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与书朝夕相伴,可是你知道一本书是怎样诞生的吗?它又经历了怎样的起源与传承?让我们走进课本博物馆,揭秘书本的起源与传承!
百年教育 波澜壮阔——参观课本博物馆
历经百年,小小的课本已经从泛黄的页面到光滑的铜版纸,从竖排到横排,从繁体到简体,从黑白到彩色!
当同学们在不同时期的学习场景中沉浸式的回溯百年中国走过的坦途和坎坷,就会深切的明白教科书里浓缩了中国近代化之路的汗水和沧桑。
纸韵墨香 非遗传承——印刷术
印刷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但现代科技发达,有各种各样高科技的打印机,同学们对“印刷术”的认识都只停留在课本上。这次,让我们穿越时光,近距离感受千年前的文明智慧。
亲手把妙趣横生的图案,用油墨印在宣纸上的时候,更有一种中国传统文化薪火相传的仪式感。
穿针走线 缀缝流年——线装书
线装书,作为古代书籍的经典形态,承载着千年的智慧。
一根线,是连接,连接了古今;一本书,是传承,传承了文化。
一纸传承 千年技艺——造纸术
千百年来,造纸术见证了时代的变迁,从古代的手工造纸到现代的工业化生产,造纸术不断创新和发展,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做出重要贡献。
传统造纸术会用树皮、鱼网等原料,经过漂洗、舂捣、加水配成悬浮浆液、捞取纸浆、干燥等工艺制成纸张。在本次古法造纸的过程中,同学们能够深刻感受到流传至今的古人智慧。
跟着课本去研学,
带你领略更美的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