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原著:明兰的开府宴,盛家有三个重要的女人,居然没参加

文摘   电视剧   2025-01-31 06:19   河北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人物解读第五百三十五期:明兰在盛家的人缘很好,但她的开府宴,却有三个盛家的重要女人没有参加。
01
原著中,明兰的开府宴,十分重要。作者用了整整三个章节来描述开府宴盛况。
而且,还用一个章节叙述开府宴前,明兰的准备工作。一个章节专门说开府宴后,明兰感受和安排。
但是,对明兰来说,这样重要的时刻,盛家却有三个女人,没有参加。其中,还有一个是明兰生命里最重要的人。
02
三个没来参加开府宴的盛家女人,各有原因。
可能谁也没有想过,明兰的开府宴,盛家只来了王氏和已经出嫁的如兰和墨兰。
盛老太太虽然不喜欢热闹,但她最不喜的墨兰出嫁时,她也露了脸。可明兰的开府宴她却没有出席。
不仅盛老太太没有出席,华兰和海氏都没有出席,这是为什么呢?
其一,没有出席的盛老太太,无奈又让人泪奔。
年少时的盛老太太,在京城是数得上的才女。又是最疼爱明兰的祖母。明兰的开府宴,她是想去的。但是,她也有自己的顾虑。
首先:盛老太太怕见故人。
盛老太太不喜欢热闹,但必要的场合,她都是要露面的,但她更怕见故人。
因为,盛老太太年轻时,对探花郎一见钟情。不顾父母反对,非要嫁过去的。
勇毅侯爷怕女儿委屈,备了丰厚的嫁妆,将女儿嫁进了盛家。探花郎与盛老太太新婚时,有过一段甜蜜岁月。
然后,探花郎不仅接受了上峰的赠妾,还把伺候自己的婢女,也抬了妾。
盛老太太是难过的,但她也知道,问题出在探花郎身上,就和探花郎吵架,拦着探花郎纳妾。
这里有盛老太太吃醋的成分,但也是为了探花郎。毕竟,他初入官场,就不停地纳妾,容易被御史言官奏私德不修。
探花郎不懂这些,只觉得盛老太太不够温柔,愈发宠爱妾室。然后,妾室有了不该有的心思,害死了盛老太太的嫡子。
盛老太太怒了,处置了妾室。探花郎此时才明白,自己错的太离谱,抑郁之下,被一场风寒夺了性命。
探花郎过世后,勇毅侯府夫妇劝她再嫁,盛老太太拒绝了,将盛紘记在了自己的名下。
盛家好不容易出个官老爷,却被盛老太太气死了。于是,盛老太太成了盛家的仇人。
三老太爷更是觉得盛老太太和盛紘孤儿寡母的,不配得到探花郎巨额的遗产,就和盛老太太争。
于是,他跟盛老太太打了官司。这些,盛老太太在京城的故人都是知道的。
再后来,就是林老太太求上门,希望盛老太太收养林姨娘。那时,盛老太太把林姨娘当做闺女,养在身边。
几年后,盛紘一举中第,求娶了王家的嫡次女。因为要赴外任,所以,王氏是先于康姨母成婚的。
王氏与盛紘成婚后,恩爱过一段日子。但王氏什么都要管,手神到了盛紘官场上,还天天把王家挂在嘴上,时刻敲打盛紘。
于是,盛紘开始讨厌王氏,和林姨娘有了首尾。
顾廷烨是朝廷新贵,来参加开府宴的都是非富即贵的。而这些人,大多是盛老太太的故交。
故人见面,难免要叙旧。盛老太太不想提起这些事,更不想让众人知道,曾经,自己当做亲生闺女养大的女孩,竟让上赶着给别人做妾。
其次:盛老太太怕明兰的开府宴办得不圆满。
明兰很聪明,但她是按照庶女的标准养大的。
盛老太太对明兰未来的规划是——需要独立办理的最大场面,大约就是请些个把姐妹、妯娌和小姑吃顿七菜一汤的便饭。
虽然,盛老太太教过明兰一阵,可她自己也是疏漫洒脱之人, 导致明兰只知道大概的流程,细节和具体操作,明兰是不懂得。
所以,越临近日子,明兰越见肃然,成日板着脸。就是每天忙工作的顾廷烨,都瞧出来明兰心里没底。
明兰是盛老太太捧在手心里的姑娘,也是盛老太太最满意的孩子。若是开府宴办的不好,她的脸面也不好看。
毕竟,全京城都知道明兰是养在盛老太太身边的姑娘。
如顾廷烨所说:“对你心存善意的,便是略有疏漏,也能谅解你。”
可总有几个人是故意寻衅的,盛老太太又极其护短。若是宴会上有人故意找茬,盛老太太肯定要护着明兰。
但是,盛老太太若为明兰出头,外人会说盛家人不分青红皂白,只知道护犊子,还会无形中得罪人。
这些人回家自然会说这件事,到时候,他们的夫婿就会在官场上给顾廷烨,盛紘和长柏父子下绊子。
若盛老太太不护着明兰,会让人觉得明兰就是一个娘家都不重视的小庶女,对明兰有了轻视,以后明兰去别人家参加宴会,也会被轻视。
而且,他们还会觉得盛家人不团结。
最后:盛老太太没参加开府宴,却嘱咐了老闺蜜护着明兰。
盛老太太虽然不爱参加聚会,但不代表她没有与关系好的闺蜜走动。而开府宴上,明兰也遇到了故意寻衅的人。
第一个是甘老夫人。
她送了顾廷烨一个女人,但甘老将军和顾廷烨算是政敌。所以,顾廷烨没有搭理那个女人,只养在后院里,饿不死就行。
但甘老将军把这个女人送过来,为的是得到顾廷烨的宠爱,然后获得情报。
可甘家人无法跑去顾廷烨那里说:“你就睡一下我的干女儿凤仙吧”。
于是,甘老夫人觉得明兰轻,没经过多少事情,就借着明兰宴请众人的日子,提出让明兰喝了凤仙的妾室,过了明路,凤仙就是顾廷烨的妾室。
若是顾廷烨没有亲近凤仙,甘老夫人就可以用舆论,说明兰善妒,不让顾廷烨亲近妾室。从而达成他们让凤仙窃取情报的目的。
可明兰四拨千斤,根本不接甘夫人的话茬,还把甘夫人搞的下不来台,不知道如何收场时,卢老夫人忽大声道:
六丫头呀,我说何时可开宴,要是把我老婆子饿坏了,回头寻你祖母告状去!”
