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0日《蚌埠日报》报道
地名兼具地理标识、历史文化与社会经济等多方面的关键意义,不仅是精准的地理方位指引,更是历史记忆守护者、地域文化特色的捍卫者,还有力促进信息交流与交往,对于提升地区知名度,推动相关产业等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近年来,蚌埠市启动实施《蚌埠市城市道路地名规划(2021-2035)》,以科学管理与文化传承为核心,赋予地名更多历史厚度与时代意义。地名规划不仅优化了城市空间布局,还通过挖掘和展现地方文化,提升了蚌埠城市品牌的辨识度和吸引力。
打开蚌埠城市地图,不难发现,禹治路、禹绩路、禹风路、禹德路等“禹”字地名遍布在蚌埠市城区的各个路段。大禹会诸侯于涂山的传说不仅成为蚌埠市标志性文化符号,更成就了“禹会路”“禹功路”等一系列地名。
“禹立潮头,会通四海”,蚌埠作为大禹会盟之地,以禹字命名地名不仅造就了“大禹治水”的美谈,传承了大禹治水精神,更将“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治淮理念传递至今。
沿淮河布局的淮河路、治淮路、长淮路等一条又一条横向的“淮”字路恰似淮水的印记,承载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治淮历史,成为蚌埠城市发展的文化名片。
地名是城市发展的文化记忆,也是记录地方变迁的重要载体。蚌埠地名规划注重挖掘历史积淀和文化内涵,让道路名称不仅是定位工具,更是文化载体、城市精神的实体符号。
“双墩路”将双墩遗址融入其中,展现了蚌埠作为中华文化发源地之一的文化自信,而“龙山路”“凤安路”则致敬明代古中都之地的传统龙凤文化,将龙凤呈祥的文化基因延续、传递。这些地名,不仅是城市历史的见证,也传递着源远流长的文化基因。
作为淮河流域的重要中心城市,近年来蚌埠市在城市建设中注重地名规划与总体发展战略的协调统一。《蚌埠市城市道路地名规划(2021-2035)》以规范化、层次化、文化化为导向,着力打造涵盖历史、文化和地理特色的地名体系。
今年一月市民政局召开《蚌埠市城市道路地名规划(2021-2035)》新闻发布会,会上提出,目前城市道路名称还存在着以企业冠名、重复专名、一路多名、代号编码路名等不规范现象,为更好适应城区建设“东西拓展、拥河环湖、南岸提质、北岸扩容”的新战略发展要求,市民政局将进一步保护和弘扬优秀地名文化,提高地名命名更名的法治化、科学化、标准化水平。
以原先的“特步大道”为例,该路段现已更名为“大庆北路”。沿着大庆北路南行,原先的“中粮大道”则已更名为大庆路。而位于城区中心的涂山东路以南淮河文化广场区域的弧形街道,则更名为“珍珠街”,更好地方便市民识别和定位。
作为全国最早开展城市规划的城市之一,蚌埠学习借鉴济南城市规划经纬系列地名的应用,建国后进一步发展为数字系列化地名。层次分明、有规可循的系列化地名,适应了当时城市发展的规模和建筑物的体量,更留下了新中国城市建设者对现代化、对规律性的追求。
回到现在,近三十年来蚌埠地名规划充分展现地方特色文化的同时,还遵循“因山名因水名命好名”的中国传统命名原则。
黑虎山路、黄山路、天河路等既具有较强的指位功能,又因用于快速路和主干路,彰显了蚌埠山水形胜地理特征。航华路、航苑路、学府路、学苑路等不仅好听好记,还能以系列路名反映一个地区的特点。
高新区内的仁和路、乾和路、坤和路巧妙地将“天地人和”传统理念融入路名,蚌山南部新城的明贤路、明德路、明智路、明礼路等几乎概括了传统道德对人的要求,安民路、富民路、康民路、惠民路、兴民路等强烈反映了执政为民的时代要求。龙子湖西南区域地名的高铁东路、集贤路、致远路、诚信、守正,体现了滨湖特征、为政要求,力求从路名上营造宜居宜商的氛围。
一个地名承载一方历史记忆,一个地名沉淀当地生产生活印记,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为了保障地名规划顺利推进,市民政局成立了专项工作小组,对规划实施进行全流程跟踪管理。
今年,市民政局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政策解读、与企业和市民沟通等形式,强化社会对地名规划的认知与支持。同时,市民政局对现有402条道路地名标志开展摸排工作,明确了更名、调整所需的标牌数量和位置。
通过科学规划与文化融合,蚌埠地名规划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提升道路名称规范化水平的同时,也为城市品牌塑造注入了文化活力。地名标志的统一和文化内涵的挖掘,不仅优化了市民出行体验,还将蚌埠的城市记忆和历史底蕴传播得更为广泛。
市民政局负责同志表示,未来将继续完善地名规划实施方案,探索地名与社会服务、智慧应用的深度融合,加强文化标识建设,打造具有历史厚度、文化韵味和时代气息的城市形象。
蚌埠地名,不仅是历史的记录,更是未来的桥梁。这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正以地名为纽带,连接过去与未来,讲述属于蚌埠的动人故事。
不想错过推送
给“蚌埠日报”设个星标🌟
第一时间接收最新最热资讯
审核:李博
您关心的最新信息
尽在蚌埠日报官微
点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