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场上的“幽灵”,美军AC-47炮艇机

文摘   军事   2024-12-30 14:30   陕西  

2024珠海航展专辑(下册)全新上市,欢迎购买

在越南战争中,对地压制是美国空中力量的主要作战样式,在喷气式飞机速度过快,直升机又威力有限的情况下,美国人开始寻求一种稳定可靠又能向地面投送猛烈火力的空中平台。于是空中炮艇机应运而生,而其中的第一种型号乃是AC-47。

美军AC-47炮艇机

概念源起

AC-47证明了炮艇机是越南上空一种行之有效的近距离空中支援武器。由C-47运输机改装而成的AC-47,以其固有的机身规格能够携带大量武器和弹药,亦以其固有的飞行特性而具有足够大的活动范围;更重要的是,它具备以低速稳定通过目标区域的能力,从而延长了向地面投送火力的时间,也提高了打击精度。

炮艇机的概念就是在运输机上加装多挺机枪或者小口径火炮,而且全部集中在机身的某一侧,对地面目标实施单一方向的集火射击。为飞机配备侧射火力这一理念,其实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只不过自这一理念被提出以来,就从未得到过军方领导人或者航空设计师的欢迎。

最先提出这个想法的人之一,是二战期间美国陆军航空队的一名军官吉尔摩 麦克唐纳中尉,他建议开发一种带有侧射机炮的飞机,用来对付大西洋上的德国潜艇。通常而言,盟军用于反潜的飞机在发现目标后会朝其发动俯冲攻击,用机首或机翼上的前向武器开火.然后拉起并绕着目标盘旋一圈,再次发动俯冲攻击,而在其拉起和盘旋的过程中,潜艇便有了逃脱的时机。

从炮艇机一侧伸出的6管转轮机枪

麦克唐纳所建议的侧射火力飞机可以始终围着目标转圈,在此过程中不停发出侧射火力,直到目标被摧毁。尽管这一被称为“灯塔盘旋”的空中反潜战术听起来非常不错,然而却从未引起上级部门的足够重视,在二战中也从未变为现实。

直到越战开始后的1963年,麦克唐纳在贝尔直升机公司担任工程师的一位朋友,在同他的闲聊中才意识到“灯塔盘旋”这个概念的独到价值,便把它推荐给了美国空军的技术军官约翰·西蒙斯上尉,后者很快就认定这是一项值得在越南空域中推行的技术,他开始寻求在运输机上加装侧射武器的可能性。


装上“迷你炮”

经过努力,美国空军总参谋长柯蒂斯李梅将军批准采用C-47试制炮艇机,并尽快把这样的特种飞机送去越南战场接受实测。

技术人员选定了第1空中突击中队的2架C-47运输机作为武装测试评估对象,每架飞机上配备7名机组人员:飞行员、副驾驶员、领航员、飞行工程师和装填手各1人,另外2人是机枪手。

炮艇机原型机于1964年年中完成,最初被称为FC-47D战斗运输机,不过很快被改为AC-47D攻击运输机或者是人们熟知的炮艇机。改动型号名的原因,是因为空军高层不想惹恼那些真正意义上的战斗机的飞行员,据称他们很可能会“因为不想与这些笨拙的‘战斗机’竞争而发出大声抱怨”。

布置在AC-47舱内的“迷你炮”特写

AC-47D的飞行性能与标准的C-47并无区别,仍由2台1200马力普拉特&惠特尼直列发动机驱动,最高时速为368千米,巡航时速240千米,标准航程为2400千米。AC-47的滞空时间为7小时,这意味着它可以在目标区域上空停留很长时间,在执行作战任务时,炮艇机的理想飞行高度是900米。

炮艇机的关键变化,在于配备了对地压制的武器。一开始,技术人员为AC-47配备了至多10挺7.62毫米口径的机枪,但这样的配置很快就被3具M-134型7.62毫米6管转轮式机枪取而代之,这种6管武器以其强大的火力而又被称作“迷你炮”。

3门转轮机枪全部从机身的一侧向外伸出,以便向目标集中发射火力。M-134型迷你炮的理论设计射速为6000发/分钟,实际上的射速大致是3000发/分钟。依托运输机的内部宽敞机身,AC-47可以携带多达2万余发机枪子弹,以满足3门迷你炮齐射的需要。

除了机枪,AC-47还携带着照明弹以执行夜间任务,而这是在越南战场上非常必要的手段。如前所述,美军在夜色中没少吃对手的苦头,根据任务的不同类型,AC-47可以携带从24枚至56枚不等数量的照明弹,配用的MK-24型照明弹能发出200万烛光,持续照亮时间为3分钟。

