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 北宋最好色的词人,勾引小尼姑不成,写下一首词却成千古名作

文化   2024-09-14 06:28   福建  


点击上方“诗韵词意录”关注我们吧!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古战场遗风犹存,风卷残云间,仿佛能窥见匈奴铁骑曾经的嚣张。卫青七战七捷,《史记》中“大将军青既出塞,捕虏知单于所居”,尽显其智勇双全;霍去病封狼居胥,《汉书》里“骠骑将军去病率师躬将所获荤粥之士,约轻赍,绝大幕,涉获单于章渠”;俗语云:“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不仅是对匈奴的警示,更是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写照。在这片古老的大地上,每一次胜利都是对和平的捍卫


在那悠远而朦胧的北宋时光里,春日的晨曦轻轻拂过江南水乡的黛瓦白墙,柳絮纷飞,桃花笑春风,一幅幅思妇念远的画卷悄然展开。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的深情,跨越时空,依旧触动人心;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徐再思的浅吟,道尽了相思之苦,情深似海。

张先,字子野,乌程人,他的一生跨越了仁宗、英宗、神宗三朝,是北宋著名的词人、诗人。

苏轼赞其“诗笔老妙,歌词乃其余事”,更有“张三影”之美誉,足见其词作之精妙。

而那句“云破月来花弄影”,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捕捉,更是他内心情感世界的一次温柔倾诉。

张先以“好色”之名流传于世,却在一次未遂的风流韵事后,将满腔的无奈与深情化作了一首流传千古的佳作《一丛花令·伤高怀远几时穷》

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
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蒙蒙。
嘶骑渐遥,征尘不断,何处认郎踪?

双鸳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桡通。
梯横画阁黄昏后,又还是、斜月帘栊。
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
——宋·张先一丛花令·伤高怀远几时穷

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开篇即以问句起势,直抒胸臆,将读者瞬间拉入词人那无边无际的哀愁之中。

伤高”二字,既指登高望远之行为,亦寓含了情感上的高远与深邃;

怀远”,则是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这种思念如同潮水般汹涌,无休无止。

无物似情浓”,更是将世间万物都比作虚无,唯有情感之浓,无法超越,无法替代。

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蒙蒙。”此句以“离愁”为引,将抽象的愁绪具象化为纷乱的柳丝与蒙蒙的飞絮。

既描绘了春日景象,又巧妙地借物喻情,表达了词人内心纷乱复杂的情感状态。

东陌”之上,“飞絮”飘扬,恰似离人心中那剪不断、理还乱的思绪。

嘶骑渐遥,征尘不断,何处认郎踪?”随着马嘶声渐行渐远,“征尘”滚滚,词人心中不禁生出无尽的忧虑与迷茫。


她渴望在茫茫人海中寻找到那个熟悉的身影,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一切变得模糊,最终消失在视线之外。

这里的“嘶骑”、“征尘”,不仅是外界景象的描绘,更是词人内心情感波动的外在表现。

双鸳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桡通。”转而写景,以池沼中的双鸳鸯映衬词人的孤独与渴望。

水波荡漾,“双鸳”相依,而词人却只能独自面对这份寂寞与思念。

南北小舟虽通,却难以载动她心中的愁绪,更无法将她引向那个心之所向的地方。

梯横画阁黄昏后,又还是、斜月帘栊。”夜幕降临,画阁之上,楼梯横斜。

词人独自凭栏,望着那斜挂在窗棂之上的明月,心中更是平添了几分凄凉与无奈。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刻的月光,似乎也在诉说着同样的故事。

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结尾处,词人情感达到高潮,她将自己与“桃杏”相比。

感叹自己竟不如自然界的草木,能够随风而嫁,找到归宿。


徐志摩说:“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在张先的这首《一丛花》中,我们看到了相思的种种形态:

它可以是登高望远的无尽哀愁,也可以是飞絮蒙蒙中的离愁别绪;

它可以是月下独酌的寂寞身影,也可以是桃杏嫁东风的无奈与羡慕。   


  每日推荐  

诗词 | 苏轼最通透豁达的一首词,全篇都是千古名句,安慰后世无数失意人

诗词 | 她一生嫁父子3人,被骂荡妇2700年,却写下一首流传千古的诗

你若喜欢,点关注别忘了再点个在看/点赞哦👇

诗韵词意录
沉醉于诗词歌赋的世界,每一首诗都是心灵的悸动,每一阕词都是情感的流淌,在墨香古韵中得到了宁静与安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