗魅力以及中国的年味,让非遗之光熠熠生辉,做好文化传承工作。
怎么样?
有没有被非遗剪纸作品惊艳到!?
你在过年期间还体验过哪些武清非遗?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交流!
祝大家2025年“巳巳如意”
金蛇接财,四季平安~
本文系原创,转载须注明来源美丽武清
图文、编辑:赵雨萌
视频:姚迪、罗梓彤、千晴、赵雨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