结构简单、坚固耐用是AC-47炮艇机的突出特点。和F-4或者F-105这类喷气式战机不同,AC-47没有复杂的电子设备或精密的火控系统,飞机上的航电设备和操纵系统仍是上世纪30年代的技术,虽然老旧却相当可靠。机枪射击自不必说,甚至连照明弹都是由一名机组人员手工投放的——当飞行员按下货舱信号灯时,这名机组人员就会像扔手榴弹一样把照明弹扔出舱门。

进行弹药补充作业的AC-47

作战应用

完成改装的AC-47炮艇机在1964年12月23日至24日夜间迎来了自己的“首秀”。1架AC-47奉命支援湄公河三角洲受到越军围攻的一处特种部队前哨营地,在投下了几枚照明弹之后,AC-47的3具“迷你炮”突然开火,猛烈的火力甚至让其中一名机组人员被“吓得半死,”他说,“那一刻我还以为机舱发生爆炸了。”

这名机组人员后来描绘了炮艇机开火时的景象,“射焰不仅从机枪膛口钻出来,还被气流吹回到了机舱里面,舔舐着堆积在底板上的弹壳。3门迷你炮的声音同时回响着,那种噪音简直要让人无法承受了。”

这架初次参战的AC-47当晚共发射了4500发子弹,遭受空中袭击的越共袭击分队迅速离开了现场,前哨营地被保住了。20分钟后,同一架炮艇机又飞往附近的另一处营地再次提供火力支援,同样取得了成功。

在接下来的几次类似行动中,炮艇机也都圆满完成了任务。这样一来,当炮艇机的初期测试期结束的时候,美国空军在越南作战的总指挥约瑟夫·摩尔将军便要求组建一个完整的炮艇机中队。

机首绘有幽灵图案的美军AC-47炮艇机

在前线的呼吁下,后方加快了炮艇机的改装速度,到1965年11月,共有20架C-47被改成了炮艇机,集中前送越南战场。正是在这段时间里,AC-47炮艇机获得了两个比较出名的绰号,一个是来自其无线电呼号的“幽灵”,另一个称谓则源自美国当时的一首流行歌曲“神龙帕夫”。

这些炮艇机被分配到第4空中突击中队,开始为特种部队营地和其他易受攻击的基地提供空中火力支援。总的来说,AC-47的表现符合预期,在有炮艇机到场的战斗中,越军总是损失较大,相对来说,炮艇机自身的损失则较少。

在了解到AC-47所能起到的作用后,越来越多的前哨据点希望能够得到炮艇机的支援,这使得一批原本已经被送入“飞机坟场”的C-47运输机也起死回生,被改造成了炮艇机。新到达的炮艇机用于组建两个新的飞行单位:第3和第5空中突击中队,它们与此前的第4中队一道被纳入第14空中突击联队的序列中。

从1965年到1969年,一共有53架C-47运输机被转换成炮艇机投入越南战场,其中有15架因各种原因损失。基于“幽灵”和“神龙帕夫”的作战经验,已经晋升为少校的特里和他的团队着手将更多的运输机改为炮艇机,由此产生的典型机型如AC-119和AC-130等,这些更大号的飞机可以携带比AC-47更加有效的武器,战场生存能力也更强,体形相对较小、速度也较慢的AC-47开始淡出一线服役。

美国空军的最后一次AC-47越南任务在1969年12月完成,“幽灵”炮艇机的机组人员们吹嘘说,到那时他们已经参与守卫过4000多处前哨基地,而在炮艇机到场的情况下,未曾失陷过其中任何一处。

“神龙帕夫”空中开火的场面

AC-47在美军中的服役到1969年底结束,但关于这种炮艇机的故事并没有结束,美国扶植下的南越傀儡政权的空军以及老挝皇家空军,成了这些飞机的新用户。


结语

总体而言,AC-47炮艇机虽然构造简单却表现不俗,这些飞机是在越战这样一个特定历史舞台上执行空对地攻击单位的合适选择。“幽灵”或者说是“神龙帕夫”代表了一种空中火力压制战术,基于AC-47给美军留下的深刻印象,时至今日,美国地面部队仍习惯于把美国空军的各种炮艇机都统称为“神龙帕夫”。





欢迎关注下方公众号:↓↓↓

重要提示:由于微信改版,建议星标关注+点赞,系统会将你标记为长读用户,否则可能收不到下篇文章

End








军迷速成学堂
著名军事类刊物《兵工科技》主办的军事科普类公众号,每天都有精彩文章,介绍国内外最新军事科技发展动态,以及各种有趣的军事科普知识!(欢迎关注兵工科技其他公众号:兵工科技快讯、兵工科技陆地兵器版)
 最新文章