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课本
去研学
遇
见
青
铜
考
古
博物馆珍藏的宝物都是从哪来的?
考古工作者真的每天只是“挖呀挖呀挖”吗?
青铜器只有绿色的吗?
带着这些谜团,
我们走进课本博物馆,
做一次小小考古学家吧!
参观课本博物馆
要想成为小小考古学家,必备的知识学习不可缺少。同学们在讲解老师的带领下沉浸式参观课本博物馆,感受课本背后的中国百年教育变迁史,在心里种下一颗亲近课本、亲近知识的种子。
遇见青铜小课堂
小小考古学家上岗前一定要经过专业培训。
青铜的种类有哪些?
青铜为什么是这个颜色?
不同青铜的名字有什么含义?
当你对这些问题心知肚明,就可以得到一枚“小小考古学家”奖章。
田野考古实践
1.做好防护措施
入场考古前,一定要穿戴好护目镜、考古手套、考古鞋套,并领取专业的考古铲。
2.拉好探方线
探方是考古学家们进行田野考古发掘的重要工具和工作方式,方便在这个网格里记录详细的三维位置信息,从而为以后的研究和复原提供科学数据。这也是科学考古工作和非法盗掘的本质区别之一。
3.现场挖掘
考古挖掘工作看似简单,但操作难度却极大。这项工作非常考验同学们的细心和耐心,可以很好地锻炼品性,磨炼意志。
自己亲手挖掘出“胜利果实”,自豪感满满
面对被尘封的历史,
每一次“野外考古”,
都是一次与古代智慧的无声对话。
成为“小小考古队员”,
走进考古现场,
以实物为载体,以史料为线索,
去感受文物保护的神圣,
去探寻考古学的无穷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