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由《师宗民间故事》编委授权发布 〕
师宗大同石碑村一带,原来是东爨乌蛮(黑彝族)居住的地方,汉族是明朝以后才迁居到这里来的。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散居着一个彝族寨子,寨子周边有莽莽无边的大森林、蜿蜒平静的河流和水草丰茂的河滩湿地。森林里有老鹰、锦鸡、麂子、野猪、虎豹等许多飞禽走兽,河里有肥美的鱼虾和野鸭等,村民们大多靠打猎为生,又在草地上放牛牧羊,在河边种麻种荞,日子过得虽为辛苦,却幸福安康。
村里有一对彝族老夫妇莫素阿普和莫苏阿妈,都已年过五旬,虽然膝下无儿无女,但他们开朗乐观、恩爱互敬,且又乐善好施。
莫素阿普常常把打到的猎物送给寨子里有困难的人,还给生病的人挖草药治病,从不收钱。莫苏阿妈常常帮助左邻右舍采麻沤麻、纺线织布,还把自己刺绣的好手艺传给她们。夫妻俩做过的好事呀,就像天上的星星,数都数不清,因此,两人都受到村民的敬重。
一天夜里,莫苏阿妈梦见一个叫阿月阿西的神仙对她说:“你们的善举感动了上天,上天将赐一对儿女给你们,他们也会像你们一样勤劳善良、孝敬父母,乐于助人,给你们一个幸福的晚年。”莫苏阿妈醒来后把神仙的话告诉了莫素阿普,夫妻俩急忙从火塘边起来到门外叩谢上苍对他们的眷顾。
一年后,莫苏阿妈生下了一对龙凤胎,一双儿女如粉妆玉琢一般,十分健康可爱,老两口高兴得成天合不拢嘴,给姐姐起了名字叫阿依,弟弟叫阿则,就是美丽和勇敢的意思。一家人的喜事变成了全寨子的喜事,大家杀牛宰羊,整整庆贺了十天十夜,酒喝干了,舞跳够了,歌唱累了才散了场。
阿依、阿则十六岁了,姐弟俩一个长得像山茶花一样娇艳美丽,一个长得像小牛牯子一样壮实有力。那一年的秋天,老天整整下了二十多天的大雨,冲毁了架在河上的木桥,人们过不去收割,河对岸的荞麦就烂在了地里,第二年三四月间,村里一半的人家开始断粮,日子过得十分艰辛。
阿依、阿则姐弟俩非常痛心,就对父母说想带领村民修一座水冲不毁的石桥在河上,桥修不起,姐不嫁,弟不娶。年已古稀的父母同意姐弟的主意,就召集寨子里的人来商量,大家被姐弟俩的决心所感动,一致同意修桥铺路。
没想到这桥一修就是十年。有时春天建好了,夏天就被洪水冲毁了;有时修了两三年,快要合拢时,桥又坍塌了。但是阿依、阿则和村民们没有退缩,他们因为修桥一事而更加团结、更加坚强,学会了商量办事,学到了更多的知识,积累了更加丰富的经验。大伙都说若他们这代人修不好,下代人接着修,一定要让一座宽敞坚固的石桥横跨在河岸上。
阿依,阿则带领村民锲而不舍十年修桥的事传到了天上,掌管天地之神的阿普阿桑就派了几个神仙在一个月朗星稀的夜晚下凡来到河边,让他们在村民最难以通过的、有悬崖峭壁的地方连夜造出十座桥来,以回馈阿依、阿则等人的十年辛苦。
神仙们用神鞭从距河三里外一个叫石旮旯的地方驱石来造桥,已经造好了九座,第十座也快要合拢了,最后一拨石头已经驱赶到了石旮旯坡脚,这时天快亮了,寨子里边的鸡鸣声一声接一声的响了起来,神仙们怕再耽误时间就回不了天庭,只好把石头摆下来回天庭复命去了。那些石头,至今还静静的站在那里等待修桥呢!
第二天一大早,阿依、阿则姐弟俩最先来到河边准备开工,没想到一座接一座的新桥横跨在河面上,河水欢快的在石桥下流淌着,姐弟俩顺着河岸一数,一共十座呢!只是最后一孔还没有修好。姐弟俩大喜过望,赶快跑回寨子里敲起大锣,告诉村民们这神奇的事情。
全寨子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跑来看这神奇的桥,一座一座的走啊!一座一座的看,从早看到晚也看不够,于是他们点起火把,在桥上又唱又跳,既感谢上苍的垂怜,又庆祝有桥后将过上的幸福日子,大伙整整庆祝了十天。后来,阿依、阿则都分别找到了心上人,过上了幸福美满的日子。
世事沧桑,原先居住在这里的彝族先民早已迁徙远去,后来迁徙到这里的汉族在河两岸继续生息繁衍,河的名字也变成了官庄河,居住在这里的百姓把天生桥的神奇故事一代代的流传了下来。(来源/摘自《师宗民间故事》 供稿/李慧林)
《师宗民间故事》收录了在师宗流传最广泛、影响最深远、最具代表性的经典神话和民间故事,由师宗县政协文化文史和联络学习委编纂,书中故事来源一为《云南民间文学集成·师宗县卷》(1992年师宗县文联编),来源二为新创篇目。
该书历时一年,按照壮、彝、苗、回、瑶、汉六个民族专辑编排而成,即日起,“师宗城记”将刊载发布相关文章,殷切希望广大读者通过民间故事,更好的了解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