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届三中全会】上观新闻 | 饶先来: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上海怎么做?

学术   2024-10-08 16:58   上海  

 点上方“上海社会科学院”关注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提出要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等七个领域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并对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做出了系统部署。《决定》还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必须增强文化自信,加快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形势,培育形成规模宏大的优秀文化人才队伍,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文化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是文化创新发展的中心环节,是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重要保障。近年来,上海的文化体制改革始终走在全国前列,创造了许多好的经验,无论是宏观战略布局,还是具体领域的深入推进,都在全国发挥了积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基本形成了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文化宏观管理体制和微观运行机制。

按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系统部署,对标顶级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发展水平,对应市民群众对更高品质美好生活的文化需求,上海文化体制改革仍需进一步推进,文化跨部门跨行业协同发展能力必须进一步提升,文化与旅游、体育、科技等融合发展仍需加强统筹部署,传统文化产业转型创新能力仍需进一步加强。优秀文艺作品原创能力仍需进一步提升,文化人才队伍仍需进一步优化,新一代名家大师、领军人才依然紧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需要抓住主要矛盾,认真梳理推进文化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准确找到改革创新文化体制机制的着力点和切入口。具体而言,文化创意产业融通与协同发展效应不明显、创新型复合型文创人才紧缺,是上海进一步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亟须贯通的堵点和卡点,必须通过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加以突破。


新型文化业态的快速发展,亟须改革现有文化管理制度,创新人才引育机制

加速推进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扶持新型数字创意产业,亟须改革创新数字治理模式。一是传统文化产业深度数字化转型加速演进。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数字化转型为文化产业发展创造了新机遇和新空间,文化服务业数字化转型成为产业发展的新阵地,传统文化产业生产方式变革是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消费端数字化转型是产业发展的必由路径。二是新型数字文化产业成为引领行业发展的新增长极。数字文化产业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数字文化产业新业态新门类丰富多样,以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网络直播、网络游戏等为代表的文化产业新载体,成为上海经济发展重要引擎。三是培育数字创意产业集群快速成长。数字创意产业集群打造旨在共享先进适用技术和最佳实践经验,紧密产业与行业协会、专业服务机构之间的联系,畅通产业内外循环。数字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带来了各类市场主体活动场所逐步转向虚拟空间,虚拟空间的实现和治理面临挑战。推进文化数字化资源整合、加快文化数字化技术革新与转化、保护文化数字化产权等方面,都要求政府治理模式的数字化转型。

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融合发展,需要强化跨部门协同治理途径。一是加快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拓宽文化发展新领域。一方面是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硬件建设,5G、物联网、卫星互联网等通信基础设施以及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技术基础设施是文化新基建的基本载体。另一方面是软件建设,包括文化新基建辅助生产体系建设,以及文化新基建应用领域的建设。二是以融合发展重构文化产业生态链,推动产业集群融通发展。以跨界融合拓宽产业发展思路,以跨角色融合扩大产业传播效应,扶持数字内容集聚共享平台建设。

文化产业转型与数字化融合,需要配套的制度法规保驾护航。一是文化产业融通合作亟须跨区域立法。目前文化要素自由流动不够充分,传统行政管理机制藩篱尚未突破等原因阻碍了文化产业融通合作高效进行。二是文化产品高水平有效供给亟待法律规制。能否提供更多既能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又能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文化产品,是衡量文化产业发展质量和水平的重要维度,文化产品的高水平有效供给需要法律规制的有效保障。三是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专利保护、统计分析、金融支持、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立法和司法保障。数字技术带来的科技伦理风险、数据安全、算法滥用与信息茧房、文化同质化和数字文化成瘾等新问题,限制了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法规予以制衡和纠偏。四是充分发挥互联网法院的职责作用,研究制定大数据权属确定、产权使用和交易法规,制定“AI”作品权利归属法规,为技术要素驱动的文化产业发展、为文化新质生产力的培育提供法律保障。