一句“六丫头”,“寻你祖母告状去”。可见,卢老夫人与盛老太太的关系不一般。
开席后,顾廷炳的妻子对明兰说:“弟妹这园子叫我瞧了实在是喜欢的不得了,来了就不想走了!我瞧这偌大的宅子也空旷,也不知我有没有福气和弟妹做个伴?搬来一道住着,也热闹些不是。”
这位炳二太太完美继承了四房人的无耻,而且,就算是有人搬过来和明兰一起住,也该是顾廷煜的妻子邵氏和顾廷炜的妻子朱氏。
一个分了家的堂妯娌,倒点击去澄园了。 
如兰气不过,悄悄跟身边的袁文缨说了一句:“不是早就分家嘛了,怎么还赖着住一起?莫不是想省饭钱吧。”
这句话,虽然是“悄悄话”,却叫人都听清楚了。顾家女眷觉得丢人,外家女眷又等着吃瓜。
这时,卢老夫人又说话了,她有气无力的哼哼:“唉……老婆子年纪大了,耳朵不好使,你们这一说话,我就连唱的是什么也听不出了。”
四老太太松了口气,赶紧道:“都是我们扰着您了。”然后狠狠瞪了眼炳二太太,脸上装笑,重重道:“你们别多嘴了,赶紧听曲儿!”    
如果说第一次是卢老夫人真饿了,那么,第二次卢老夫人再开口,不免让人觉得,卢老夫人些刻意维护明兰了。
明兰大婚第二日,顾家人为了顾廷烨分府另住,在席面上吵的不可开交,明兰却说了一件往事——两年前,工部的前尚书卢老大人受圣上嘉奖‘勤慎警勉,年高德昭’,不但擢升内阁次辅,尔后不久,又赏赐了西福门内的一座宅邸
当时,顾廷灿的反应是:“你说这做什么……
这件事,说明京城的权贵是知道的,但明兰继续说:“其实卢老大人的旧宅邸本就不错,虽离皇城远了些,但山清水秀,风光明媚,最妙的是卢老大人的故交好友乃至几家亲眷都住那一带,平日里颐养相聚,浅酌清谈,正是美事!
当时听闻不少亲眷好友都劝他不要搬了,就原处住着吧,反正是皇上赏的,那宅子还能跑了不成?哎……可卢老大人接旨后,二话不说就搬了过去;卢老大人说,君恩如天,不受,便是不敬!
卢老夫人就是这位卢老大人的妻子,而明兰能知道的这么清楚,大概是卢老夫人来盛家做客,明兰是旁听。
而且,卢老大人是盛紘的顶头上司。
申辰之乱后,盛紘对盛家女眷说自己的经历时,曾叹道:“还好我们尚书大人机敏,一瞧不对,赶紧把领着我们进了工部的暗室,那儿储了食水,躲过几日便好了,没有什么死伤。”
提到卢老大人,齐衡的父亲也叹道:“盛兄倒是好福气,卢老尚书平日里瞧着耳聋糊涂,一问三不知,没曾想危急关头却脑子灵光,不但携下属安然无恙度过劫难,且工部各类文书秘图一丝未损,大乱之后,圣上嘉了工部群吏‘临危不乱’四字,老尚书自己入了阁不说,盛兄也升了正四品的左佥都御史。
严大人要求盛紘在参沈顾二人纵兵为祸,不服军令的奏折上附议时,齐衡给长柏通了消息,但盛紘不放心,特特去问了卢老大人。
卢老大人还告诉盛紘透露了最新战报——皇上秘旨未发,报纸上说沈国舅一举掀了羯奴中军大帐,顾二郎斩杀了左谷蠡王及部将无数。
这都足以说明盛家人与卢家的关系匪浅。
虽然,盛老太太没有参加明兰的开府宴,对明兰的关怀却一点都不少。而关心则乱,在盛老太太身上完美体现。
所以,盛老太太不喜喧闹吵嚷,一早就说了,不来的。
其二,另外两个没来的,是华兰和海氏。
华兰和海氏没来的原因,是因为她们两个都有孕了。孕妇容易疲劳,也不适合去人多的地方。
所以,王氏感慨:“可惜了……华儿一直记挂着你,偏你的好日子她却来不了。”
明兰轻笑安慰道:“我早和大姐姐说过了,今日不过是图个名头摆几桌酒,其实如今园里的花树大都还秃着呢,没什么看头。
待大姐姐和大嫂身子都妥帖了,到时候花也开好了,人也齐全了,把祖母和侄子侄女也拖了来,咱们自家人聚拢来赏园子,岂不更好?”
03
明兰的开府宴,墨兰倒是去了。
可墨兰看到澄园的气派,又想到自家小院的一亩三分地,只觉得又酸又涩。
可以说,真心对待明兰的,参不参加她的开府宴,对她都是一样好。
嫉妒明兰的,参加了她的开府宴,也是怀了别的心思。
关注我,下期更精彩!




说书狐小仙
一个每天讲述《知否》原著故事的小狐狸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