激活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亟须补齐高端人才紧缺的短板。上海推进文化创意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设“两中心、两之都、两高地、两城市”,建成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需要大量的高端文创人才。人才是实现文化创新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加强文化产业多向融合发展,同样需要建立与新型文化业态相匹配的人才机制,文化创意产业转型与数字化融合发展拓宽人才培养与应用新思路。比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适应世界经济发展新趋势新格局、增强国家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的重要载体,涉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工程技术、通信技术、管理工程与技术等多学科多领域。高水平人才培养是新基建的基本需求也是新基建服务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人才需求。一是以“两中心、两之都、两高地、两城市”推动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需要许多创作创制、表演展示、创意设计、组织策划、经营管理、营销推介、中介经纪等方面的高端人才。二是文创产业的数字化融合急需大量的高素质科技人才提供技术保障。而新基建蕴含的强大理工科人才正是为文化产业数字化融合发展提供了在内容创作、服务营销、消费体验等环节的人才保障。三是文创产业转型融合发展呼唤复合型文化管理人才。数字文化产业更加看重具有多学科背景、创新意识明显、创新能力强的“新动力人群”,他们是新经济增长的活力源泉,是“新零工经济”实现的保障。文化新业态呼唤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向统计、计算机技术、数据挖掘和处理等领域扩展,形成复合型文化产业人才。


守正创新,改革文化体制机制,激发上海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从单一市场主体到多元创新主体,从线性生产到空间多维生产,从单向指向到即时交互,从物质生产到场景体验,从产品单一导向到数字内容衍生共生,从封闭场域到开放空间,这些新特点重构了新型文化产业生态,在制度层面造成了市场与政府的关系改变,监管及治理制度发生变化,社会公平及伦理问题凸显,亟须改革创新应对新挑战。建立与新型文化产业生态相适应的管理制度,改革文化创意高端人才引育机制,是进一步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的有力手段。

重塑与新型文创产业生态相适应的管理制度。一是坚持包容审慎的原则和态度。互联网技术和现代传播媒介支持下文化参与大众化、草根化,体现了文化市场繁荣和文化创作活力,但也伴生了亚文化泛滥、文化内容低俗、网络恶搞等大量网络文化问题。面对新型文化业态快速发展,既要保护大众创作创新的热情,又要加强内容管理维持良性产业秩序,努力寻求坚持包容审慎态度与促进新型文化产业健康发展之间的平衡。二是创新数字治理模式。一方面注重管理服务人员的科技技能培训,不断提升管理者文化专业素养和现代科技素养。另一方面注重现代化数字治理手段应用,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实现智慧化管理。三是强化跨部门协同治理路径,建立适应新型文化产业需求的大部门制联合管理机制。文化内容审查管理和文化市场行为监督管理需要跨部门协同治理。要加强文创产业管理服务大数据资源平台建设,构建跨部门、跨行业、跨层级、跨区域的数字服务体系,实现文创产业数据共享。四是加强财政投资引导。设立文创产业融通协同发展投资专项资金,提升文创数字金融专营服务水平,支持骨干文创企业与产业链上其他行业单位组建创新战略联盟,支持文创企业建设“未来场景实验室”,加强文创领域核心技术、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研发。

突破人才引育体制机制藩篱,营造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上海要加快推进“两中心、两之都、两高地、两城市”建设,开创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新局面,必须集聚一大批文化人、艺术家和科技人才,特别是需要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名家、领军人才起带头引领作用。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持规划先行、加强顶层设计,发挥好自主培养的精准性优势和人才引进的时效性优势。一是要培育好使用好本土人才。以“成果导向”优化重大人才工程实施,促进人才吸引培养和产业发展相融合。加强与国内外知名艺术院校和专业培训机构的合作,有针对性地推进紧缺高端人才培养合作项目;二是要在传统优势基础上加强人才定向吸引。建立国际化文创社群和平台,持续拓展国际文创合作,定向吸引高层次文创后备人才;三是要基于竞争优势持续吸纳外源性人才,进一步优化外国高端人才签证等配套政策,加大高层次人才精准引进力度;四是以灵活机制吸引海外人才“回流”、“环流”。五是要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综合改革试点,探索试行人才引进工作市场评价。创新科技人才评价制度,深化职称评定、科技成果转化、科研经费管理等改革。六是要打造创新创意文化,营造良好创新生态环境。


(饶先来,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文化创新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来源:上观新闻

制作审核:院党委宣传部

(院科研成果传播办公室)

责任编辑:凌励



扫码关注

上海社会科学院积极响应中央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号召,以构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社会主义新智库为目标,大力实施智库建设和学科发展的双轮驱动发展战略,努力成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重要基地,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坚强阵地,成为国内外学术交流的主要平台,成为具有国内外重要影响力的国家高端智库。


上海社会科学院
上海社会科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号是展示上海社会科学院重大科研活动、重要科研成果、优秀科研人才和国际学术交流情况的重要窗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